MIT《区块链与货币》(15.S12)第二课:货币历史、账本体系与比特币基础衔接
本节课是《区块链与货币》课程的第二课,核心目标是 “建立货币、账本与区块链的历史逻辑关联”。讲师 Gary Gensler 以学生反馈为起点,通过大量课堂互动,从货币的社会本质(共识构建)切入,梳理货币从盐块、贝壳、 Rai 石币到法定货币的演变,同时解析账本体系的分类与金融价值 —— 强调账本是 “金融活动的骨架”,为理解比特币的 “分布式账本” 属性铺垫。
一、关键讨论点主要内容概述
- 学生反馈与课程定位:基于上周学生匿名提交的 “学期目标”,梳理核心需求 ——18 人希望理解区块链技术、6 人关注监管、5 人提及 “通过区块链赚钱”,讲师明确课程不侧重投资,而是聚焦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并用 Larry 的 “四要素框架”(技术、市场、法律、社会规范)贯穿思考。
- 货币的核心议题:通过互动讨论明确货币的三大传统角色(交换媒介、记账单位、价值储存),指出货币本质是 “社会共识构建”;深入解析法定货币的定义 —— 由政府发行、无实物商品背书、具备法偿性(可用于缴纳税款),并对比比特币与法定货币的差异(去中心化、稀缺性)。
- 账本体系的分类与价值:定义账本为 “经济活动与金融关系的记录工具”,区分交易账本(如乔治・华盛顿的个人账本)与余额账本(如以太坊)、单式记账与复式记账、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强调账本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比特币本质是 “交易型账本”,央行与商业银行的账本呈 “总 - 分” 层级关系(央行总账本、商业银行明细账本)。
- 早期数字货币的失败与启示:结合 Clark 的阅读材料,总结早期数字货币(如 DigiCash)失败的四大原因 —— 依赖中心化机构、未解决 “双花问题”、商户 adoption 不足、缺乏账本维护的激励机制;对比成功案例(M-Pesa、星巴克储值),指出其 “价值存储” 或 “账本联动” 的关键设计。
- 比特币的基础衔接:通过学生讨论提炼比特币的核心特征 —— 去中心化(无央行背书)、稀缺性(总量固定、每 4 年减半)、基于分布式账本;提及中本聪论文(8-9 页,非深度技术),预告后续三节课将深入比特币技术细节,同时解答 “最长运行时间戳服务”(1995 年 Surety 公司,通过《纽约时报》发布哈希值,持续 23 年)。
二、对话的主题摘要
本节课是《区块链与货币》课程的第二课,核心目标是 “建立货币、账本与区块链的历史逻辑关联”。讲师 Gary Gensler 以学生反馈为起点,通过大量课堂互动,从货币的社会本质(共识构建)切入,梳理货币从盐块、贝壳、 Rai 石币到法定货币的演变,同时解析账本体系的分类与金融价值 —— 强调账本是 “金融活动的骨架”,为理解比特币的 “分布式账本” 属性铺垫。课程还通过对比早期数字货币的失败与成功案例,引出比特币解决的核心痛点(去中心化、双花问题),并明确后续将聚焦比特币的密码学与技术细节,最终实现 “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到区块链创新” 的认知过渡。
三、参与者的主要观点
| 参与者 | 主要观点 |
|---|---|
| Gary Gensler | 1. 货币是 “社会共识”,法定货币的核心是 “政府信用 + 法偿性”,而非实物背书;2. 账本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比特币本质是 “交易型分布式账本”,与央行账本形成层级差异;3. 早期数字货币失败的关键是 “未解决双花与中心化依赖”,比特币的创新在于 “去中心化激励机制”;4. 课程聚焦技术与金融结合,不侧重加密货币投资,用 Larry 的四要素框架培养批判性思维。 |
| 学生(Isabel) | 比特币与法定货币类似,价值源于社会共识,但比特币无央行背书,属于去中心化货币。 |
| 学生(Alain) | 比特币的价值随 adoption 变化(如当前可买披萨 / 咖啡),其 “实用性” 构成潜在内在价值,难以简单定义 “有无内在价值”。 |
| 学生(Brutish) | 货币史本质是 “账本技术史”,从单式记账到复式记账,再到比特币的分布式账本,是技术自然演进的结果。 |
| 学生(Elaine) | 比特币与黄金类似,具备 “稀缺性”(总量固定、每 4 年减半),这是其作为价值储存工具的核心特征。 |
