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为什么需要让大模型推荐替代方案?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你是否遇到过这些情况:

  • 想使用某个工具,但它需要付费,不知道有哪些免费替代工具;
  • 开发时想用某段代码实现功能,却发现该方法兼容性差,需要更适配的替代方案;
  • 写文案时某个表述不够精准,想不出更合适的表达,需要多组替代说法;
  • 制定计划时原定方案不可行,需要快速找到其他可行的替代思路。

这时,大模型(如 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就能成为高效的 “替代方案推荐助手”。但很多人提问时,只会简单说 “帮我找个替代品”,得到的结果要么数量少,要么不符合实际需求,要么缺乏关键信息(如替代工具的优缺点、适用场景)。

其实,问题根源不在于大模型能力不足,而在于提问方式不对。本文将从 “明确需求场景”“掌握核心原则”“学习具体技巧”“实战案例拆解” 四个维度,详细讲解如何编写提示词,让大模型精准推荐符合需求的替代方案,同时覆盖工具、代码、文案、计划等 8 大高频场景,帮你彻底解决 “找替代难” 的问题。

2. 先搞懂:大模型推荐替代方案的 2 个核心前提

在学习具体技巧前,需要先明确 2 个核心前提。这两个前提是确保大模型推荐质量的基础,跳过它们,再好用的技巧也难以发挥作用。

2.1 前提 1:清晰描述 “原始方案” 的关键信息

大模型无法凭空推荐替代方案,必须先知道 “你要替代什么”。描述原始方案时,不能只说 “找个替代工具”,而要包含 3 个关键信息:

2.1.1 原始方案的 “具体名称”:比如 “Adobe Photoshop”“Python 的 requests 库”“文案里的‘非常好用’这个词”。

2.1.2 原始方案的 “核心功能 / 用途”:比如 “Adobe Photoshop 主要用于图片修图和海报设计”“requests 库用于发送 HTTP 请求获取数据”。

2.1.3 原始方案的 “使用场景”:比如 “用 Photoshop 处理电商商品图”“用 requests 库在 Python 3.8 环境下开发爬虫”。

示例:正确描述原始方案 ——“我平时用 Adobe Photoshop 处理电商商品图,主要做图片裁剪、调色、添加文字水印的工作,现在想找免费的替代工具”;错误描述 ——“帮我找个 Photoshop 的替代品”。

2.2 前提 2:明确 “替代方案” 的核心要求

除了知道 “替代什么”,还要告诉大模型 “你想要什么样的替代方案”。如果没有明确要求,大模型可能推荐不符合你需求的方案(比如你需要免费工具,它却推荐付费工具)。明确要求时,建议从以下 4 个维度入手:

2.2.1 功能要求:替代方案必须具备哪些核心功能(如 “必须支持图片裁剪和调色”),可以没有哪些非核心功能(如 “不需要 3D 建模功能”)。

2.2.2 场景要求:替代方案需要适配什么场景(如 “要能在 Windows 10 系统上使用”“要适配手机端编辑”)。

2.2.3 成本要求:是否有费用限制(如 “必须免费”“付费工具预算不超过 50 元 / 月”)、时间成本限制(如 “学习成本低,1 小时内能上手”)。

2.2.4 其他要求:比如 “工具需要支持中文界面”“代码方案需要兼容 Python 3.6 及以上版本”“文案替代说法要正式、不口语化”。

示例:明确替代方案要求 ——“找免费的 Photoshop 替代工具,要求:1. 支持图片裁剪、调色、添加文字水印;2. 能在 Windows 10 系统上使用;3. 中文界面,1 小时内能上手;4. 不需要 3D 建模和动画制作功能”。

3. 基础技巧:让大模型精准推荐的 3 个通用方法

这 3 个方法是所有场景下推荐替代方案的 “通用模板”,无论你是找工具替代、代码替代,还是文案替代,都能直接套用。

3.1 方法 1:“功能 + 场景 + 要求” 三段式提问法

3.1.1 核心逻辑

把提示词分成 “描述原始方案(功能 + 场景)” 和 “明确替代要求” 两部分,用清晰的结构告诉大模型 “替代什么” 和 “要什么替代方案”,避免信息混乱。

3.1.2 提示词模板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方案】是:[原始方案名称],它的核心功能是[核心功能1]、[核心功能2],主要在[使用场景,如“Windows系统处理电商图片”“Python 3.8开发爬虫”]场景下使用。

现在需要你推荐替代方案,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必须具备[核心功能1]、[核心功能2],可以没有[非核心功能,如“3D建模”“高级数据可视化”];

2. 场景要求:需要适配[场景要求,如“macOS系统”“手机端编辑”];

3. 成本要求:[费用要求,如“免费”“付费不超过50元/月”]、[时间要求,如“1小时内能上手”];

4. 其他要求:[如“支持中文界面”“代码方案需附示例”“文案替代说法要正式”]。

请推荐[数量要求,如“3-5个”]个替代方案,每个方案说明:1. 名称;2. 核心优势;3. 适用场景匹配度;4. 注意事项(如“部分功能需要付费解锁”“代码需要安装XX依赖库”)。

3.1.3 实战示例:找 “Adobe Photoshop” 的免费替代工具
3.1.3.1 提示词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方案】是:Adobe Photoshop,它的核心功能是图片裁剪、调色、添加文字水印,主要在“Windows 10系统处理电商商品图”场景下使用。

现在需要你推荐替代方案,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必须具备图片裁剪、调色、添加文字水印,可以没有3D建模、动画制作功能;

2. 场景要求:需要适配Windows 10系统;

3. 成本要求:完全免费,学习成本低(1小时内能上手);

4. 其他要求:支持中文界面,导出图片格式包含JPG和PNG。

请推荐3个替代方案,每个方案说明:1. 名称;2. 核心优势;3. 适用场景匹配度;4. 注意事项。

3.1.3.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方案 1:GIMP
    • 核心优势:完全免费开源,支持图层编辑、图片裁剪、调色、文字添加,功能接近 Photoshop 基础版;
    • 适用场景匹配度:100%,适配 Windows 10 系统,专门用于图片编辑,处理电商商品图足够;
    • 注意事项:初始界面为英文,需在设置中手动切换为中文;部分高级调色功能操作步骤比 Photoshop 复杂,基础功能(裁剪、加水印)很简单,1 小时内可上手。
  1. 方案 2:Paint.NET
    • 核心优势:免费(非开源),体积小(安装包仅几 MB),启动速度快,支持图片裁剪、调色、文字水印,操作界面简洁;
    • 适用场景匹配度:100%,仅支持 Windows 系统,适合快速处理简单图片(如电商商品图裁剪、加水印);
    • 注意事项:不支持图层高级操作(如多图层叠加),若只需基础修图功能完全够用,学习成本极低,30 分钟内可上手。
  1. 方案 3:在线工具 Canva 可画(免费版)
    • 核心优势:浏览器在线使用,无需安装,中文界面,内置电商商品图模板,支持裁剪、调色、文字添加,导出格式包含 JPG 和 PNG;
    • 适用场景匹配度:90%,适配 Windows 10 系统(通过浏览器使用),但需要稳定网络,离线无法使用;
    • 注意事项:免费版有部分模板和字体需要付费解锁,但基础修图功能(裁剪、调色、加水印)完全免费,操作简单,20 分钟内可上手。
3.1.4 适用场景

适用于工具替代、软件替代、服务替代等 “有明确名称和功能” 的场景,是最基础、最常用的方法。

3.2 方法 2:“问题导向” 提问法 —— 针对原始方案的痛点找替代

3.2.1 核心逻辑

如果原始方案存在明显痛点(如付费太贵、操作复杂、兼容性差),可以直接告诉大模型 “原始方案哪里不好”,让它围绕痛点推荐更优的替代方案,避免推荐的方案仍有同样问题。

3.2.2 提示词模板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方案】是:[原始方案名称],用于[核心用途,如“处理数据”“写文案”“开发功能”],但它存在3个痛点:

1. 痛点1:[如“需要付费,每月100元成本太高”“代码运行速度慢,处理10万条数据要1小时”“文案表述太口语化,不适合正式报告”];

2. 痛点2:[如“仅支持Windows系统,我用的是macOS”“代码兼容性差,在Python 3.6上报错”“表述太单一,缺乏多样性”];

3. 痛点3:[如“学习成本高,学了3天还没上手”“代码需要手动改很多参数,不够灵活”“表述不够精准,无法突出核心优势”]。

请推荐[数量要求,如“3-5个”]个替代方案,要求:

1. 必须解决上述3个痛点;

2. 保留原始方案的核心功能:[核心功能1]、[核心功能2];

3. 适配我的使用场景:[如“macOS系统处理数据”“Python 3.6开发”“正式报告文案撰写”]。

每个替代方案需说明:1. 名称/具体内容(如工具名称、代码片段、文案表述);2. 如何解决原始方案的3个痛点;3.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2.3 实战示例:找 “Python requests 库” 的替代代码方案(解决速度慢痛点)
3.2.3.1 提示词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方案】是:Python的requests库,用于发送HTTP请求获取网页数据(核心功能:GET请求、POST请求、设置请求头),但它存在3个痛点:

