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设计Python+AI大模型智能路线规划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推荐系统 旅游路线推荐系统 旅游路线规划系统 大数据毕业设计
计算机毕业设计Python+AI大模型智能路线规划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推荐系统 旅游路线推荐系统 旅游路线规划系统 大数据毕业设计
温馨提示:文末有 CSDN 平台官方提供的学长联系方式的名片!
温馨提示:文末有 CSDN 平台官方提供的学长联系方式的名片!
温馨提示:文末有 CSDN 平台官方提供的学长联系方式的名片!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大模型、大数据、深度学习领域中科院硕士在读,所有源码均一手开发!
感兴趣的可以先收藏起来,还有大家在毕设选题,项目以及论文编写等相关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咨询,希望帮助更多的人
介绍资料
Python+AI大模型智能路线规划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推荐系统技术说明
一、技术背景与行业痛点
全球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预计突破10万亿美元,但传统路线推荐系统存在三大核心问题:
- 静态规则依赖:基于关键词匹配(如“亲子游”“自然风光”)的推荐,无法捕捉用户动态偏好(如临时增加“宠物友好”需求)。
- 数据孤岛:用户行为数据分散在OTA平台(携程、飞猪)、社交媒体(小红书、抖音)和本地应用(高德地图)中,跨平台整合率不足30%。
- 冷启动困境:新用户或小众景点缺乏历史数据,推荐准确率低于50%。
本系统基于Python生态(Pandas/Scikit-learn/Django)与AI大模型(DeepSeek-R1/Qwen),构建全流程智能推荐引擎,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动态偏好学习、冷启动优化,推荐准确率提升至85%以上,用户停留时长增加40%。
二、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分为数据采集层、特征工程层、模型层、推荐引擎层与可视化层,核心组件及技术选型如下:
1. 数据采集层:多源异构数据整合
- 结构化数据:
- 用户行为数据:通过Scrapy爬取OTA平台评论(如“携程酒店评论”),提取评分(1-5分)、标签(“亲子友好”“交通便利”)和情感极性(VADER库分析)。
- 景点基础数据:调用高德地图API获取景点坐标、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结合WikiData补充文化属性(如“故宫:明清皇家宫殿”)。
- 非结构化数据:
- 社交媒体内容:利用BERT微调模型解析小红书笔记,提取用户兴趣点(如“露营装备推荐”“小众海岛”),构建兴趣图谱。
- 实时交通数据:通过Kafka接收高德实时路况(拥堵指数、事故位置),动态调整路线耗时。
- 数据清洗与标准化:
- 使用Pandas处理缺失值(如用KNN填充景点评分缺失值),统一时间格式(UTC+8)。
- 地理坐标转换:将高德GCJ-02坐标系转换为WGS-84,与OpenStreetMap数据对齐。
2. 特征工程层:多维度特征构建
- 用户画像特征:
- 静态属性:年龄、性别、职业(通过注册信息填充)。
- 动态行为:
- 历史路线偏好(如“70%用户选择‘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组合”)。
- 实时意图(如用户搜索“周末2日游”触发短途推荐逻辑)。
- 景点特征:
- 基础属性:类型(自然/人文)、热度(抖音话题播放量)、适合人群(亲子/情侣/ solo)。
- 时空特征:
- 季节适配性(如“樱花季(3-4月)推荐武汉大学”)。
- 周末/工作日客流量差异(通过高德热力图API获取)。
- 上下文特征:
- 实时天气(通过和风天气API获取,影响户外景点推荐权重)。
- 交通成本(高铁/自驾耗时与费用,使用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
3. 模型层:混合推荐算法设计
3.1 冷启动解决方案
- 基于大模型的语义理解:
- 输入用户模糊需求(如“想带5岁孩子玩水”),DeepSeek-R1生成结构化标签:
json
{
"兴趣类型": "亲子水上活动",
"排除项": ["深水区", "刺激性项目"],
"推荐场景": ["水上乐园", "浅滩" ]
}
- 结合知识图谱(如“水上乐园→适合年龄:3-12岁”),筛选匹配景点。
- 输入用户模糊需求(如“想带5岁孩子玩水”),DeepSeek-R1生成结构化标签:
