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光网络基础与核心概念

1.1 光通信的基本原理与优势

  ​光网络是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网络。其理论基础是光的全反射原理,使得光信号能在纤芯中远距离传输而衰减小。

核心优势(必考考点):

  • 极大带宽:光纤的理论带宽可达THz量级(如C波段4.4THz),是铜缆(MHz)和微波(GHz)无法比拟的。这是光网络发展的根本动力。
  • 极低损耗:石英光纤在1550nm窗口的典型损耗为0.2 dB/km,使得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上百公里。
  • 抗电磁干扰:光纤是绝缘体,不受电磁感应和射频干扰的影响,适合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使用。
  • 轻便安全:光纤重量轻、体积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不向外辐射,难以窃听,安全性高。
  • 成本优势:虽然设备端成本较高,但传输介质的成本极低,长远看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

1.2 光纤的类型与特性

1.2.1 按模式分类(重中之重)

特性 多模光纤 (MMF) 单模光纤 (SMF)
纤芯直径 50μm 或 62.5μm 8~10μm
光传输模式 多种模式(几百种) 单一基模(LP01模)
光源 LEDVCSEL LD(激光二极管)
色散 模式色散是主要限制 无模式色散,但存在材料色散波导色散
带宽/距离 低带宽,短距离(百米级) 高带宽,长距离(公里级)
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短距互联、楼宇内部布线 长途干线网城域网接入网

1.2.2 按ITU-T标准分类(单模光纤的演进)

  • G.652.D(标准单模光纤):最常用、最普遍的光纤。在1310nm处零色散,在1550nm处损耗最小但有色散。是DWDM系统的主要载体。
  • G.653(色散位移光纤DSF):将零色散点从1310nm位移到1550nm,试图同时实现最小损耗和零色散。但不利于WDM系统(四波混频FWM效应严重),已很少使用。
  • 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侧重于降低1550nm的衰减(可达0.15 dB/km),用于超长距离海底光缆系统。
  •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在1550nm处有较小的、可控的非零色散,既能抑制FWM,又可用色散补偿管理。是DWDM系统的另一个重要选择。
  • G.657(弯曲不敏感光纤):抗弯曲性能好,用于光纤到户(FTTH) 等需要小半径弯曲的场景。

二、 核心技术与系统

2.1 波分复用(WDM)技术

  ​WDM是光网络的基石技术,其核心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

2.1.1 WDM分类

类型 波长间隔 波长数 典型波段 关键技术
DWDM(密集波分) (0.8nm/100GHz, 0.4nm/50GHz) (40/80/96波…160波) C波段(1525~1565nm) EDFA、精密温控激光器、高精度合分波器
CWDM(粗波分) (20nm) (最多18波) O+E+S+C+L波段(1270~1610nm) 无源器件、低成本、无需冷却的激光器

2.1.2 WDM系统组成(必考框图)
一个典型的WDM系统包括:

  1. 光发送机(OTU):将客户侧信号转换为符合WDM系统要求的特定波长的光信号。
  2. 合波器(OMU/MUX):将多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并到一根光纤中传输。
  3. 光放大器(OA)补偿光纤传输损耗,延长传输距离。主要是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工作在C波段。
  4. 光分波器(ODU/DEMUX):在接收端将合路信号分解为原始的各波长信号。
  5. 光接收机:将特定波长的光信号转换回客户侧电信号。

2.2 光传输网(OTN)技术

  ​OTN被视为“下一代SDH”,解决了SDH在承载大颗粒业务时的效率低下和OAM能力不足问题。

2.2.1 OTN帧结构与开销
OTN的核心是数字封装技术。其帧结构基于OPUk -> ODUk -> OTUk的映射和复用路径。

  • OPU(光通道净荷单元):客户信号映射到OPU的净荷区。
  • ODU(光通道数据单元):为OPU增加通道开销,提供端到端的性能监测连接监控。是OTN业务调度的核心颗粒。
  • OTU(光通道传输单元):为ODU增加帧定位、FEC和段开销,实现段层的性能监测和强大的前向纠错(FEC) 功能。

2.2.2 OTN的核心优势

  • 透明传输:可以透明承载任何客户层信号。
  • 强大OAM:提供类似SDH的丰富开销字节。
  • 强大FEC:采用Reed-Solomon等编码,带来6~8dB的编码增益。
  • 多级TCM:提供6级串联连接监视,便于故障定界。

2.3 同步数字体系(SDH/SONET)

2.3.1 核心概念

  • 同步复用:通过指针处理机制,允许低速率支路信号直接复用进高速率信号。
  • 分层结构VC-12 -> VC-4 -> STM-N
  • 强大的保护倒换
    • MSP(复用段保护):1+1,1:1,1:N保护。倒换时间**<50ms**。
    • SNCP(子网连接保护):双发选收。

三、 关键性能指标与损伤管理

3.1 核心性能指标(必考计算)

  1. 损耗(Loss)

    • 单位:分贝(dB)损耗(dB) = 10 * log10(P_in / P_out)
    • 系统设计必须进行功率预算
  2. 色散(Dispersion)

    • 色度色散(CD):单位是ps/(nm·km)。会导致脉冲展宽和码间干扰。
    • 偏振模色散(PMD):是高速系统(40G/100G及以上)的主要限制因素。
  3. 光信噪比(OSNR)

    • 定义OSNR = 信号功率 / 噪声功率。单位:dB
    • 重要性:是决定DWDM系统传输性能和误码率(BER)的最关键指标

四、 网络架构与应用场景

4.1 接入网:PON(无源光网络)

PON是FTTx(光纤到x)的核心技术,是当前和未来的绝对热点。

4.3.1 PON网络结构

  • OLT(光线路终端):位于局端。
  • ODN(光分配网络):由无源光分路器(Splitter)和光纤组成。
  • ONU/ONT(光网络单元/终端):位于用户端。

4.3.2 PON标准演进(必考)

标准 上下行速率 分路比 波长规划 核心特点
GPON 2.5G/1.25G 1:64/128 1490nm下,1310nm上 电信级管理,GEM封装
EPON 1.25G/1.25G 1:32/64 1490nm下,1310nm上 基于以太网,成本低
10G-EPON 10G/10G10G/1G 1:64 1577nm下,1270nm上 兼容EPON,平滑升级
XG(S)-PON 10G/2.5G (XG)
10G/10G (XGS)
1:128 1577nm下,1270nm上 GPON的演进
NG-PON2 40G+ (TWDM-PON) 1:256+ 多波长堆叠 波长叠加,超高带宽

五、 前沿技术与演进趋势

5.1 相干光通信

  • 原理:不仅检测光强,还检测光的相位和偏振信息。采用DP-QPSKDP-16QAM等高阶调制格式。
  • 应用:已成为100G及以上速率长途传输的唯一选择。

5.2 软件定义光网络(SDON)

  • ROADM:发展到Colorless(无色)、Directionless(无方向)、Contentionless(无竞争)CDC-F ROADM
  • 控制与管理分离:通过OpenFlow等接口实现智能业务发放。

5.3 空分复用(SDM)

为突破单根光纤的香农极限。

  • 多芯光纤(MCF):一根光纤中包含多个纤芯。
  • 少模光纤(FMF):利用光纤中不同的模式作为独立信道。

5.4 光网络与人工智能(AI)

  • 网络运维(AIOps):预测故障、识别性能劣化。
  • 流量预测与资源分配:动态调整光网络资源。

总结: 光网络考点围绕 “传输介质-系统技术-性能损伤-控制管理” 主线展开。需深入理解每个环节的基本原理、技术实现和相互关系。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