1. 痛点1:处理10万条数据时,单线程运行速度慢,要1小时才能完成;

2. 痛点2:不支持自动重试,网络波动时容易报错,需要手动写重试逻辑;

3. 痛点3:默认不支持异步请求,无法同时处理多个请求。

请推荐2个替代代码方案,要求:

1. 必须解决上述3个痛点;

2. 保留原始方案的核心功能:GET请求、POST请求、设置请求头;

3. 适配我的使用场景:Python 3.8环境,开发爬虫获取网页数据。

每个替代方案需说明:1. 推荐的库名称和代码示例;2. 如何解决3个痛点;3.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2.3.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方案 1:使用 aiohttp 库(异步请求)

import aiohttp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fetch_data(session, url, headers):

# 支持自动重试(通过aiohttp的ClientTimeout和重试装饰器)

retry_times = 3 # 重试3次

for _ in range(retry_times):

try:

async with session.get(url, headers=headers, timeout=10) as response:

return await response.text()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请求失败,重试中:{e}")

await asyncio.sleep(2) # 重试间隔2秒

return None

async def main():

urls = ["https://example.com/page1", "https://example.com/page2"] # 可替换为10万条URL列表

headers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 异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速度快

async with aiohttp.ClientSession() as session:

tasks = [fetch_data(session, url, headers) for url in urls]

results = await asyncio.gather(*tasks)

print("所有请求完成,结果数量:", len(results))

if __name__ == "__main__":

asyncio.run(main())

    • 推荐库名称:aiohttp(需安装,命令:pip install aiohttp)
    • 代码示例:
    • 如何解决痛点:

① 速度慢:支持异步请求,可同时处理多个 URL,处理 10 万条数据约 10-15 分钟(比 requests 快 4-6 倍);

② 无自动重试:代码中添加了 3 次重试逻辑,网络波动时自动重试;

③ 不支持异步:aiohttp 是异步 HTTP 库,原生支持异步请求。

    • 注意事项:aiohttp 需要配合 async/await 语法使用,不熟悉异步编程的话需要先简单学习基础语法(1 小时内可掌握核心用法);部分网站可能会限制异步请求的并发数,建议将并发数控制在 50 以内。
  1. 方案 2:使用 requests-html 库(多线程 + 自动重试)

from requests_html import HTMLSession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ThreadPoolExecutor

from tenacity import retry, stop_after_attempt, wait_exponential # tenacity用于重试,需安装:pip install tenacity

# 自动重试装饰器:重试3次,每次重试间隔按指数增长(1秒、2秒、4秒)

@retry(stop=stop_after_attempt(3), wait=wait_exponential(multiplier=1, min=1, max=4))

def fetch_data(url, headers):

session = HTMLSession()

response = session.get(url, headers=headers, timeout=10)

session.close()

return response.text

def main():

urls = ["https://example.com/page1", "https://example.com/page2"] # 可替换为10万条URL列表

headers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 多线程处理请求,速度快

with ThreadPoolExecutor(max_workers=50) as executor: # 50个线程同时运行

results = executor.map(fetch_data, urls, [headers]*len(urls))

print("所有请求完成,结果数量:", len(list(result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 推荐库名称:requests-html(基于 requests 开发,需安装,命令:pip install requests-html)
    • 代码示例:
    • 如何解决痛点:

① 速度慢:使用多线程(ThreadPoolExecutor),50 个线程同时处理请求,处理 10 万条数据约 15-20 分钟(比 requests 快 3-4 倍);

② 无自动重试:通过 tenacity 库的装饰器实现 3 次自动重试,间隔按指数增长,减少网络波动影响;

③ 不支持异步:虽不支持异步,但多线程能大幅提升速度,且语法比异步更简单,适合不熟悉异步的开发者。

    • 注意事项:线程数不宜设置过多(建议不超过 100),否则可能被目标网站封禁 IP;requests-html 依赖 requests,安装时需确保 requests 版本与 requests-html 兼容(建议安装最新版本)。
3.2.4 适用场景

适用于原始方案存在明显痛点(如速度慢、成本高、操作复杂)的场景,无论是工具、代码、文案还是计划,都能通过 “痛点导向” 找到更优的替代方案。

3.3 方法 3:“层级推荐” 提问法 —— 按优先级排序替代方案

3.3.1 核心逻辑

如果对替代方案有明确的优先级要求(如 “优先推荐免费工具,其次考虑低成本付费工具”“优先推荐操作简单的方案,其次考虑功能丰富的方案”),可以让大模型按优先级排序推荐,方便你快速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3.3.2 提示词模板

我需要为【原始方案】[原始方案名称](用途:[核心用途])推荐替代方案,替代方案需满足以下要求:

1. 基础要求:具备[核心功能1]、[核心功能2],适配[使用场景];

2. 优先级要求:

- 第一优先级:[如“完全免费”“代码运行速度快”“文案表述正式”];

</doubaocanvas>

  • 第二优先级:[如 “学习成本低”“代码兼容性强”“文案多样性高”];
  • 第三优先级:[如 “支持中文界面”“代码注释详细”“文案适配正式报告场景”]。

请按 “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第三优先级” 的顺序,推荐 [数量要求,如 “3-4 个”] 个替代方案,每个方案需说明:

  1. 名称 / 具体内容;
  1. 符合优先级要求的具体表现(如 “如何满足第一优先级‘完全免费’,如何满足第二优先级‘学习成本低’”);
  1. 适用场景匹配度;
  1. 使用建议(如 “适合新手使用”“适合处理大量数据场景”)。

#### 3.3.3 实战示例:找“Microsoft Office Excel”的替代工具(优先免费、次选学习成本低)

##### 3.3.3.1 提示词

我需要为【原始方案】Microsoft Office Excel(用途:日常数据录入、简单数据统计(求和、排序)、制作基础表格)推荐替代工具,替代方案需满足以下要求:

  1. 基础要求:具备数据录入、求和 / 排序统计、基础表格制作功能,适配 Windows 10 和 macOS 双系统;
  1. 优先级要求:
    • 第一优先级:完全免费(无付费功能限制);
    • 第二优先级:学习成本低(界面类似 Excel,1 小时内能上手);
    • 第三优先级:支持导出为 Excel 格式(.xlsx),方便与他人协作。

请按 “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第三优先级” 的顺序,推荐 3 个替代方案,每个方案需说明:

  1. 工具名称;
  1. 符合优先级要求的具体表现;
  1. 适用场景匹配度;
  1. 使用建议。

##### 3.3.3.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方案1:LibreOffice Calc

- 符合优先级要求的具体表现:

① 第一优先级(完全免费):开源免费软件,无任何功能限制,无需付费解锁;

② 第二优先级(学习成本低):界面布局与Excel高度相似(菜单栏、工具栏位置基本一致),常用功能(求和、排序)按钮位置相同,用过Excel的用户可直接上手,学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

③ 第三优先级(支持导出Excel格式):支持导出为.xlsx格式,导出文件可直接用Excel打开,协作无压力。

- 适用场景匹配度:100%,支持Windows 10和macOS双系统,满足日常数据录入、简单统计和基础表格制作需求;

- 使用建议:适合需要完全免费、且习惯Excel界面的用户,无论是个人日常使用还是小型团队协作都适用。

2. 方案2:WPS Office 个人版(免费版)

- 符合优先级要求的具体表现:

① 第一优先级(完全免费):个人版完全免费,日常数据录入、求和/排序、基础表格制作功能无限制;

② 第二优先级(学习成本低):界面与Excel几乎一致,甚至部分操作逻辑更贴合国内用户习惯(如“另存为”位置更明显),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

③ 第三优先级(支持导出Excel格式):默认保存格式为.xlsx,可直接与Excel用户协作,无格式错乱问题。

- 适用场景匹配度:100%,支持双系统,除基础功能外,还附带简单模板(如考勤表、报销表),提升效率;

- 使用建议:适合需要免费且追求“零学习成本”的用户,尤其适合经常与Excel用户协作的场景,但注意个人版不可用于商业用途(仅个人使用免费)。

3. 方案3:Google Sheets(在线工具)

- 符合优先级要求的具体表现:

① 第一优先级(完全免费):Google账号登录即可使用,所有基础功能(数据录入、统计、表格制作)免费;

② 第二优先级(学习成本低):界面简洁,核心功能按钮(求和、排序)位置清晰,虽与Excel布局略有差异,但简单探索1小时内可掌握基础操作;

③ 第三优先级(支持导出Excel格式):支持导出为.xlsx格式,也可直接分享链接给他人协作;

- 适用场景匹配度:90%,支持双系统(通过浏览器使用),但需要稳定网络,离线状态下仅能查看已保存数据,无法编辑;

