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ISO IEC 23053-2022
该摘要概述了ISO/IEC23053-2022标准的核心内容与价值。标准旨在为基于机器学习的AI系统建立统一术语和通用框架,明确区分ML模型与ML系统的概念,并定义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需求分析、数据工程、模型训练、系统集成、部署运维等)。其核心价值在于促进AI领域的互操作性、提高透明度、指导风险管理,并为后续细分标准奠定基础。该框架适用于AI项目管理、系统设计、教育培训及政策制定等场景,是
一、 核心定位:它解决什么问题?
在AI领域,术语常常被混用,架构也千差万别。ISO/IEC 23053-2022 旨在:
-
建立共同语言: 明确定义与基于机器学习的AI系统相关的核心概念、组件和生命周期阶段,为供应商、开发者、用户和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提供基础。
-
描绘标准架构: 提供一个通用的、高层次的框架来描述此类系统是如何构建和运作的。这就像为建造房屋提供一张标准的建筑蓝图,指明了需要哪些核心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如何连接。
-
为后续标准奠定基础: 这个框架是“元标准”,它为制定更多具体的、细化的AI标准(如关于性能评估、数据管理、可信度等)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参考模型。ISO/IEC 23894(风险管理)和 ISO/IEC 42001(管理体系)都可以被视为在这个框架之上对特定方面(风险、管理)的深化。
二、 核心内容解读:两大核心模型
该标准的核心贡献是两个关键模型:
1. 基于机器学习的AI系统的通用框架
这个框架将一个基于ML的AI系统分解为两个主要逻辑组成部分:
-
ML模型(Machine Learning Model):
-
是什么: 这是系统的“大脑”或核心算法。它是通过使用训练数据解决一个ML问题(如分类、回归、聚类)而得到的输出结果。
-
例子: 一个能够识别猫的图片的神经网络结构及其训练好的权重参数,就是一个ML模型。
-
-
ML系统(Machine Learning System):
-
是什么: 这是包含了ML模型并使其能够在现实世界中运作的完整软件系统。它不仅包括模型,还包括所有必要的软件组件,如:
-
输入处理模块: 接收原始数据(如用户上传的图片)并进行预处理(如调整尺寸、标准化)。
-
推理引擎: 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ML模型,并执行计算得到输出(如“这是猫”的概率)。
-
输出处理模块: 对模型的原始输出进行后处理,转化为对用户有意义的格式或行动(如显示标签、触发另一个系统)。
-
-
关键点: 标准强调,我们实际使用的是ML系统,而不仅仅是ML模型。系统的整体行为和质量取决于所有组件的共同作用。
-
这个框架清晰地说明了模型与系统的关系,纠正了“有一个好模型就等于有一个好产品”的常见误解。
2. ML系统及其模型的机器学习生命周期
标准描述了基于ML的AI系统的典型生命周期阶段,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下图清晰地展示了这一生命周期及其核心阶段:
下面我们来详解图中的每个阶段:
-
概念与需求分析:
-
确定业务目标,定义系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并制定衡量成功的技术指标(如准确率、延迟)。
-
-
数据工程:
-
数据收集/获取: 获取用于训练和测试模型的数据。
-
数据准备/预处理: 清洗数据、处理缺失值、进行数据标注等。这是非常关键且耗时的一步。
-
-
ML模型工程:
-
模型训练: 使用准备好的训练数据来学习模型参数。
-
模型评估与验证: 使用测试数据评估模型的性能,确保其达到要求且没有过拟合等问题。
-
-
系统工程:
-
系统集成: 将训练好的ML模型集成到完整的ML系统中,与其他软件组件结合。
-
系统验证: 测试整个集成后的系统,确保其按预期工作。
-
-
部署与运维:
-
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如云端、边缘设备),并开始对外提供服务。
-
-
监控与维护:
-
这是持续迭代的关键环节。 监控系统在生产环境中的性能和表现。由于现实世界的数据分布可能会变化(概念漂移),模型性能可能会下降。因此需要根据监控结果,重新触发数据工程或模型工程,对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
-
三、 标准的关键价值与意义
-
促进互操作性: 统一的框架使得不同团队、不同公司开发的AI组件更容易被理解和集成。
-
提高可重复性和透明度: 按照标准化的生命周期来管理项目,可以使开发过程更加规范,结果更可预测,也更容易向利益相关者解释系统是如何构建的。
-
指导风险管理: 该框架明确了在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可能产生何种风险。例如,数据阶段的风险是偏见,部署阶段的风险是安全问题。这为实施ISO/IEC 23894(风险管理)提供了清晰的风险点地图。
-
支持可信AI: 通过强调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模型)和持续监控的重要性,该标准间接支持了构建可靠、稳健、可信赖的AI系统。
四、 主要应用场景
-
AI项目规划与管理: 为项目经理提供了管理AI项目的标准流程和术语。
-
AI系统设计与架构: 为系统架构师和工程师提供了设计蓝图。
-
AI教育与培训: 作为理解AI系统构成的优秀教学框架。
-
制定法规与标准: 为政策制定者和标准机构提供了技术参考。
总结
ISO/IEC 23053-2022 是一个基础性、描述性的标准。它不像ISO/IEC 42001那样是“要求”性标准,也不像ISO/IEC 23894那样是某方面的“指南”。
它的核心贡献在于:为复杂且快速发展的机器学习领域建立了一个清晰、共识性的概念模型和生命周期模型。 简单来说,它回答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AI系统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它是如何从无到有并被维护的”这两个基本问题。它是理解和建设AI系统的“语法”和“地图”,是整个AI标准家族的基石之一。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