| 学生(Aviva,CPA) | 总分类账记录整体财务状况,明细分类账记录具体交易(如薪资、采购),二者呈层级关系;复式记账的核心是 “资产 = 负债 + 权益”,是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基础。 |
| 学生(Zahn) | 早期数字货币(如 DigiCash)失败的核心原因是 “依赖中心化机构”,缺乏分布式网络的韧性。 |
四、重要的时间节点或里程碑
- 货币发展关键时间:
- 约 5000-10000 年前:人类开始形成货币的社会共识(如盐块、贝壳);
- 700 年前:中国出现最早的纸币(本质是 “仓库收据”,背书粮食 / 黄金);
- 17 世纪:伦敦金匠成为早期银行家,通过 “黄金托管 + 发行收据” 形成私人银行券;
- 1887 年:科幻小说首次提出 “信用卡” 概念;
- 1946 年:美国布鲁克林银行推出首个多商户信用卡 “Charge-It”;
- 1970s:美国出台《公平信用报告法》等,规范信用卡行业;
- 1995 年:Surety 公司推出时间戳服务,通过《纽约时报》发布哈希值,成为 “最长运行时间戳系统”(持续 23 年);
- 2008 年:中本聪发布比特币论文,提出 “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
- 课程相关时间:
- 本节课时间:2025 年 9 月(转录时间 2025-09-16);
- 下周四:讨论密码学基础(哈希函数、时间戳技术),学生需完成 “最长时间戳服务” 调研;
- 后续三节课:深入比特币技术细节(密码学、交易记录、共识机制);
- 学期中后期:讲解 “货币之花” 框架(基于国际清算银行定义,区分代币 / 账户、物理 / 数字、私人 / 央行、零售 / 批发货币)。
五、后续行动计划
- 学生任务:
- 阅读材料:下周四前完成中本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论文(8-9 页)、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 20 页密码学材料;
- 调研任务:确认 “最长运行时间戳服务” 的细节(Surety 公司 1995 年启动,通过《纽约时报》发布哈希值);
- 课堂准备:预习哈希函数基础,为下周四的密码学讨论做准备。
- 课程安排:
- 下周四:聚焦密码学核心(哈希函数、数字签名),结合 Surety 时间戳案例讲解 “不可篡改” 原理;
- 后续两节课:深入比特币技术(交易结构、区块生成、双花解决方案);
- 学期中后期:通过 “货币之花” 框架分析央行数字货币(CBDC)、私人加密货币的定位;
- 支持资源:TA Sabrina(计算机科学硕士)提供技术答疑,可预约办公时间。
六、正文
Gary Gensler:今天我们首先会回顾上周大家提交的课程反馈 —— 也就是你们希望在这门课中学到的内容,然后梳理阅读材料的核心观点。我会随机点名,让大家带着全班一起梳理阅读重点。接下来,我会围绕六个核心主题展开:货币史、账本体系、法定货币、央行、信用卡、货币的角色,以及早期数字货币。你们读过 Clark 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很多数字货币的失败案例,我们会从这些案例聊到移动货币,再延伸到星巴克储值和支付宝。但核心难题依然存在 —— 我们会在接下来三节课深入比特币,但今天的内容是为 “货币、账本、央行与技术” 打基础。
和往常一样,我会在课程末尾说明 “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虽然阅读材料是必修的,但我知道大家都很忙,要上很多课。作为优秀的商科学生和从业者,你们会优化时间分配,所以我会在每节课结束时说明 “为什么要读这些材料”—— 不是因为 “必须读”,而是因为它能帮你们理解课程脉络。最后我们会做简要总结。
先看调研结果:你们想学到什么?这门课是 “你们的课”,我也会从你们身上学到很多,但希望能覆盖大家的需求。以下是至少两位同学提到的目标:
第一,技术知识。18 位同学希望 “理解区块链技术”,我们肯定会讲到,但可能课后你们还想深入探索。第二,生态与对话能力 —— 比如在晚宴上能理性讨论区块链,我相信学期结束时大家都能做到。到时候我们会再翻出这些幻灯片,看看整体进度。第三,应用场景 —— 如何实际应用区块链?在创投领域如何落地?哪些场景真正适配?课程后半段会花大量时间讲这个,但整个学期都会贯穿 “经济学视角”,区分 “现实” 与 “炒作”。第四,对生活的影响 —— 你们想知道区块链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第五,监管 ——6 位同学提到监管,我很欣慰,因为我们只专门安排一节监管课,但会把监管话题分散到每节课中。
