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多客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智能搜索产品,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信息冗余、广告疲劳背景下的夸克一直以“去广告、极简、快速”作为差异化竞争策略,旨在回归搜索引擎初衷,向用户提供极简、强大的搜索体验和高效获取价值信息的解决方案。

但有用户表示,夸克所谓的“纯净浏览器”机制实则暗藏不少广告。以夸克书城为例,用户即便在平台推荐下开通了号称“阅读、听书无广告”的会员权益,依旧会被推送付费广告弹窗,严重影响使用体验。

要知道,夸克曾强调其并不依赖B端广告合作变现,而是通过会员付费体系创收。但在行业竞争格局加剧、商业模式单一的当下,曾经专注构建“去广告”平台的夸克似乎也脱下了自己的“长衫”。

另一方面,夸克重金押注的“AI智能助手”也面临着跳出特定场景后的用户留存、付费意愿与流量变现等考验,在市场认知、产品渗透率等层面仍有提升空间,要想走向稳定长远的可持续盈利模式,还需给出更具说服力的答案。

一、会员原未到期仍被营销,付费订阅模式遭诟病

近日,有用户向贝多商业&贝多财经反映称,自己出于对APP使用体验的要求,开通了为期一年的夸克书城VIP小说会员,夸克明确承诺,用户开通会员后将享受阅读、听书无广告、万本会员书、离线阅读等权益。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名用户发现自己仍在短期内被频繁(多次)推送夸克平台内部的会员连续包月广告,且推送时间并非营销热门时段,自己的会员权益也还有近一年的使用期,作为付费用户他表示无法接受这种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尝试联系了夸克APP官方客服,智能助手“智能小夸”仅针对外部广告给出了优先更新版本使用、确认个人中心显示的会员状态两种方法,并未给出关闭内部广告的解决方案。

在与夸克人工客服沟通的过程中,笔者则遇到了客服咨询界面“发送图片”图标无响应的问题,图片只能通过网盘分享的形式传输,极大影响沟通效率。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客服表示会将情况反馈给工作人员,并在1-3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

次日,笔者收到了夸克方面的短信回复,对方给出的解决方案与智能助手大同小异——建议用户重新登录账号并更新最新版本,再使用会员权益。

需要指出的是,夸克曾透露其商业变现模式并不依赖To B的广告变现,而是以To C的用户会员付费机制为核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一创收模式下的“无广告”体系似乎已经有些站不住脚了。

笔者模拟未开通会员的普通用户进行了夸克小说阅读体验,发现该平台的阅读界面充斥着底部广告和弹窗广告,甚至存在视频广告在阅读过程中占据整个阅读界面的情况,稍不注意便会在滑动翻页时进入广告页面。

根据其广告页面标注的内容,夸克平台的广告涉及1688、淘宝、美团、同程、抖音极速版等多个第三方APP,承诺广告收入将分给作者,普通用户若想体验无广告阅读,需观看一则15秒到1分钟不等的广告,或直接开通会员权益。

而夸克赖以生存的会员付费订阅体系,实际上也被用户诟病已久。具体来看,夸克APP内部包含网盘、扫描、小说和学习四种会员机制,但不少用户抱怨其会员体系混乱且割裂,单一会员付费后的实际使用场景相当有限。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截至发稿与关键词“夸克”相关的投诉超16000条,投诉内容涉及自动续费未提前显著提醒、误导用户进行SVIP+升级、协商收回权益退款被拒绝等方面,运营机制存在不少争议。

二、铺天盖地买量投流,全能助手转型道阻且长

事实上,自夸克与1688、闲鱼、钉钉一同被列为阿里巴巴首批战略级创新业务的“阿里四小龙”以来,其定位就已经超脱了常规搜索引擎的工具性范畴,成为阿里“AI To C”战略重点押注的“AI全能助手”。

3月13日,阿里巴巴基于通义大模型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并宣布将夸克升级为一个无边界的“AI超级框”,整合AI对话、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执行等能力,旨在满足用户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类AI需求。

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面积的买量投流。尤其是在今年高考季,夸克发布了模拟选志愿工具和行业首个高考志愿大模型,ADX行业版数据显示,夸克6月素材量由5月份的36%提升至6月份的50%,蝉联大陆市场AI产品买量第一。

根据同一数据来源,6月份夸克APP与“高考”有关的素材量超12万组,较5月份增长了超10万组。据悉,截至7月8日夸克累计服务考生超4000万人,生成志愿报告1200万份,回答超3.3亿个高考志愿问题。

但夸克看似“大而全”的全能战略路线下,实际隐藏着“多而不精”的隐疾。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在平台定位已经形成的情况下,这种功能多元的运营路线极其容易导致用户认知失焦,反倒不利于夸克集中声量输出全新定位。

这就导致即便夸克投入了大量资源和财力,大部分用户短期内仍将其视为“智能搜索工具”,而非“AI全能助手”。更何况,在豆包等同类型AI已经推出高效、便捷的“对话式AI”的情况下,夸克功能分散、步骤繁琐的弱点将更为突出。

另据点点数据,在大幅买量的6月,夸克在大陆市场AI APP苹果端的下载量占比为18%,依旧低于占比21%的豆包。而在全球市场上,豆包APP双端下载量占比为4%,夸克则未出现在全球排行榜上,二者仍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虽然夸克的“高考志愿大模型”的确帮助其成为今年高考季最亮眼的新星,并将产品下沉至接受度高、对信息有迫切需求的年轻大学生群体,但这种高度依赖特定场景和时期的短时流量,无法对平台发展起到长远的推动作用。

另需注意的是,夸克目前24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比超过50%,远高于行业水平。但同时,这部分用户兼具尝新意愿强、付费意愿低、粘性弱等特点,一旦未来行业内出现相似竞品,夸克将直面用户留存难题。

在AI大模型商业化进程前路未卜的情况下,把握流量风口仅仅只是个开始,对于夸克而言,如何跳出特定场景和时期的红利圈,构建差异化竞争实力,并将目标用户有效留存并引入私域流量池,才是现阶段将面临的最大挑战。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