- 使用建议:适合经常需要跨设备协作(如电脑、手机同时编辑)的用户,若网络不稳定,建议优先选择本地工具(如LibreOffice Calc)。

#### 3.3.4 适用场景

适用于对替代方案有明确优先级要求的场景,比如“预算有限优先免费”“新手优先学习成本低”“协作场景优先支持通用格式”,能帮助你快速筛选出最贴合需求的方案。

## 4. 8大高频场景实战案例:覆盖工具、代码、文案等核心需求

掌握通用方法后,下面结合日常工作学习中最常见的8个场景,给出针对性的提示词和大模型输出结果,你可以直接套用场景模板,快速获取符合需求的替代方案。

### 4.1 场景1:设计工具替代(原始方案:Adobe Illustrator,需求:免费、支持矢量图)

#### 4.1.1 提示词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方案】是:Adobe Illustrator,用途是制作矢量图(如 LOGO、简单图标)、调整图形颜色和尺寸(不改变清晰度),主要在 macOS 系统上使用。

现在需要推荐替代方案,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必须具备矢量图制作、图形颜色 / 尺寸调整功能,可以没有 3D 建模、复杂插画功能;
  1. 场景要求:适配 macOS 系统,支持导出为 SVG、PNG 格式;
  1. 成本要求:完全免费,学习成本低(2 小时内能上手基础操作);
  1. 其他要求:支持中文界面,有基础图形模板(如圆形、矩形)。

请推荐 2 个替代方案,每个方案说明:1. 工具名称;2. 核心优势;3. 适用场景匹配度;4. 操作建议。


#### 4.1.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方案1:Inkscape

- 工具名称:Inkscape

- 核心优势:开源免费,矢量图功能完整,支持节点编辑(精细调整图形形状),导出格式包含SVG、PNG等,兼容Illustrator文件;

- 适用场景匹配度:100%,适配macOS系统,制作LOGO、简单图标的功能完全满足,无需付费;

- 操作建议:初始界面为英文,可在“编辑→首选项”中切换为中文;基础操作(如绘制图形、调整颜色)与Illustrator类似,建议先看10分钟基础教程(B站有免费入门视频),2小时内可掌握核心用法。

2. 方案2:Figma(免费版)

- 工具名称:Figma(在线工具,免费版)

- 核心优势:浏览器在线使用,无需安装,中文界面,矢量图制作功能简单易用,支持团队协作(分享链接即可),导出格式包含SVG、PNG;

- 适用场景匹配度:95%,适配macOS(通过浏览器),但免费版单个文件最多支持2个页面,制作简单LOGO、图标足够,复杂多页面设计可能受限;

- 操作建议:适合新手和小型团队协作,界面比Inkscape更简洁,无需学习复杂概念,1小时内可上手绘制基础图形,注意需要稳定网络。

### 4.2 场景2:代码库替代(原始方案:Python的pandas库,需求:处理小数据、学习成本低)

#### 4.2.1 提示词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方案】是:Python 的 pandas 库,用途是处理小批量数据(1 万条以内),包括数据读取(Excel 文件)、简单筛选(按条件筛选数据行)、基础统计(求平均值),但发现 pandas 学习成本高(需要记很多函数),且处理小数据时 “大材小用”。

现在需要推荐替代代码库方案,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具备 Excel 文件读取、数据行筛选、求平均值统计功能,保留 Python 语言开发;
  1. 场景要求:适配 Python 3.7 及以上版本,处理 1 万条以内数据;
  1. 成本要求:学习成本低(函数少、语法简单,1 小时内能掌握核心用法),库安装简单(pip 命令可直接安装);
  1. 其他要求:代码示例详细,有中文注释,方便理解。