就像第一节课说的(很高兴 Larry 今天又来听课),我们会一直用 Larry 的 “四要素框架” 思考 —— 有人想说说这个框架和区块链的关系吗?没人主动的话,我要快速点名了。那位来自 R3 的同学,Jihee?(Jihee 未明确回应)Alon,帮你同桌补充一下吧?(Alon 暂未回应)没关系,我们先聊聊:为什么市场、技术(代码 / 架构)、法律、社会规范这四个要素和区块链相关?那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学生:Dart)
Dart:因为区块链提供了一种新工具,能重构这四个领域的运作方式。比如阅读材料里提到,账本早就存在,但现在有了大数据和新技术,账本能推动社会发展。
Gary Gensler:说得很好。其实我这么问有点不公平,因为这不是阅读材料里的内容 —— 但我发现,生活中所有事情都离不开这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我在华盛顿待过很久,接触过政治,发现商业市场、经济活动会和技术碰撞,再和法律磨合,最后还要适配社会规范。做任何事都能看到这四个要素,所以希望大家读每篇材料时,都用这个框架思考:商业现实(市场)是什么?技术是什么?哪怕是 “汽车取代马车” 的时代,政府如何制定标准?社会又形成了哪些行为习惯?这就是四个要素的意义。可能我这么理解没完全符合 Larry 的原意(Larry 微笑摇头),但监管只是其中一个要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把监管分散在每节课里。
还有 5 位同学提到 “想通过区块链赚钱”—— 我很欣赏这种坦诚,你们在商学院,有赚钱的目标很正常,但课程不侧重投资和趋势分析。其他零散话题我就不一一说了,不过有两个挺有意思:有人想知道我过去的经历(比如我的三个女儿、跑步,还是华尔街的工作),还有人想了解 “超比特币化”(hyper-Bitcoinization)—— 但我不知道是谁提的,也需要先搞清楚这个概念的定义,有人愿意承认是自己提的吗?(无人回应)没关系,我们之后再探讨。
现在看今天的学习问题:历史上货币的角色是什么?在如今的数字经济中又是什么?谁想回答这个问题?Anton?
Anton:货币有三个传统角色: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储存。
Gary Gensler:Kelly,你想补充吗?
Kelly:从历史上看,货币还用于偿还债务、资助战争(比如征服土地)、支持贸易、征收税款 —— 这些都是推动文明发展的社会功能。
Gary Gensler:没错,今天我们会重点讨论:货币本质是 “社会构建”。早在 5000 到 10000 年前,人类社会就形成了 “货币共识”,但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等会儿梳理阅读材料时,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
下一个问题:什么是法定货币?Tom,你想说说吗?
Tom:应该是中央政府发行的货币,强制在市场上流通。
Gary Gensler:很好,你提到了 “政府发行”。其他人有补充吗?Kyle?
Kyle:法定货币没有实物商品背书,完全依赖发行国的信用和公信力。
Gary Gensler:Daniel,你有补充吗?
Daniel:对,它不与黄金等挂钩 —— 不过以前是不是有过挂钩?
Gary Gensler:Josh,你想回答这个问题吗?
Josh:法定货币的关键是 “可用于偿还债务,尤其是向政府缴税”—— 这是它的核心属性。
Gary Gensler:Sean,你还有补充吗?
Sean:法定货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如果没人认可,它就一文不值。
Gary Gensler:那我问全班一个问题:非法定货币有内在价值吗?Sean 认为 “法定货币无内在价值”,这是它的核心特征。Eric,你怎么看?
Eric:其实任何用于背书货币的商品,价值也来自 “稀缺性” 和 “社会共识”—— 比如黄金,是人类社会共同认可它有价值,并非本身有绝对价值。
Gary Gensler:有多少人同意 Eric 的观点?(多数举手)有多少人同意 Sean 的观点?(少数举手)Gigi,你好像有不同想法?
Gigi:我觉得要看情况。比如黄金的价值是社会共识,但谷物能吃,有实际用途,这种货币就有内在价值。所以非法定货币有的有内在价值,有的没有 —— 是个连续谱,不是非黑即白。
Gary Gensler:很有道理。Tom Mas,你还有补充吗?
