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汇聚和融合平台的特点、功能、接入方式、应用场景

一、视频监控汇聚平台

SkeyeVSS视频融合平台基于“云-边-端”一体化架构,支持视频汇聚、融合管理,兼容多协议(GB28181/Onvif/RTSP/RTMP/海康SDK/Ehome/大华SDK/宇视SDK等)、多类型设备(IPC/NVR/监控平台)的接入。可通过接入AI智能分析算法,实现对“人、车、物”等的智能监测和预警,平台提供视频监控、无插件直播录像、云存储、检索回放、智能告警、平台级联、GIS定位监测等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平台特点
  1. 多源接入
    • 支持不同品牌(海康、大华、宇视等)、协议(GB/T 28181、ONVIF、RTSP/RTMP)、私有协议的设备接入。
  2. 集中管理
    • 统一管理分散的摄像头、录像机、存储设备,提供设备状态监控、故障告警等功能。
  3. 低延迟转发
    • 视频流汇聚后通过转码或直转分发,降低多级传输的延迟。
核心功能
  • 协议转换:将私有协议转换为标准协议(如GB/T 28181)。
  • 流媒体分发:支持RTSP、RTMP、HLS、WebRTC等协议的分发。
  • 负载均衡:动态分配带宽和服务器资源,避免单点过载。
  • 存储管理:对接NVR、云存储,支持录像检索与回放。
接入方式
  1. 标准协议接入:GB/T 28181、ONVIF、RTSP。
  2. SDK接入:通过厂商SDK兼容私有协议设备(如海康iVMS)。
  3. 级联接入:下级平台通过级联协议向上汇聚。
应用场景
  • 平安城市:整合跨区域摄像头,实现全局监控。
  • 企业园区:统一管理多品牌设备,降低运维成本。
  • 交通枢纽:汇聚道路、停车场、车站等视频流,辅助调度。

二、SkeyeVSS视频融合平台

(以典型功能为例,不同厂商可能略有差异)

特点
  1. 智能融合
    • 结合AI算法(人脸识别、行为分析)与视频数据,实现多维度信息关联。
  2. 多业务协同
    • 对接其他系统(门禁、报警、GIS地图),触发联动规则。
  3. 高兼容性
    • 支持与第三方汇聚平台对接,二次开发接口丰富。
核心功能
  • 视频智能分析:车牌识别、人群密度检测、异常行为预警。
  • 多屏融合:GIS地图叠加视频点位,三维态势感知。
  • 事件联动:如报警触发录像、弹窗提醒、派发工单。
  • 数据可视化:生成热力图、轨迹分析等统计报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入方式
  1. API/SDK接入:提供开发接口供业务系统调用。
  2. 平台级联:与下级汇聚平台对接,获取已汇聚的视频流。
  3. 云边协同:边缘节点处理原始视频,云端集中分析。
应用场景
  • 智慧警务:嫌疑人追踪、布控预警。
  • 应急指挥:突发事件中多路视频实时联动,辅助决策。
  • 零售分析:客流量统计、停留热点分析。

三、两者协同的典型架构

  1. 分层处理
    • 汇聚层:负责设备接入、流媒体分发。
    • 融合层:基于汇聚的视频流,进行智能分析与业务融合。
  2. 数据流
    摄像头 → 汇聚平台(协议转换/转发) → SkeyeVSS(AI分析/联动) → 业务系统(如指挥中心)。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厂商方案对比或部署案例,可进一步说明需求方向。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