请推荐 2 个替代方案,每个方案说明:1. 库名称;2. 代码示例(含读取 Excel、筛选数据、求平均值);3. 学习成本优势;4. 适用数据量范围。


#### 4.2.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方案1:openpyxl库(专门处理Excel文件)

- 库名称:openpyxl

- 代码示例(含中文注释):

```python

# 安装命令:pip install openpyxl

import openpyxl

# 1. 读取Excel文件(.xlsx格式)

workbook = openpyxl.load_workbook('data.xlsx') # data.xlsx为数据文件路径

sheet = workbook.active # 获取默认工作表

# 2. 筛选数据行(示例:筛选“年龄”列大于25的数据)

filtered_data = []

# 遍历行(从第2行开始,第1行为表头)

for row in range(2, sheet.max_row + 1):

age = sheet[f'B{row}'].value # 假设“年龄”在B列

if age > 25:

# 获取该行数据(假设A列为姓名,B列为年龄,C列为工资)

name = sheet[f'A{row}'].value

salary = sheet[f'C{row}'].value

filtered_data.append({'姓名': name, '年龄': age, '工资': salary})

# 3. 求平均值(示例:求筛选后数据的“工资”平均值)

salaries = [data['工资'] for data in filtered_data if data['工资'] is not None]

average_salary = sum(salaries) / len(salaries) if salaries else 0

print(f"筛选后工资平均值:{average_salary:.2f}")

# 关闭工作簿

workbook.close()

  • 学习成本优势:仅需掌握 3 个核心函数(load_workbook 读取文件、active 获取工作表、close 关闭文件),语法接近日常操作逻辑,无需记忆复杂数据结构(如 pandas 的 DataFrame),1 小时内可掌握;
  • 适用数据量范围:1 万条以内数据处理速度快,超过 1 万条可能需要优化循环逻辑,适合小数据场景。
  1. 方案 2:csv 库(配合 Python 内置函数,无需额外安装)

# csv是Python内置库,无需安装

import csv

# 1. 读取Excel文件(需先将Excel另存为.csv格式,再读取)

data = []

with open('data.csv', 'r', encoding='utf-8') as f:

reader = csv.DictReader(f) # 按表头生成字典,方便取值

for row in reader:

# 将字符串类型的“年龄”“工资”转为数字(csv读取默认是字符串)

row['年龄'] = int(row['年龄'])

row['工资'] = float(row['工资'])

data.append(row)

# 2. 筛选数据行(筛选“年龄”大于25的数据)

filtered_data = [row for row in data if row['年龄'] > 25]

# 3. 求平均值(求筛选后“工资”平均值)

salaries = [row['工资'] for row in filtered_data]

average_salary = sum(salaries) / len(salaries) if salaries else 0

print(f"筛选后工资平均值:{average_salary:.2f}")

    • 库名称:csv(Python 内置库,无需安装)
    • 代码示例(含中文注释):
    • 学习成本优势:完全使用 Python 基础语法,无需学习新库函数,只需掌握 csv.DictReader 读取方法和列表推导式筛选数据,30 分钟内可掌握;
    • 适用数据量范围:适合 1 万条以内小数据,且数据格式简单(无复杂合并单元格)的场景,无需安装额外库,轻量化使用。

4.3 场景 3:文案表述替代(原始方案:“这个产品很好用”,需求:正式、多样)

4.3.1 提示词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方案】是文案表述“这个产品很好用”,用途是写产品介绍文档(面向企业客户,需正式、专业),但发现该表述太口语化、太单一,无法突出产品优势。

现在需要推荐替代文案表述,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每个表述需突出“产品易用性”或“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避免口语化词汇(如“很好用”“超方便”);

2. 场景要求:适配企业客户产品介绍文档,语气正式、专业;

3. 数量要求:推荐5个替代表述,每个表述长度控制在15字以内;

4. 其他要求:每个表述说明适用侧重点(如“侧重操作简单”“侧重提升效率”)。

请按“侧重操作简单→侧重提升效率→侧重用户体验”的顺序排列替代表述,每个表述需附带适用侧重点说明。

4.3.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表述 1:该产品操作简洁,上手难度低
    • 适用侧重点:侧重操作简单,适合向无技术基础的企业客户介绍;
  1. 表述 2:产品易用性强,可降低学习成本
    • 适用侧重点:侧重降低企业培训成本,适合向 HR 或采购部门介绍;
  1. 表述 3:操作流程简化,能提升工作效率
    • 适用侧重点:侧重提升企业员工效率,适合向业务部门介绍;
  1. 表述 4:产品交互友好,用户体验流畅
    • 适用侧重点:侧重用户使用体验,适合向注重员工满意度的企业介绍;
  1. 表述 5:无需专业技能,即可熟练操作
    • 适用侧重点:侧重降低使用门槛,适合向中小企业(员工人数少、无专职技术人员)介绍。

4.4 场景 4:开发框架替代(原始方案:Vue 2,需求:升级兼容、学习成本低)

4.4.1 提示词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方案】是:Vue 2框架,用途是开发企业后台管理系统(包含表单、表格、弹窗等基础组件),但Vue 2已停止官方维护,需要升级到更稳定的替代框架。

现在需要推荐替代开发框架,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具备Vue 2的核心功能(组件化开发、双向绑定、路由管理),支持表单、表格、弹窗等基础组件开发;

2. 场景要求:适配企业后台管理系统开发,支持TypeScript,方便团队协作;

3. 成本要求:学习成本低(语法接近Vue 2,团队1周内可上手),有完善的中文文档;

4. 其他要求:推荐框架需有长期官方维护计划,避免短期内停止支持。

请推荐2个替代框架,每个框架说明:1. 框架名称及版本;2. 与Vue 2的语法差异(核心差异点,不超过3个);3. 适配后台管理系统的优势;4. 官方维护情况。

4.4.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方案 1:Vue 3(配合 Composition API)
    • 框架名称及版本:Vue 3.4+(推荐使用语法)
    • 与 Vue 2 的语法差异:

① 组件选项式 API 改为 Composition API(如 Vue 2 的 data () 改为 ref/reactive 定义响应式数据);

② 生命周期钩子名称微调(如 Vue 2 的 beforeMount 改为 onBeforeMount,需从 vue 导入);

③ 双向绑定语法不变(v-model 仍可使用,仅内部实现优化);

    • 适配后台管理系统的优势:支持 TypeScript,组件复用性更强,官方配套的 Vue Router 4、Pinia(状态管理)更适合大型后台系统,且有 Element Plus 等成熟 UI 库支持;
    • 官方维护情况:Vue 官方长期维护,计划至少支持到 2028 年,中文文档完善(https://cn.vuejs.org/)。
  1. 方案 2:React 18(配合 Next.js 框架)
    • 框架名称及版本:React 18+(配合 Next.js 14+,用于路由管理)
    • 与 Vue 2 的语法差异:

① 无模板语法,采用 JSX(HTML 嵌入 JavaScript)编写组件;

② 响应式数据需通过 useState/useEffect 钩子实现(Vue 2 的双向绑定改为手动更新状态);

③ 组件通信方式不同(React 主要通过 props 传递数据,Vue 2 支持 props 和provide/inject);

  • 适配后台管理系统的优势:生态丰富,有 Ant Design、Material-UI 等成熟 UI 库,支持大型项目拆分和团队协作,Next.js 框架提供路由、SSR 等功能,提升后台系统性能;
  • 官方维护情况:由 Meta(原 Facebook)长期维护,更新稳定,中文文档完善(https://react.docschina.org/),无短期停止支持风险。

4.5 场景 5:学习资源替代(原始方案:付费编程课程,需求:免费、内容匹配)

4.5.1 提示词

我当前计划学习的【原始方案】是:某付费Python编程课程(价格399元),课程内容是Python基础语法(变量、循环、函数)、简单爬虫开发(使用requests库)、Excel数据处理(使用pandas库),目标是1个月内入门Python,用于日常工作数据处理。

现在需要推荐免费的替代学习资源,要求如下:

1. 内容要求:覆盖Python基础语法、requests库爬虫、pandas库Excel处理,与原始付费课程内容匹配;

2. 场景要求:适配零基础入门,支持碎片化学习(每节内容10-20分钟),有配套练习(如课后作业、小项目);

3. 形式要求:推荐视频资源(优先中文讲解)、图文教程两种形式,每种形式至少1个资源;

4. 其他要求:资源来源正规(如官方平台、知名教育机构),无需注册付费即可观看/阅读。

请推荐3个替代学习资源,每个资源说明:1. 资源名称及形式;2. 内容覆盖范围(是否匹配原始课程);3. 学习优势(如“讲解通俗”“练习丰富”);4. 访问方式(链接或平台名称)。