Tom Mas:法定货币还有 “法偿性”—— 政府强制规定它是合法支付手段,社会必须接受。
Gary Gensler:谁能解释一下 “法偿性”?没人举手的话,我来补充:法偿性是法律规定的 “债务清偿工具”,比如在美国、英国等国家,法定货币 “可用于清偿所有公私债务”。比如你在商店买东西,商家可以拒绝收现金(比如只接受电子支付),但一旦商家提供了商品或服务(形成债务),就必须接受现金。这个细节我们之后再展开。
回到 Gigi 的观点:法定货币可能无实物背书,黄金的价值来自共识,谷物有实际用途 —— 这是个连续谱。接下来我们聊聊比特币如何融入货币史,之后 45 分钟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有人想结合阅读材料谈谈吗?Isabel?
Isabel:比特币和法定货币、黄金类似,价值来自社会共识,但它没有央行背书 —— 阅读材料里提到,比特币的历史逻辑和传统货币一致,但核心差异是 “去中心化”。
Gary Gensler:Alain,你怎么看?
Alain:我觉得比特币很特别 —— 它的价值不仅波动(比如从 6000 美元到 19000 美元),实用性也在变。现在能用比特币买披萨、咖啡,有 “交换媒介” 的属性,未来 adoption 越高,实用性越强。所以很难说它有没有内在价值,因为价值随时间在变。
Gary Gensler:Brutish,你之前提到了账本,能结合比特币说说吗?
Brutish:货币史其实是 “账本技术史”—— 从史前的简单记录,到复式记账(T 型账户),再到分布式账本(比特币的核心)。比特币是账本技术的自然演进,是一种新的记录方式。
Gary Gensler:Elaine,你有补充吗?
Elaine:比特币和黄金一样有 “稀缺性”—— 总量固定,每 10 分钟生成 50 个,每 4 年减半,这是它作为价值储存的关键。
Gary Gensler:Tomas,你还有其他观点吗?
Tomas:去中心化是比特币的核心 —— 没有中央机构控制供应量和共识规则,这是它能实现 “点对点交易” 的基础。
Gary Gensler:Alexis,你怎么看?
Alexis:比特币和其他货币的差异还在于 “无固定汇率”,和法币的兑换速度很快,但有些国家会控制汇率 —— 这和市场机制有关。
Gary Gensler:很好,最后一个问题:什么是账本?有人想回答吗?
学生:是记录经济活动的数字台账。
Gary Gensler:更准确地说,账本是 “记录经济活动与金融关系的工具”。有学术研究表明,人类最早的文字和符号不是用于交流,而是用于记账 —— 因为记录交易、维护社群财务关系对社会至关重要,无论是小村庄还是古代城邦。这个问题在会计基础课上也会讲,但提前搞清楚很有必要。
我们先聊聊阅读材料:多少人看了那 3 分钟的小视频?有什么感受?那位还没发言的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视频的核心是 “货币价值源于社会认可”—— 有人自己发行货币,只要别人愿意接受,它就有价值。
Matthew:我愿意花 1 美元买他发行的货币。
Gary Gensler:(笑)那得看看他的货币能不能买披萨。有人实际做过类似的事吗?
学生:我参与过本地货币项目 —— 只能在特定社区使用,能让资金留在本地循环,和视频里的逻辑类似。
学生:我好奇他自己发行货币是否违法?毕竟美国有法定货币。
Gary Gensler:这是个好问题。美国没有法律禁止 “私人发行货币”,但有其他限制。比如美国邮政局对 “信箱投递” 有垄断权,但私人货币只要不违反其他法律(如反洗钱、反恐融资),就是允许的。比如比特币,本质是私人货币,但要遵守《银行保密法》,盈利也要缴税。如果只有几个人用私人货币,不会影响金融稳定;但如果 millions 人使用,监管机构就会关注。还有 “投资者保护”—— 这是监管的三大核心(反非法活动、金融稳定、投资者保护)。
Joaquin,你还有问题吗?
Joaquin:在美国能用比特币发工资吗?