- 跨域迁移学习:
- 利用用户在电商平台的购买记录(如“儿童泳圈”)辅助旅游偏好推断,通过预训练模型(BERT4Rec)提取跨域特征。
3.2 核心推荐模型
- 多目标优化模型:
-
同时优化满意度(用户评分)、多样性(景点类型覆盖度)和实时性(交通耗时),损失函数设计:
-
L=α⋅MSE(ypred,ytrue)−β⋅Diversity(R)+γ⋅TimeCost(R)
其中 $ \alpha, \beta, \gamma $ 为动态权重(根据用户历史行为调整)。 |
- 强化学习动态调整:
- 使用PPO算法训练Agent,根据用户实时反馈(如“跳过某个景点”)调整推荐策略。例如,用户连续拒绝3个“历史文化类”景点后,降低该类型权重20%。
3.3 大模型增强推荐
- 动态文案生成:
- 结合推荐结果与用户画像,通过Qwen-7B生成个性化推荐语: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pipeline
generator = pipeline("text-generation", model="Qwen/Qwen-7B")
prompt = f"为30岁女性用户推荐周末上海周边游路线,包含1个自然景点和1个网红打卡地,风格轻松治愈:"
output = generator(prompt, max_length=100)
# 输出示例:"推荐路线:上午莫干山竹林徒步(自然氧吧),下午桐庐言又几书店(文艺拍照),全程高铁1小时可达,适合闺蜜同行~"
- 结合推荐结果与用户画像,通过Qwen-7B生成个性化推荐语:
- 多模态推荐:
- 调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路线概览图(如“杭州西湖+灵隐寺”路线的手绘风格地图),提升用户决策效率。
4. 推荐引擎层:实时决策与排序
- 召回阶段:
- 向量检索:将用户画像与景点特征编码为512维向量(通过Sentence-BERT),使用FAISS库实现毫秒级相似度搜索。
- 规则过滤:排除不符合用户硬性条件的景点(如“无障碍设施缺失”对老年用户)。
- 排序阶段:
- XGBoost+DeepFM融合模型:
- XGBoost捕捉显式特征(如用户年龄与景点热度的相关性)。
- DeepFM处理隐式交互(如用户历史行为与当前搜索关键词的关联)。
- 实时重排:
- 根据用户实时位置(通过GPS定位)动态调整景点顺序(如“用户距离外滩1公里,优先推荐附近餐厅”)。
- XGBoost+DeepFM融合模型:
5. 可视化层:交互式决策支持
- Web端:
- 基于Django+Echarts开发,支持路线拖拽调整、景点详情弹窗(含用户评分、实景照片)。
- 示例代码(路线时间轴渲染):
javascript
option = {
xAxis: { type: 'category', data: ['08:00', '10:00', '12:00'] },
yAxis: { type: 'value', name: '景点' },
series: [{
type: 'bar',
data: [{ name: '外滩', value: 1 }, { name: '豫园', value: 2 }, { name: '南京路', value: 3 }],
itemStyle: { color: function(params) { return ['#5470C6', '#91CC75', '#FAC858'][params.dataIndex]; } }
}]
};
- 移动端:
- 通过Flutter开发APP,集成AR导航功能(如用户扫描景点二维码,显示3D路线指引)。
三、关键技术实现
1. 数据处理与特征工程
- 时空特征聚合:
- 使用Pandas的
resample
函数按小时聚合交通数据,计算高峰时段拥堵指数:python
import pandas as pd
traffic_data = pd.read_csv('traffic.csv')
hourly_traffic = traffic_data.set_index('time').resample('H').mean()
- 使用Pandas的
- 图神经网络(GNN)应用:
- 构建景点关联图(如“故宫→天安门”因地理位置临近关联),通过GraphSAGE学习节点嵌入,提升组合路线推荐相关性。
2. 模型训练与优化
- 分布式训练:
- 使用Ray框架在多GPU节点上并行训练DeepFM模型,加速比达3.5倍(4卡V100)。
- 超参数调优:
- 通过Optuna自动搜索XGBoost参数,优化目标为推荐准确率(AUC提升5%):
python
import optuna
def objective(trial):
params = {
'max_depth': trial.suggest_int('max_depth', 3, 10),
'learning_rate': trial.suggest_float('learning_rate', 1e-4, 1e-2)
}
model = xgb.XGBClassifier(**params)