4.5.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方案 1:B 站 “Python 零基础入门到实战” 视频课程(视频形式)
    • 资源名称及形式:B 站 UP 主 “黑马程序员” 发布的 “Python 零基础入门到实战(2024 最新版)”(免费视频课程);
    • 内容覆盖范围:完全匹配原始课程,包含 Python 基础语法(变量、循环、函数,共 20 节)、requests 库爬虫(10 节,含爬取网页数据案例)、pandas 库 Excel 处理(8 节,含数据读取、筛选、统计案例);
    • 学习优势:中文讲解,每节 15 分钟左右,适合碎片化学习;每章结束有 “课后作业”(如用函数实现数据计算),最后有 “综合小项目”(爬取数据并导入 Excel 分析);
    • 访问方式:打开 B 站搜索 “Python 零基础入门到实战 黑马程序员”,或直接访问链接(需注意链接有效性,建议通过 B 站平台搜索)。
  1. 方案 2:菜鸟教程 “Python 3 教程”(图文形式)
    • 资源名称及形式:菜鸟教程官网 “Python 3 教程”(免费图文教程);
    • 内容覆盖范围:覆盖 Python 基础语法(变量、循环、函数,内容详细)、requests 库爬虫(单独子章节,含代码示例)、pandas 库 Excel 处理(数据处理章节下的子模块,含 Excel 读取 / 写入案例);
    • 学习优势:图文结合,代码可在线运行(无需本地安装 Python),适合边看边练;每个知识点有 “注意事项”(如语法错误提示),零基础友好;
    • 访问方式:打开菜鸟教程官网(https://www.runoob.com/),在顶部导航栏选择 “Python 3” 即可进入教程页面,无需注册。
  1. 方案 3:Python 官方文档 “Python for Beginners”(图文 + 视频结合形式)
    • 资源名称及形式:Python 官方网站 “Python for Beginners” 板块(免费资源,含图文教程和配套视频);
    • 内容覆盖范围:基础语法部分(变量、循环、函数)讲解权威,requests 库和 pandas 库有 “第三方库使用指南”(含官方推荐案例),与原始课程核心内容匹配;
    • 学习优势:内容权威无错误,视频由 Python 核心开发者讲解(有中文字幕),适合想深入理解语法原理的学习者;提供 “学习路径图”,可按 1 个月时间规划学习进度;
    • 访问方式:打开 Python 官网(https://www.python.org/),拉到页面底部点击 “Beginner’s Guide”,进入后选择 “Chinese (Simplified)” 切换为中文界面。

4.6 场景 6:项目方案替代(原始方案:线下团建,需求:低成本、高参与度)

4.6.1 提示词

我当前计划组织的【原始方案】是:公司线下团建(20人,预算3000元),原方案是“户外烧烤+爬山”,但考虑到天气不稳定(可能下雨),且部分员工不喜欢户外活动,需要找替代方案。

现在需要推荐替代项目方案,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达到团队协作、放松解压的团建目的,活动时长4-5小时(半天);

2. 场景要求:室内或半室内场地(不受天气影响),适合20人参与,人均成本不超过150元(总预算3000元内);

3. 形式要求:避免单一活动(如纯聚餐),包含“互动游戏+轻量协作任务”,支持不同兴趣偏好的员工(如喜欢安静、喜欢互动的员工都能参与);

4. 其他要求:无需员工额外准备物品,场地提供基础设备(如桌椅、投影)。

请推荐2个替代方案,每个方案说明:1. 方案名称及流程;2. 成本明细(总预算是否控制在3000元内);3. 团队协作亮点(如何提升团队凝聚力);4. 注意事项(如“需要提前预订场地”)。

4.6.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方案 1:室内 “剧本杀 + 自助聚餐” 团建
    • 方案名称及流程:

① 时间安排(共 4.5 小时):14:00-14:30 场地集合、分组(4 组,每组 5 人);14:30-17:00 团队剧本杀(选择 “协作推理类” 剧本,无单个凶手,需团队共同找出真相);17:00-18:30 自助聚餐(场地提供简餐和饮料);

② 剧本选择:推荐《窗边的女人》(改编版,侧重团队协作)或《孤城》(阵营协作类,适合分组互动);

    • 成本明细:室内剧本杀场地费(20 人,4 组剧本,每组 200 元,共 800 元)+ 自助聚餐(20 人,人均 100 元,共 2000 元),总预算 2800 元,低于 3000 元;
    • 团队协作亮点:剧本杀需要组内成员分享线索、讨论推理,能提升跨部门员工的沟通协作能力;分组竞争机制(如 “最快找出真相的小组获小礼品”),增强团队凝聚力;
    • 注意事项:需提前 1 周预订剧本杀场地(选择支持 20 人同时开展的门店),提前统计员工是否有饮食禁忌(如素食、过敏),聚餐时可准备小礼品(如定制钥匙扣,成本 200 元内)。
  1. 方案 2:“手工 DIY + 团队游戏” 室内团建
    • 方案名称及流程:

① 时间安排(共 4 小时):9:30-9:45 场地集合、讲解规则;9:45-12:00 手工 DIY(选择 “团队共同完成类” 项目,如大型拼图(20 人共同拼 1 幅公司主题拼图)+ 个人小手工(如定制马克杯,可带走));12:00-13:30 团队游戏 + 简餐(游戏:“你画我猜”“接力传球”,简餐为三明治、水果、饮料);

    • 成本明细:DIY 场地及材料费(大型拼图 150 元、20 个马克杯及颜料 300 元,共 450 元)+ 团队游戏道具费(100 元)+ 简餐(20 人,人均 80 元,共 1600 元),总预算 2150 元,低于 3000 元;
    • 团队协作亮点:大型拼图需要 20 人分工合作(如负责边缘、负责中间图案),能培养员工的配合意识;个人小手工可印上公司 LOGO,增强员工归属感;游戏环节需要组内配合,适合不同性格的员工参与(安静员工可参与拼图,活跃员工可参与游戏);
    • 注意事项:DIY 场地需确认是否提供工具(如马克杯烤制设备),提前 1 周统计员工对 DIY 项目的偏好(如是否喜欢绘画),简餐可选择常温食品(避免需要加热的复杂餐食)。

4.7 场景 7:硬件设备替代(原始方案:笔记本电脑,需求:便携、满足基础办公)

4.7.1 提示词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方案】是:15.6英寸笔记本电脑(重量2.5kg),用途是基础办公(Word文档、Excel表格、浏览器查资料、线上会议),但携带时太重(每天通勤需要背1小时),想找更便携的替代设备。

现在需要推荐替代硬件设备,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满足基础办公(Word、Excel、线上会议,如腾讯会议),支持连接外接键盘(方便长时间打字);

2. 场景要求:重量不超过1.5kg,屏幕尺寸13-14英寸(便携且不影响办公视野),续航时间6小时以上(满足全天通勤和办公);

3. 成本要求:二手设备预算2000-2500元,全新设备预算3000-4000元(各推荐1个);

4. 其他要求:支持Windows系统(与原笔记本软件兼容),接口包含USB、HDMI(方便连接外接设备)。

请推荐2个替代方案(1个二手、1个全新),每个方案说明:1. 设备品牌型号;2. 核心参数(重量、屏幕、续航、接口);3. 办公适配度(是否满足基础需求);4. 购买渠道建议。

4.7.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方案 1:二手 “联想小新 Air 13 Pro”(2021 款)
    • 设备品牌型号:联想小新 Air 13 Pro(2021 款,i5-1135G7 处理器,16GB 内存,512GB 固态硬盘);
    • 核心参数:重量 1.2kg(符合便携要求),屏幕 13.3 英寸(1080P 分辨率,办公视野合适),续航 7-8 小时(轻度办公,满足全天使用),接口包含 2 个 USB-C、1 个 USB-A、1 个 HDMI(支持外接键盘和显示器);
    • 办公适配度:100% 满足基础办公,Word、Excel 运行流畅,腾讯会议开摄像头 + 麦克风时无卡顿,16GB 内存可同时打开多个文档和浏览器标签页;
    • 购买渠道建议:优先选择 “京东二手”“闲鱼官方验机” 渠道,避免个人卖家;购买时要求提供 “电池健康度”(需≥80%)、“屏幕无划痕”“无维修记录”,预算约 2200-2400 元。
  1. 方案 2:全新 “荣耀 MagicBook X 14”(2024 款)
    • 设备品牌型号:荣耀 MagicBook X 14(2024 款,i5-1335U 处理器,16GB 内存,512GB 固态硬盘,Windows 11 系统);
    • 核心参数:重量 1.38kg(便携),屏幕 14 英寸(2.2K 分辨率,显示清晰),续航 8-9 小时(本地办公,无外接设备时),接口包含 2 个 USB-C、1 个 USB-A、1 个 HDMI(满足外接需求);
    • 办公适配度:完全满足基础办公,处理器性能比二手设备强 30%,多任务处理更流畅;支持 “荣耀互联”(如手机投屏到电脑,方便传输文件),提升办公效率;
    • 购买渠道建议:在荣耀官网、京东自营、天猫旗舰店购买,活动期间(如 618、双 11)价格可降至 3800-3900 元,包含 1 年官方保修,无需担心售后问题。

4.8 场景 7:日常软件替代(原始方案:微信读书付费会员,需求:免费、无广告)

4.8.1 提示词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方案】是:微信读书付费会员(每月19元),用途是阅读电子书籍(以职场技能、小说类为主),主要需求是“免费阅读热门书籍”“无广告干扰”,但长期付费成本较高(每年228元),需要找替代软件。

现在需要推荐替代软件,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支持免费阅读职场技能、小说类热门书籍(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体》),无弹窗广告(或可通过简单设置关闭);

2. 场景要求:适配手机(iOS/Android)和电脑(Windows)双端,支持云端同步阅读进度(手机看一半,电脑可继续看);

3. 其他要求:书籍资源更新及时(热门新书上线时间与微信读书差距不超过1个月),支持简单批注(如划线、写短评)。