Gary Gensler:可以。但有个前提:雇主必须将比特币折算成美元计算工资,因为美国政府不接受比特币缴税。有些区块链公司会用比特币发工资,但会先确定比特币的公允市价,扣除税款后再发放。今年亚利桑那州曾提议 “接受比特币缴税”,但在委员会阶段就被否决了,没进入投票。
我们简单梳理货币史,轻松一点:埃塞俄比亚曾用 “盐块” 作为货币 —— 盐不仅能调味、保存食物,还因为开采难度大而具备稀缺性。西非的 “贝壳币”(cowrie shells)曾被广泛使用,但后来欧洲人发现贝壳的产地后大量开采,导致货币贬值,还和奴隶贸易有关,这段历史很沉重。英国曾用 “ tally sticks”(计数棒)记账,雅浦岛的 “Rai 石币”(体积巨大,无法移动,靠社群共识记录所有权)—— 这些都是早期的 “账本货币”。
有人能结合阅读材料,说说 “货币起源的两种理论” 吗?一种是 “源于物物交换”,一种是 “源于债务与信用(账本)”。
学生:计数棒和 Rai 石币属于 “账本起源论”,因为它们记录的是债务关系;盐块、贝壳更偏向 “物物交换起源论”。
Gary Gensler:没错。Rai 石币的有趣之处在于:如果一块石币掉进河里,社群会默认它的所有权仍有效,继续记录交易 —— 这就是 “共识账本” 的雏形。后来金属货币出现,早期没有印记,靠重量衡量价值;大约 2500 年前,希腊或中国开始铸造带官方印记的货币,货币进入 “标准化” 时代。
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本质是 “仓库收据”—— 人们把谷物、黄金存入仓库,拿到一张收据,这张收据就成了流通货币。我曾负责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仓库收据很熟悉,它的核心是 “实物背书”。后来私人银行开始发行银行券,但历史证明 “私人银行券” 的风险很高 —— 美国独立战争、内战期间,很多私人银行倒闭,银行券变成废纸。现在的 1600 多种加密货币,有点像 “新的私人货币时代”,大家可以对比历史思考。
再说说账本:15 岁的乔治・华盛顿曾记录个人账本,直到去世前 52 年都在坚持 —— 他的账本是 “交易型账本”,只记录收支。账本主要分两类:交易账本(记录每笔交易)和余额账本(记录账户余额),比特币是交易账本,以太坊是余额账本。
Aviva,你是注册会计师(CPA),能说说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区别吗?
Aviva:总分类账记录整体财务数据(如总资产、总负债),明细分类账记录具体交易(如薪资、采购)。比如想知道本月薪资总支出,看总分类账;想知道每个员工的薪资,看明细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汇总数据会同步到总分类账,形成层级关系。
Gary Gensler:非常准确。这种层级关系在金融体系中很常见:央行的账本是 “总分类账”,记录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商业银行的账本是 “明细分类账”,记录个人和企业的存款 —— 商业银行无法修改央行的总账本,这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账本还分 “单式记账” 和 “复式记账”—— 华盛顿的账本是单式记账,而复式记账(资产 = 负债 + 权益)是现代金融的基础。13 世纪意大利人系统总结了复式记账法,帮助欧洲走出中世纪,推动商业复兴 —— 可见账本技术对文明的影响。
好的账本有哪些特征?大家可以随便说,我记下来。
学生:不可篡改(immutable)、有时间戳、记录所有权(交易双方)、准确、有交易描述、全面。
Gary Gensler:这些特征和 “好货币” 的特征有重叠 —— 比如不可篡改对应货币的 “稳定性”,时间戳对应 “可追溯”,所有权对应 “可转让性”。
支付系统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是 “修改账本的工具”。你用手机在星巴克买咖啡,本质是:星巴克的账本余额增加,你的支付账户余额减少 —— 支付系统就是 “同步两个账本” 的技术。早期的 “支票”( negotiable order of withdrawal)也是一种支付工具,它需要包含五个核心要素:签名、收款人、金额、账户信息(路由号 + 账号)、日期 —— 这些要素在比特币交易中也能找到对应(签名 = 数字签名,收款人 = 地址,金额 = 比特币数量)。
回到法定货币:它的核心属性有三个:1. 社会与经济共识;2. 央行负债(不是资产,是央行的债务);3. 法偿性。Alain,你之前问 “央行负债是什么意思”,谁想试着回答?
Eric:负债是 “偿还义务”。以前法定货币能兑换黄金,现在虽然不能,但央行有义务 “将现金转换为银行存款”—— 你把 1 美元现金存入银行,央行会要求商业银行在它的账本上增加 1 美元准备金,这就是央行的 “偿还义务”。
Gary Gensler:很准确。1930 年代大萧条期间,罗斯福宣布 “禁止私人持有黄金”,停止黄金兑换;1971 年尼克松宣布 “停止其他国家用美元兑换黄金”,美元彻底与黄金脱钩。现在的法定货币,靠的是 “政府信用 + 账本体系”—— 你接受美元,是因为相信政府会接受它缴税,银行会接受它存款。
有人说 “法定货币是合法的庞氏骗局”,你们怎么看?
