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系列】《人工智能70年》050-生成式Al的辉煌与难题(ChatGPT惹来风波)
ChatGPT引发的全球争议与应对措施 ChatGPT的崛起引发教育、学术、法律等多领域震荡。教育界首当其冲,美国89%学生用它完成作业,导致纽约、巴黎等地高校相继禁用;学术期刊纷纷出台新规,禁止AI列为作者。企业面临数据泄露风险,苹果、三星等禁用该工具。法律纠纷不断,涉及版权、隐私等30多起诉讼。各国快速响应,中国出台《生成式AI服务管理办法》。争议中也有积极声音,认为AI将推动教育评估方式革新
💎【行业认证·权威头衔】
✔ 华为云天团核心成员:特约编辑/云享专家/开发者专家/产品云测专家
✔ 开发者社区全满贯:CSDN博客&商业化双料专家/阿里云签约作者/腾讯云内容共创官/掘金&亚马逊&51CTO顶级博主
✔ 技术生态共建先锋:横跨鸿蒙、云计算、AI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布道者
🏆【荣誉殿堂】
🎖 连续三年蝉联"华为云十佳博主"(2022-2024)
🎖 双冠加冕CSDN"年度博客之星TOP2"(2022&2023)
🎖 十余个技术社区年度杰出贡献奖得主
📚【知识宝库】
覆盖全栈技术矩阵:
◾ 编程语言:.NET/Java/Python/Go/Node…
◾ 移动生态:HarmonyOS/iOS/Android/小程序
◾ 前沿领域: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AI/元宇宙
◾ 游戏开发:Unity3D引擎深度解析
文章目录
🚀前言
无所不能的 ChatGPT,使人们对大语育模型的通用能力有了全新认识。
🚀一、ChatGPT惹来风波
ChatGPT 的出现掀起了全球对大模型的关注与应用热潮,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与风波也持续不断,至今仍未平息。
面对 ChatGPT 这样强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工具,学生群体首先表现出极大热情,并迅速对教育系统产生影响。发布仅一个多月后,美国北密歇根大学的哲学教授安东尼·奥曼在批改论文时读到一篇“全班最出色的文章”,却在询问后发现该论文由 ChatGPT 生成。这一事件迅速成为新闻热点。
OpenAI 的创始人之一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积极推广 ChatGPT,并乐观地表示:“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告别家庭作业吧!”然而,教育界的反应远非一致。在线课程提供商 Study.com 针对100余名教育工作者和1000多名18岁以上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89%的学生使用 ChatGPT 辅助完成作业,53%的学生曾用它撰写论文。
这一结果引发广泛担忧。72%了解 ChatGPT 的大学教授担心其会导致作弊行为加剧,令人意外的是,同样比例的大学生也赞成为防止滥用,应在校园网络中禁用 ChatGPT。师生普遍认为,许多学生并非借助 ChatGPT 进行深度学习,而是依赖它完成作业,这可能削弱他们的分析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育部门迅速采取行动。2023年1月初,距 ChatGPT 发布仅一个月,纽约市教育局率先宣布禁止在校内设备和网络中使用该工具,以防止作弊行为。发言人指出,禁用是出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负面影响及内容安全性与准确性的担忧”。这一禁令在美国多州产生连锁反应,包括乔治华盛顿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逐渐取消带回家的开放式作业,转而采用课堂写作、手写论文、小组讨论及口试等评估方式。
欧洲方面,巴黎政治学院于2023年1月底宣布禁止全体师生使用 ChatGPT 完成任何教学任务。院长强调,“严禁在未透明引用的情况下使用 ChatGPT 或其他 AI 工具”,违规者可能被开除学籍甚至逐出法国高等教育系统。该学院成为欧洲首家全面封禁 ChatGPT 的学校,英国、德国等多国高校也相继推出限制政策。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等多地教育部门宣布校内禁用 ChatGPT,西澳州甚至表示将用防火墙实施封锁。
学术出版界也迅速响应。由于 ChatGPT 可生成近乎专业水平的论文,甚至研究者也难以轻易辨别,《自然》杂志披露,短期内至少有4篇已发表或预印本论文将 ChatGPT 列为“合著者”。《科学》《自然》《肿瘤学》等顶级期刊很快声明:不接受将 ChatGPT 列为作者,若在写作中使用则须明确说明。《细胞》与《柳叶刀》同样规定,作者不能以 AI 代替完成关键任务,且须详细披露使用方式。如今,全球数千种学术期刊已将此列为新规范。
禁用风波不仅限于教育领域。2023年3月31日,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暂时禁止使用 ChatGPT,并对其涉嫌违反数据收集规则展开调查,对 OpenAI 处以1500万欧元罚款,要求其开展为期半年的公众宣传,解释数据处理机制。
企业界也出现数据安全风险。苹果公司禁止员工使用 ChatGPT,以防泄密。此前,三星员工曾将故障代码发送给 ChatGPT 请求帮助,导致企业机密代码被录入模型无法撤回。类似情况也在亚马逊、微软等公司发生,引发广泛担忧。
知识产权纠纷同样频发。多位作家,包括《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通过美国作家协会对 OpenAI 发起集体诉讼,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版权作品训练模型。另一方面,艺术家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原本成功登记了由 AI 绘画工具 Midjourney 生成漫画的版权,但因披露创作几乎全由 AI 完成,最终被美国版权局撤销登记。短时间内,ChatGPT 已涉及超过30起诉讼,涵盖版权、隐私、虚假信息等多类问题。
这些争议引起各国法律与监管机构高度关注。2023年7月,中国国家网信办联合七部门施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训练数据活动不得侵害他人知识产权。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也有观点指出 ChatGPT 可推动教育与学术机制革新。《自然》杂志刊文提出,ChatGPT 或促使学校减少普通提问式作业,更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学术工作者则应避免低价值内容堆砌,聚焦产生真正有意义的成果。
并非所有教育者支持全面禁止。剑桥大学教育副校长巴斯卡尔·维拉教授认为,AI 应被视作工具,禁用并非明智之举,也无法阻挡技术融入校园的趋势。
抄袭、作弊、泄密、内容责任与知识产权等问题,的确是 AIGC 发展当前面临的挑战。但作为一个颠覆性新生事物,它也在促使社会建立新规则与新伦理,并在适应中不断向前推进。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