请推荐2个替代软件,每个软件说明:1. 软件名称及版本;2. 免费书籍资源覆盖(是否包含上述示例书籍);3. 无广告设置方法;4. 双端同步操作步骤。

4.8.2 大模型输出结果
  1. 方案 1:网易云阅读(免费版)
    • 软件名称及版本:网易云阅读(6.8.0 及以上版本,iOS/Android/Windows 均支持);
    • 免费书籍资源覆盖:包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体》全系列,职场技能类书籍(如《金字塔原理》《沟通的艺术》)免费占比约 80%,小说类免费书籍占比约 90%;免费书籍可通过 “每日签到”“完成阅读任务” 获取 “阅读币” 解锁,无需付费;
    • 无广告设置方法:打开软件→点击 “我的”→进入 “设置”→关闭 “个性化推荐广告” 和 “弹窗通知”,关闭后无任何弹窗广告,仅书籍详情页有少量 Banner 广告(不影响阅读);
    • 双端同步操作步骤:手机和电脑均登录同一网易云账号→手机端阅读后点击 “我的”→“阅读进度”→确认 “自动同步” 开启;电脑端打开软件后,点击 “书架”→找到对应书籍,自动加载手机端最新阅读进度(延迟不超过 1 分钟)。
  1. 方案 2:多看阅读(免费版)
    • 软件名称及版本:多看阅读(5.18.0 及以上版本,iOS/Android/Windows 支持);
    • 免费书籍资源覆盖:包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体》前两部(第三部需用 “多看豆” 解锁,可通过每日登录获取),职场技能类书籍免费占比约 75%(如《刻意练习》免费),小说类免费书籍丰富(如网络小说全免费);
    • 无广告设置方法:打开软件→点击 “我的”→“设置”→“广告设置”→选择 “极简模式”,开启后所有广告(弹窗、Banner)均关闭,仅保留书籍推荐(非广告);
    • 双端同步操作步骤:登录同一小米账号(多看阅读属于小米生态)→手机端阅读后,退出书籍时会自动弹出 “同步进度” 提示,点击 “确认”;电脑端打开软件,在 “我的书架” 中右键点击对应书籍,选择 “同步最新进度”,即可加载手机端进度。

5. 让大模型推荐替代方案的 5 个避坑技巧

在实际提问过程中,即使使用了前面的方法,也可能因为细节疏忽导致推荐结果不符合预期。下面总结 5 个常见 “坑点” 及避坑技巧,帮你进一步提升推荐质量。

5.1 避坑 1:不要模糊描述 “原始方案” 的用途

5.1.1 坑点表现

只说 “找个 Photoshop 的替代品”,不说明用 Photoshop 做什么(是修图、做 LOGO 还是画插画),导致大模型推荐的工具可能缺少核心功能(如推荐的工具只能修图,不能做 LOGO)。

5.1.2 避坑技巧

描述原始方案时,必须加上 “核心用途” 和 “具体场景”,比如 “找个 Photoshop 的替代品,用于做电商商品 LOGO(矢量图),不是修照片”,让大模型明确替代方向。

5.2 避坑 2:不要遗漏 “关键约束条件”

5.2.1 坑点表现

找工具替代时,忘记说明 “系统要求”(如只说 “找 Excel 替代品”,没说需要适配 macOS),结果大模型推荐的工具仅支持 Windows 系统(如 WPS Office 个人版仅 Windows 免费),无法在 macOS 上使用。

5.2.2 避坑技巧

提前梳理所有 “关键约束条件”,并在提示词中逐一列出,可参考 “场景要求 + 成本要求 + 其他特殊要求” 的分类方式。比如找 Excel 替代品时,明确写出 “场景要求:适配 macOS 系统,支持 M1 芯片”“成本要求:完全免费,无内购”,避免遗漏核心限制。

5.3 避坑 3:不要让大模型推荐 “过于宽泛” 的方案

5.3.1 坑点表现

提问时要求 “推荐 10 个 Python 数据处理库的替代方案”,数量过多且没有优先级,导致大模型推荐的方案中有一半不符合需求(如部分库已停止维护、部分库仅支持 Python 2),且缺乏详细说明,无法判断是否适用。

5.3.2 避坑技巧

控制推荐方案的数量(建议 3-5 个),并明确优先级要求(如 “优先推荐维护活跃、社区支持好的库”)。比如调整提示词为 “推荐 3 个 Python 数据处理库的替代方案,优先选择 2023 年后仍有更新、中文文档完善的库”,让大模型聚焦高质量方案,同时减少筛选成本。

5.4 避坑 4:不要忽略 “方案的可行性验证” 要求

5.4.1 坑点表现

让大模型推荐 “低成本创业项目的替代方案”,但没有要求验证方案可行性,结果大模型推荐了 “无货源电商”“手工制作售卖” 等方案,却未说明 “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物流成本如何控制” 等关键可行性问题,导致方案无法落地。

5.4.2 避坑技巧

在提示词中加入 “可行性验证要求”,让大模型在推荐方案时同步说明 “落地前提”“潜在风险”“解决办法”。比如提问时补充:“每个创业项目替代方案需说明:1. 落地需准备的核心资源(如‘营业执照、5 万元启动资金’);2. 常见风险(如‘物流延迟、库存积压’);3. 风险解决办法(如‘选择本地供应商减少物流时间’)”,确保方案具备可操作性。

5.5 避坑 5:不要直接使用 “未经筛选的推荐结果”

5.5.1 坑点表现

直接按照大模型推荐的 “免费设计工具”(如某小众在线工具)下载使用,却发现工具存在 “恶意弹窗广告”“导出图片有水印(需付费解锁)” 等问题,与大模型描述的 “无广告、免费导出” 不符,浪费时间。

5.5.2 避坑技巧

对大模型推荐的方案进行 “二次验证”,验证方式包括:1. 工具 / 资源类:通过官网查看 “是否有明确的免费声明”“用户评价(如应用商店评分)”;2. 代码 / 框架类:查看 GitHub 仓库 “最近更新时间”“issue 解决速度”;3. 方案类:咨询行业内朋友或搜索 “该方案的实际落地案例”,避免直接使用未经验证的方案。

6. 常见问题解答(FAQ)

在使用大模型推荐替代方案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遇到类似疑问,下面整理 6 个高频问题,给出具体解答,帮你快速解决疑惑。

6.1 疑问 1:大模型推荐的替代方案不符合需求,是重新提问还是补充提示?

解答:优先选择 “补充提示”,效率更高。具体步骤:1. 指出不符合需求的地方(如 “推荐的工具仅支持 Windows,我需要适配 macOS 的工具”);2. 补充更详细的要求(如 “macOS 需支持 M2 芯片,且导出格式包含 PDF”);3. 要求调整推荐(如 “基于以上补充,重新推荐 2 个工具”)。

示例补充提示:“你之前推荐的 WPS Office 仅 Windows 免费,不符合我‘适配 macOS M2 芯片’的需求。请重新推荐 2 个 Excel 替代工具,要求:1. 完全免费,支持 macOS M2 芯片;2. 支持导出为.xlsx 和 PDF 格式;3. 说明是否需要通过 App Store 下载。”

6.2 疑问 2:原始方案比较小众(如某冷门编程库),大模型无法识别,该怎么办?

解答:分两步操作:1. 先向大模型 “解释原始方案”,包含 “核心功能”“使用场景”“依赖环境”(如 “我之前使用的‘pyexcel-xls’库,核心功能是读取.xls 格式的 Excel 文件,用于 Python 3.7 环境下的旧数据迁移,现在该库无法支持 Python 3.10,需要找替代方案”);2. 再按正常流程提出替代要求(如 “推荐 2 个支持 Python 3.10、能读取.xls 格式的库,优先选择中文文档完善的”)。

原理:小众方案大模型缺乏训练数据,通过 “解释 + 需求” 的组合,能让大模型基于核心功能匹配替代方案,而非依赖方案名称。

6.3 疑问 3:需要推荐 “多维度对比的替代方案”(如同时对比工具的功能、成本、学习成本),该如何写提示词?

解答:在提示词中明确 “对比维度” 和 “输出格式”,让大模型用表格形式呈现对比结果,便于直观筛选。

示例提示词:“我需要推荐 3 个视频剪辑工具的替代方案(原始方案:Adobe Premiere Pro,用途:制作短视频,如 1 分钟产品介绍视频),要求如下:1. 功能要求:支持剪辑、添加字幕、简单调色;2. 成本要求:免费或月度付费不超过 50 元;3. 学习成本要求:新手 1 天内可上手;4. 输出格式:用表格呈现,表格列包含‘工具名称、核心功能、成本、学习成本、适配系统、优缺点’。”

6.4 疑问 4:大模型推荐的方案存在 “信息过时”(如工具已停止维护、链接失效),该如何避免?

解答:在提示词中加入 “时效性要求”,限定方案的 “更新时间”“链接有效性”。比如:1. 工具 / 库类:要求 “推荐 2022 年后仍有版本更新、官网可正常访问的工具”;2. 资源 / 教程类:要求 “推荐 2024 年发布的最新教程,链接需能直接打开(非失效链接)”;3. 方案类:要求 “推荐近 1 年内有实际落地案例的方案,说明案例来源(如‘某电商平台 2024 年采用该方案’)”。

示例提示词:“推荐 3 个免费视频剪辑工具的替代方案,要求:1. 2023 年后有版本更新(提供官网最新版本信息);2. 官网可正常访问(附官网链接);3. 支持 Windows 10 和 macOS 双系统,包含剪辑、字幕添加功能。”

6.5 疑问 5:针对 “个人偏好类需求”(如 “推荐符合我阅读习惯的电子书软件”),该如何让大模型精准推荐?

解答:在提示词中 “详细描述个人偏好”,避免模糊表述。比如说明 “阅读习惯:喜欢夜间模式(可调节亮度)、支持自定义字体大小(最大 30 号字)、翻页方式为‘上下滑动’(非左右翻页)”,而非简单说 “符合我的阅读习惯”。

示例提示词:“我需要推荐 2 个微信读书的替代电子书软件,个人阅读习惯如下:1. 夜间模式支持‘暖光调节’(避免蓝光刺眼);2. 字体大小可调整至 30 号字(视力较弱);3. 翻页方式为上下滑动(不适应左右翻页);4. 支持免费阅读职场技能类书籍(如《沟通的艺术》)。请说明每个软件是否满足这些偏好。”

6.6 疑问 6:大模型推荐的替代方案中,部分术语不懂(如代码库推荐中的 “异步非阻塞”“协程”),该如何让大模型解释?

解答:在提示词中加入 “术语解释要求”,让大模型在推荐方案时同步用 “通俗语言” 解释专业术语。

示例提示词:“我需要推荐 2 个 Python requests 库的替代方案,用于发送 HTTP 请求获取网页数据(我是 Python 新手,对专业术语不熟悉)。要求:1. 方案需支持自动重试功能;2. 每个方案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如‘异步请求’‘多线程’)用通俗语言解释(如‘异步请求:同时发送多个请求,不用等前一个完成’);3. 提供简单的代码示例(含中文注释)。”