学生:我觉得不是。庞氏骗局靠新资金偿还旧债务,而法定货币靠经济增长和央行的稳定性维护 —— 央行的目标是控制通胀(通常 1%-3%),保持货币的购买力。
Gary Gensler: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如果在这里,可能会笑 —— 但他会强调 “央行的核心使命是维护货币稳定”,这是社会共识的基础。
简单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约 1 年前的数据):总资产 4.3 万亿美元,其中负债 1.7 万亿美元是流通中的现金。有趣的是,尽管大家很少用现金(四分之三的同学没有支票簿),但发达国家的现金流通量增速比经济增速还快 —— 为什么?
学生:因为现金能匿名交易,适合洗钱、毒品交易,还能作为 “避险资产”。
Gary Gensler:没错。现金的匿名性让它在非法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同时在危机时期(如 2008 年金融危机),人们会倾向于持有现金,这也是流通量增长的原因。
我们快速过一下信用卡史:1887 年,科幻小说首次提到 “信用卡”;1920 年代,石油公司推出 “单商户 charge 卡”;1946 年,布鲁克林的银行推出 “Charge-It” 卡,可在几十家商户使用;1950 年代,Diners Club、美国运通相继推出信用卡;1960 年代,美国银行联合其他银行推出 “银联卡”(后来的 Visa),信用卡开始普及。但监管滞后了 15-20 年 ——1970s 美国才出台《公平信用报告法》等三部核心法律。这给区块链的启示是:新技术的监管往往需要时间,不会一蹴而就。
好货币的特征有哪些?我们之前聊过一些:耐用性(黄金比盐块耐用)、便携性(黄金比 Rai 石币便携)、可分割性(比特币可分割到小数点后 8 位)、均一性与可互换性(1 美元和另一 1 美元无差异)、稳定性(购买力稳定)、稀缺性(比特币总量固定)。
1749 年的 “Crawford 诉苏格兰皇家银行案” 很经典:Crawford 邮寄两张 20 英镑纸币,签了名,结果丢失,找到后银行拒绝归还。法院最终判决 “Crawford 无法收回纸币”—— 为什么?
学生:因为货币需要 “可互换性”,如果丢失的纸币必须归还原主,会影响流通效率,损害社会利益。
Gary Gensler:没错。法院认为 “货币的核心是作为交换媒介,可互换性比个人所有权更重要”—— 这奠定了 “货币可互换性” 的法律基础。
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 “货币之花” 框架,大家可以提前了解:按 “代币 / 账户”“物理 / 数字”“私人 / 央行”“零售 / 批发” 四个维度,所有货币都能归位。比如现金是 “物理 + 代币 + 央行 + 零售”,比特币是 “数字 + 代币 + 私人 + 零售”,央行准备金是 “数字 + 账户 + 央行 + 批发”—— 后续阅读材料会详细讲。
Clark 的阅读材料提到 “早期数字货币失败”,Zahn,你能说说原因吗?
Zahn:大多依赖中心化机构(如 DigiCash 依赖公司运营),没解决 “双花问题”(同一笔钱花两次),商户不愿意接受,也没有激励机制维护账本。
Gary Gensler:总结得很全面。而 M-Pesa、星巴克储值的成功,在于 M-Pesa 解决了 “无银行账户人群的支付需求”(靠手机话费记账),星巴克储值则 “锁定了用户消费”,它们都找到了 “账本与场景的结合点”。
最后,核心难题 “如何点对点转移货币且无需中心化机构”,中本聪的论文给出了答案。下周四前,大家一定要读这篇论文 —— 只有 8-9 页,不深奥,MIT 和哈佛的同学都能看懂,至少能理解 2/3。还有 NIST 的 20 页密码学材料,也要提前预习。
Caroline,你之前问 “最长运行时间戳服务” 的答案,我本来想让大家周四分享,但现在可以揭晓:1995 年,密码学家 Stuart Haber(贝尔实验室)和同事成立 Surety 公司,推出时间戳服务 —— 每周用哈希函数生成所有数字文档的 “印章”,然后在《纽约时报》分类广告栏发布哈希值,至今已运行 23 年,是 “最长时间戳系统”。比特币的时间戳技术就受此启发,但 Surety 是中心化的,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
下周四我们会深入密码学(哈希函数、数字签名),之后两节课聚焦比特币技术细节。TA Sabrina(计算机科学硕士)会提供技术支持,大家有问题可以找她。Madars(数字货币计划成员)今天没来,但之后会参与课程。
希望大家下周四前做好准备,我们一起深入区块链的技术核心。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