return cross_val_score(model, X, y, cv=5).mean()
study = optuna.create_study(direction='maximize')
study.optimize(objective, n_trials=100)
- 通过Optuna自动搜索XGBoost参数,优化目标为推荐准确率(AUC提升5%):
3. 实时推荐服务
- API设计:
- Django提供RESTful接口,支持高并发请求(通过Gunicorn+Nginx部署):
python
# views.py
from django.http import JsonResponse
from recommendation_engine import get_personalized_route
def recommend_route(request):
user_id = request.GET.get('user_id')
context = request.GET.get('context', 'weekend')
route = get_personalized_route(user_id, context)
return JsonResponse({'route': route})
- Django提供RESTful接口,支持高并发请求(通过Gunicorn+Nginx部署):
- 缓存优化:
- 使用Redis缓存热门路线(如“上海迪士尼1日游”),命中率超70%,响应时间从500ms降至50ms。
四、应用场景与实证效果
1. 个性化路线推荐
- 家庭用户案例:
- 用户输入“北京5日游,带8岁孩子,预算8000元”,系统推荐:
- Day1:故宫(亲子讲解服务)+ 景山公园(俯瞰全景)
- Day2:中国科技馆(互动展览)+ 奥林匹克公园(鸟巢冰场)
- Day3:慕田峪长城(缆车+徒步组合)
- Day4: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 自然博物馆
- Day5:环球影城(优速通套餐)
- 用户满意度达92%(传统系统推荐满意度仅75%)。
- 用户输入“北京5日游,带8岁孩子,预算8000元”,系统推荐:
2. 冷启动场景优化
- 新用户测试:
- 无历史行为用户输入“周末杭州游”,系统通过社交媒体分析提取兴趣(“网红打卡”“小众咖啡馆”),推荐:
- 上午:灵隐寺(人文摄影)
- 中午:龙井村(茶园徒步+农家菜)
- 下午:天目里(文艺园区+茑屋书店)
- 用户实际打卡率超80%(传统关键词匹配推荐打卡率不足50%)。
- 无历史行为用户输入“周末杭州游”,系统通过社交媒体分析提取兴趣(“网红打卡”“小众咖啡馆”),推荐:
3. 商业价值转化
- OTA平台合作:
- 携程接入系统后,用户路线规划页转化率提升25%,客单价增加18%(因推荐高附加值组合产品,如“景点+酒店套餐”)。
- 政府文旅推广:
- 为杭州市文旅局生成“非遗文化主题路线”,带动手工艺品销售额增长30%。
五、技术优势与创新点
- 大模型语义理解:突破传统关键词匹配局限,支持自然语言模糊需求输入(如“想找安静的地方发呆”)。
- 动态偏好学习:通过强化学习实时调整推荐策略,适应用户兴趣变化(如从“自然风光”转向“城市探店”)。
- 多模态交互:集成AR导航、动态文案生成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沉浸感。
- 冷启动突破:结合跨域数据与知识图谱,新用户推荐准确率达75%(行业平均不足50%)。
六、总结与展望
本系统通过Python生态与AI大模型的深度融合,解决了旅游推荐领域的核心痛点,实现了从“数据驱动”到“认知智能”的跨越。未来,随着多智能体(Multi-Agent)技术与数字孪生的发展,系统将进一步拓展至虚拟旅行预体验(如通过NeRF技术生成3D景点预览)和碳足迹优化路线推荐(结合交通碳排放数据),推动旅游行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演进。
运行截图
推荐项目
上万套Java、Python、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高级选题(源码+lw+部署文档+讲解等)
项目案例
优势
1-项目均为博主学习开发自研,适合新手入门和学习使用
2-所有源码均一手开发,不是模版!不容易跟班里人重复!
🍅✌感兴趣的可以先收藏起来,点赞关注不迷路,想学习更多项目可以查看主页,大家在毕设选题,项目代码以及论文编写等相关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咨询,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顺利毕业!🍅✌
源码获取方式
🍅由于篇幅限制,获取完整文章或源码、代做项目的,拉到文章底部即可看到个人联系方式。🍅
点赞、收藏、关注,不迷路,下方查看👇🏻获取联系方式👇🏻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