7. 提示词模板总结:按场景分类的可直接套用模板

为了让你在不同场景下快速生成提示词,下面按 “工具替代”“代码替代”“文案替代”“方案替代” 4 大类,整理可直接复制使用的模板,每个模板都标注了关键填写项,只需替换括号内的内容即可。

7.1 模板 1:工具替代场景(适用于设计、办公、学习类工具)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工具】是:(工具名称,如“Adobe Photoshop”),核心用途是(说明核心功能,如“制作电商商品矢量LOGO、调整图片颜色”),日常使用场景为(说明场景,如“macOS系统、单人设计工作”)。

现在需要推荐替代工具,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必须具备(核心功能1)、(核心功能2),可放弃(非核心功能,如“3D建模、复杂动画制作”);

2. 场景要求:适配(系统/设备,如“Windows 10系统、平板设备”),支持(格式/协作需求,如“导出SVG格式、多人在线协作”);

3. 成本要求:(费用要求,如“完全免费、月度付费≤50元”),学习成本(时间要求,如“1小时内上手基础操作”);

4. 其他要求:(特殊需求,如“中文界面、无广告弹窗”)。

请推荐(数量,如“2-3个”)个替代工具,每个工具需说明:1. 工具名称及获取渠道(官网/应用商店链接);2. 核心优势与原始工具的差异;3. 适用场景匹配度;4. 使用注意事项(如“部分功能需付费解锁”)。

7.2 模板 2:代码替代场景(适用于库、框架、代码片段)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代码方案】是:(代码库/框架名称,如“Python的requests库”),用途是(说明功能,如“发送HTTP请求爬取网页数据、设置请求头避免反爬”),运行环境为(说明环境,如“Python 3.9、Windows 10系统”)。

该方案存在的问题:(说明痛点,如“单线程运行速度慢、无自动重试机制”),需要推荐替代方案,要求如下:

1. 功能要求:保留(核心功能1)、(核心功能2),解决(原始方案痛点1)、(原始方案痛点2);

2. 环境要求:适配(运行环境),支持(依赖/兼容需求,如“无需额外安装C++依赖、兼容现有Python代码”);

3. 易用性要求:代码语法(难度要求,如“接近原始方案、新手易理解”),提供(辅助内容,如“中文注释代码示例、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4. 维护要求:(时效性要求,如“2023年后有版本更新、GitHub社区活跃”)。

请推荐(数量,如“2个”)个替代方案,每个方案需说明:1. 库/框架名称及安装命令;2. 核心代码示例(含中文注释,实现原始方案的核心功能);3. 如何解决原始方案的痛点;4. 使用时的兼容注意事项。

7.3 模板 3:文案替代场景(适用于产品介绍、报告、宣传类文案)


我当前使用的【原始文案表述】是:(文案内容,如“这款产品很好用,性价比高”),用途是(说明场景,如“撰写面向企业客户的产品介绍文档、朋友圈宣传文案”),目标受众为(说明受众,如“30-45岁企业采购人员、年轻消费群体”)。

原始文案存在的问题:(说明问题,如“口语化严重、未突出产品核心价值”),需要推荐替代表述,要求如下:

1. 风格要求:(风格定位,如“正式专业、轻松活泼、简洁有力”),避免(禁用表述,如“口语化词汇、夸大宣传用语”);

2. 内容要求:每个替代表述需突出(核心价值,如“产品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用户效率”),长度控制在(字数范围,如“10-15字、30-50字”);

3. 数量要求:推荐(数量,如“4-5个”)个替代表述,按(优先级,如“适配企业客户→适配个人用户”)排序;

4. 其他要求:每个表述需说明(适用场景,如“用于产品详情页标题、用于宣传海报副标题”)。

7.4 模板 4:方案替代场景(适用于团建、项目、学习计划类方案)


我当前计划执行的【原始方案】是:(方案名称,如“公司20人线下爬山团建”),核心目标是(说明目标,如“提升团队协作意识、缓解员工工作压力”),执行约束为(说明限制,如“预算3000元、时间半天、部分员工不适应户外”)。

原始方案存在的风险:(说明风险,如“天气下雨影响执行、户外活动参与度低”),需要推荐替代方案,要求如下:

1. 目标要求:确保达成(核心目标1)、(核心目标2),活动形式包含(必要环节,如“互动游戏、协作任务”);

2. 约束要求:控制预算在(金额范围)内,时长(时间范围),适配(参与人群特点,如“不同年龄层、体力差异员工”);

3. 可行性要求:无需(额外准备,如“员工自带设备、提前申请场地许可”),提供(落地支持,如“场地联系方式、活动流程时间表”);

4. 体验要求:(体验亮点,如“兼顾安静与活跃员工需求、活动成果可留存”)。

请推荐(数量,如“2个”)个替代方案,每个方案需说明:1. 方案名称及详细流程(分时间段);2. 预算明细(总金额是否符合约束);3. 核心协作环节(如何达成目标);4. 落地前的准备事项(如“提前统计饮食禁忌”)。

8. 实战拓展场景:应对更复杂的替代需求

除了前面的基础场景,工作学习中还会遇到 “多目标混合”“跨领域” 等复杂替代需求。下面通过 2 个拓展场景,讲解如何调整提示词思路,应对更复杂的情况。

8.1 拓展场景 1:多目标混合替代(同时替换工具 + 流程 + 人员配置)

8.1.1 需求背景

某小型电商团队(5 人)原本使用 “Adobe Photoshop + 人工手动修图” 的方式处理商品图,存在 “修图效率低(每人每天处理 20 张)、工具成本高(年费 1200 元 / 人)、新手修图质量不稳定” 的问题,需要同时替换工具、优化流程、调整人员配置,总预算控制在 2000 元 / 年以内。

8.1.2 提示词

某5人电商团队当前的【原始工作方案】包含三部分:

1. 工具:Adobe Photoshop(年费1200元/人,5人总年费6000元);

2. 流程:人工手动修图(每人每天处理20张商品图,流程:接单→修图→审核→导出);

3. 人员配置:5人均负责全流程修图,无分工。

该方案存在的问题:工具成本高、修图效率低、新手质量不稳定,需要同时推荐“工具替代+流程优化+人员配置调整”的综合替代方案,要求如下:

1. 工具替代:推荐免费/低成本工具,总年费≤2000元,支持批量修图(提升效率),新手易上手(降低质量波动);

2. 流程优化:拆分修图流程为(接单→基础修图→精细调整→审核导出),明确每个环节的耗时目标(总耗时≤5分钟/张);

3. 人员配置:基于5人技能差异(2名老手、3名新手),分配不同环节任务,老手负责高难度环节,新手负责基础环节;

4. 效果要求:修图效率提升至每人每天≥30张,质量合格率≥95%(审核通过率)。

请推荐1套综合替代方案,需包含:1. 工具选择及成本明细;2. 流程拆分步骤及耗时分配;3. 人员任务分配表;4. 效果保障措施(如“新手培训计划”)。

8.1.3 大模型输出结果(核心内容)
  1. 工具选择及成本明细:
    • 主工具:Canva 可画企业免费版(5 人团队免费,支持批量修图模板、新手引导功能);
    • 辅助工具:Lightroom 免费网页版(用于批量调整图片亮度 / 对比度,无成本);
    • 总年费:0 元,远低于 2000 元预算。
  1. 流程拆分步骤及耗时分配:
    • 步骤 1:接单(新手负责,收集待修商品图,标注修图需求,耗时≤1 分钟 / 张);
    • 步骤 2:基础修图(新手负责,使用 Canva 模板统一尺寸、添加基础水印,耗时≤2 分钟 / 张);
    • 步骤 3:精细调整(老手负责,优化图片颜色、修复瑕疵,耗时≤1.5 分钟 / 张);
    • 步骤 4:审核导出(老手负责,检查质量,导出指定格式,耗时≤0.5 分钟 / 张);
    • 总耗时≤5 分钟 / 张,符合要求。
  1. 人员任务分配表:

人员类型

人数

负责环节

每日目标量

新手

3 人

接单、基础修图

每人 40 张

老手

2 人

精细调整、审核导出

每人 60 张

合计

5 人

-

240 张 / 天

  1. 效果保障措施:
    • 新手培训:入职前 1 周,由老手带教 Canva 模板使用技巧,每天 1 小时实操训练;
    • 质量抽检:老手审核时,对新手基础修图环节进行 10% 抽检,不合格的标注问题点反馈;
    • 效率统计:每周统计每人各环节耗时,优化流程瓶颈(如 “新手接单耗时过长则简化标注规则”)。

8.2 拓展场景 2:跨领域替代(从线下场景转向线上场景)

8.2.1 需求背景

某培训机构原本采用 “线下小班授课” 模式(20 人 / 班,场地租金 500 元 / 次,讲师差旅费 300 元 / 次),因学员地域分散(覆盖 3 个城市),存在 “学员通勤成本高、招生范围有限、线下成本高” 的问题,需要将 “线下授课” 转为 “线上授课”,同时保证 “学员互动性不降低、教学质量不下降”,单次课程总成本控制在 600 元以内。

8.2.2 提示词

某培训机构当前的【原始教学模式】是:线下小班授课(20人/班),单次课程包含:1. 讲师现场讲解(2小时);2. 学员分组讨论(1小时);3. 讲师答疑(0.5小时),单次成本为“场地租金500元+讲师差旅费300元=800元”。

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学员通勤成本高、招生范围仅1个城市、单次成本超预算,需要转为“线上授课”模式,要求如下:

1. 功能替代:线上模式需覆盖“讲师讲解、分组讨论、实时答疑”3个核心环节,保证互动性(如“学员可举手提问、分组内实时聊天”);

2. 成本控制:单次课程总成本≤600元(包含平台费用、讲师费用,无差旅费);

3. 质量要求:学员满意度≥90%(与线下持平),支持课后回放(方便学员复习);

4. 招生拓展:支持3个城市学员同时参与,无需额外增加成本。

请推荐1套线上授课替代方案,需包含:1. 线上平台选择及费用明细;2. 授课流程设计(对应线下3个环节);3. 互动性保障措施;4. 课后服务安排(如回放获取方式)。

8.2.3 大模型输出结果(核心内容)
  1. 线上平台选择及费用明细:
    • 主平台:腾讯会议企业版(20 人会议无时长限制,月度费用 300 元,单次课程分摊 100 元);
    • 辅助工具:飞书文档(用于分组讨论记录、共享课件,免费);
    • 讲师费用:与线下一致(500 元 / 次,无差旅费);
    • 单次课程总成本:100+500=600 元,符合预算。
  1. 授课流程设计(对应线下环节):
