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模型一读链接就“幻觉”?原因找到了,附赠保姆级解决办法
文章摘要: 当大模型无法正确解析超链接内容时,直接更换模型并非最佳解决方案。本文分析了问题根源——大模型平台可能未提供读取链接内容的能力或工具失效,导致模型编造错误答案。作者推荐两种高效方法:1. 使用Chrome插件MarkSnip将网页转为Markdown格式直接粘贴内容;2. 采用AI浏览器(如夸克、Comet)实现网页内容智能交互。这两种方式能有效规避链接解析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尤其推荐M
1 引言
最近在咱们的 AI 交流群里,看到有小伙伴说了一个问题,非常典型。
他直接发送某些超链接给大模型,发现大模型“一顿乱说”。
相信也会很多其他朋友遇到过类似问题。
这是我的一篇文章,直接幻觉成了别人的文章
大多数人的选择可能比较简单直接“换一个模型”。
然而,这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讲解一下为什么换个模型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出现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文末给出非常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
2 利弊分析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任务的效果,一方面看你描述是否清晰准确,另外一方面特别依赖模型能力。
通常来说不同的模型默认的“性格”不同,不同任务类型的表现效果也不同。
直接换一个模型虽然你发送的链接解析正确,但模型能力可能(注意这里说的是可能)比之前的差。
我们不应该“逃避”问题,更需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迎面解决问题。
3 原因分析
先说结论:
这个问题应该是大模型平台没有提供给大模型读取链接内容的能力,或者工具读取网页内容出错(反爬机制、超时等)。
而很多大模型训练时又没有训练说“不知道”的能力,导致,编造出看似合理的解释。
其实,在本月初, OpenAI 就发布了一篇名为 《为什么语言模型会幻觉》文章和同名论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 https://openai.com/index/why-language-models-hallucinate/
4 解决方案
4.1 网页转 Markdown 插件
为了避免大模型平台没有给大模型提供获取 URL 的工具或者工具获取内容失败,我们不如直接将内容传给大模型来处理。
强烈推荐一个好用的 Chrome 插件: MarkSnip。
你可以直接在 Chrome 浏览器插件市场安装,也可以在国内插件市场安装:
https://crxdl.com/detail/k/kcbaglhfgbkjdnpeokaamjjkddempipm
安装该插件以后,任意我们想让 AI 处理的网页内容,点击插件,即可轻松复制或下载。
直接将内容粘贴到输入框,或者下载后作为附件添加到对话中即可。
4.2 使用 AI 浏览器
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容易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
如果你觉得复制-粘贴依然很麻烦,那么你可以试试 AI 浏览器。
常见的 AI 浏览器有夸克浏览器、 Dia 浏览器、Comet 浏览器、Fellou浏览器 等。
国内用户可以安装夸克浏览器:https://www.quark.cn/ 使用简单。
夸克浏览器可以自动总结,可以针对当前网页进行各种提问。
perplexity 出品的 Comet 浏览器也可以直接对着网页提问,还支持使用国外先进模型,支持预定义提示词创建快捷方式等。
上图为使用我预定义好的“brainstorm”的提示词,按照我的要求自动进行头脑风暴,非常高效,而且我们的提示词比直接说“请进行头脑风暴”产出的内容更有价值。
AI 浏览器不是外挂一个侧边栏那么简单。
它不仅可以总结,还可以执行一些网页操作,比如自动答题、自动关注等。
5 总结
本文我们分析了发送 URL 模型胡说八道直接换其他模型的利弊,分析了底层的原因,最后给出了解决办法。
个人特别推荐大家安装 Markdown 插件,这样不管什么模型都可以轻松使用。
面向未来,如果你没体验过 AI 浏览器,可以安装体验一下,它不仅可以和网页对话,未来一定会更深度融合帮我们在网页上执行复杂的操作。
如果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的近期文章:
- 《一个提示词,让 Kimi、DeepSeek、Qwen 同时作答,效率飙升300%!》
- 《AI 不会取代你,但懂AI的人会!行业大佬告诉你如何不被淘汰》
- 《院士给我们颁发了浙江省人工智能专家聘书,提出了 3 点希望》
- 《从大厂后端成功转型AI 应用工程师并成为人工智能专家,这两年我干了什么?》
如果你认为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的 CSDN 账号和公众号(见下方↓),一起跟上 AI 发展步伐。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