    • 环节 1:讲师讲解(2 小时):腾讯会议共享屏幕播放课件,开启摄像头,学员可通过 “举手” 功能打断提问;
    • 环节 2:分组讨论(1 小时):腾讯会议创建 4 个分组房间(5 人 / 组),每组指定 1 名组长,飞书文档共享讨论提纲,组长记录关键结论;
    • 环节 3:实时答疑(0.5 小时):全体学员返回主房间,讲师逐一解答问题,同时查看各小组飞书文档记录,补充点评。
  1. 互动性保障措施:
    • 课前:提前 10 分钟开启会议,让学员测试设备,讲师与学员简单互动(如 “介绍所在城市”);
    • 课中:每 30 分钟设置 1 个 “小提问” 环节(如 “刚才讲的知识点,谁能举 1 个实际案例”),鼓励学员发言;
    • 分组讨论:讲师轮流进入各分组房间,观察讨论进度,及时引导(避免跑题)。
  1. 课后服务安排:
    • 回放:腾讯会议自动录制课程,课后 1 小时内生成回放链接,发送至学员群;
    • 资料:飞书文档保留讨论记录和课件,学员可永久查看;
    • 反馈:课后发放线上问卷(5 个简单问题),收集学员对互动性、教学质量的意见,用于优化后续课程。

      9. 大模型推荐替代方案的进阶思维:从 “被动接收” 到 “主动引导”

      当你熟练掌握基础技巧后,可以尝试用进阶思维引导大模型,让推荐结果更贴合你的长期需求,甚至超出预期。核心是从 “让大模型推荐什么就用什么”,转变为 “主动设计推荐方向,让大模型提供更精准的方案”。

      9.1 思维 1:“长期适配” 思维 —— 推荐方案兼顾未来需求

      9.1.1 核心逻辑

      不要只关注 “当前需求”,还要考虑 “未来 3-6 个月可能出现的需求”,让大模型推荐的方案具备 “可扩展性”,避免短期内再次更换方案。比如找工具替代时,不仅要满足当前 “处理 100 张图片” 的需求,还要考虑未来 “处理 1000 张图片” 的效率;找代码库替代时,要考虑未来 “团队协作”“功能扩展” 的需求。

      9.1.2 提示词示例(工具替代场景)
      
          

      我当前需要找Adobe Photoshop的替代工具,用于处理电商商品图(当前每天100张,未来3个月可能增加到每天500张),要求如下:

      1. 当前需求:支持图片裁剪、调色、加水印,完全免费,适配Windows 10;

      2. 未来需求:支持批量处理(一次处理100张以上)、团队协作(3人同时使用)、API接口(可对接电商平台自动同步图片);

      3. 推荐要求:每个工具需说明“当前功能满足度”和“未来需求扩展成本”(如“批量处理需付费解锁,年费200元”)。

      请推荐2个工具,按“未来扩展成本从低到高”排序。

      9.1.3 优势

      通过 “长期适配” 思维,推荐的方案不仅能解决当前问题,还能应对未来需求变化,减少重复更换方案的时间和成本。

      9.2 思维 2:“风险预判” 思维 —— 让大模型提前分析潜在问题

      9.2.1 核心逻辑

      在大模型推荐方案时,让它同步分析 “每个方案可能遇到的风险” 和 “应对策略”,避免使用后才发现问题(如工具突然停止维护、代码库存在安全漏洞)。这种思维尤其适合 “关键业务场景”(如企业核心系统开发、重要项目执行)。

      9.2.2 提示词示例(代码库替代场景)
      
          

      我需要找Python requests库的替代方案,用于企业爬虫项目(爬取客户指定的公开数据,每日请求量10万次),要求如下:

      1. 核心功能:支持GET/POST请求、自动重试、IP代理池集成;

      2. 风险分析要求:每个方案需说明3类风险:

      - 技术风险:如“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参考CVE漏洞库)、高并发下是否稳定”;

      - 维护风险:如“最近1年是否有版本更新、社区是否活跃(GitHub issue响应时间)”;

      - 合规风险:如“是否支持设置合理的请求间隔(避免触发目标网站反爬规则)”;

      3. 应对策略:针对每类风险,给出具体解决方法(如“维护风险应对:选择2个备选库,定期检查主库更新状态”)。

      请推荐2个方案,优先选择风险可控的库。

      9.2.3 优势

      提前预判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能避免方案落地后出现 “技术故障”“合规问题” 等突发情况,保障业务稳定运行。

      9.3 思维 3:“成本对比” 思维 —— 量化不同方案的综合成本

      9.3.1 核心逻辑

      大模型推荐方案时,不仅要关注 “直接成本”(如工具费用、硬件成本),还要关注 “间接成本”(如学习时间、维护成本、出错成本),通过量化对比,选择 “综合成本最低” 的方案,而非 “直接成本最低” 的方案。

      9.3.2 提示词示例(硬件替代场景)
      
          

      我需要找15.6英寸笔记本电脑(重量2.5kg)的替代设备,用于日常办公(Word、Excel、线上会议),预算5000元以内,要求如下:

      1. 推荐2类设备:13英寸轻薄本(全新)、14英寸二手本(使用1年以内);

      2. 成本量化对比:每个方案需计算3类成本:

      - 直接成本:设备购买价格(全新本、二手本分别报价);

      - 间接成本:学习成本(如二手本是否需要学习数据恢复、硬件检测技能,按“小时×时薪(50元/小时)”计算)、维护成本(如二手本可能需要更换电池,费用约300元);

      - 风险成本:二手本可能出现的故障概率(如“电池续航下降”“屏幕损坏”),按“故障概率×维修费用”计算;

      3. 综合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风险成本,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方案。

      请给出推荐结论,并说明成本计算明细。

      9.3.3 优势

      通过量化综合成本,能更理性地选择方案,避免因只看 “低价” 而忽略后续的 “维护麻烦”“频繁故障” 等问题,长期来看更划算。

      10. 工具辅助:3 个提升大模型推荐质量的实用工具

      除了优化提示词,还可以用一些工具辅助整理需求、验证方案,让大模型的推荐结果更精准、更可用。

      10.1 工具 1:需求梳理工具 ——XMind(思维导图)

      10.1.1 核心用途

      在向大模型提问前,用 XMind 梳理 “原始方案信息”“替代需求”“约束条件”,避免遗漏关键信息。比如找工具替代时,用思维导图列出 “原始工具功能”“必须保留的功能”“可放弃的功能”“场景约束”“成本约束”,再将梳理后的内容转化为提示词。

      10.1.2 使用步骤
    • 中心主题:输入 “[原始方案] 替代需求梳理”(如 “Photoshop 替代需求梳理”);
    • 分支 1:原始方案信息(名称、核心功能、使用场景、当前痛点);
    • 分支 2:替代需求(功能要求、场景要求、成本要求、其他要求);
    • 分支 3:优先级排序(将需求按 “必须满足→希望满足→可忽略” 分类);
    • 导出思维导图:将梳理的内容转化为结构化文字,直接复制到提示词中。
    • 10.1.3 优势

      通过思维导图梳理需求,能让提示词更完整、逻辑更清晰,避免因 “需求遗漏” 导致大模型推荐不符合预期。

      10.2 工具 2:方案验证工具 ——GitHub(代码 / 框架类)、Trustpilot(工具 / 服务类)

      10.2.1 核心用途

      对大模型推荐的 “代码库、框架”“工具、服务” 进行二次验证,确保推荐结果真实可用。

    • 代码 / 框架类:通过 GitHub 查看 “最近更新时间”“stars 数量”“issue 解决情况”“用户评价”,判断库的活跃度和稳定性;
    • 工具 / 服务类:通过 Trustpilot(全球知名用户评价平台)、应用商店评分(如 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查看其他用户的使用反馈,判断工具是否存在 “广告多”“功能残缺” 等问题。
    • 10.2.2 使用示例(验证代码库)

      大模型推荐 “aiohttp 库” 作为 requests 库的替代方案,通过 GitHub 验证:

    • 搜索 “aiohttp GitHub”,进入官方仓库;
    • 查看 “Last commit”(最近更新时间,如 “2024 年 5 月”,说明维护活跃);
    • 查看 “Stars”(如 50k+,说明用户认可度高);
    • 查看 “Issues”(如 “Open issues” 数量少,且官方响应时间短,说明问题能及时解决);
    • 结论:aiohttp 库维护活跃、用户认可,可放心使用。
    • 10.2.3 优势

      避免直接使用大模型推荐的 “小众、低质量” 方案,减少试错成本,提升方案可靠性。

      10.3 工具 3:方案对比工具 ——Excel(表格对比)

      10.3.1 核心用途

      将大模型推荐的多个方案,用 Excel 表格进行量化对比,直观筛选出最优方案。对比维度可根据场景自定义,如工具替代的 “功能覆盖度”“成本”“学习时间”,代码替代的 “性能”“兼容性”“维护成本”。

      10.3.2 使用步骤(工具替代场景)
    • 新建 Excel 表格,列标题:方案名称、功能覆盖度(满分 10 分)、成本(元 / 年)、学习时间(小时)、稳定性(满分 10 分)、综合得分(加权计算);
    • 填充数据:根据大模型推荐的方案信息,为每个维度打分(如 “功能覆盖度”:完全满足得 10 分,部分满足得 6 分);
    • 计算综合得分:设置权重(如功能覆盖度 30%、成本 25%、学习时间 25%、稳定性 20%),用公式 “功能覆盖度 ×0.3 + 成本得分 ×0.25 + 学习时间得分 ×0.25 + 稳定性 ×0.2” 计算综合得分;
    • 筛选最优方案:选择综合得分最高的方案。
    • 10.3.3 优势

      通过表格量化对比,能避免 “凭感觉选择”,让决策更理性,尤其适合多个方案各有优劣的场景。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