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页PPT)智慧水利相关技术研究进展(附下载方式)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我国水利信息化经历了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再到水利自动化、水利信息化(网络化),最终走向水利智慧化(水联网)的演进过程。与传统的数字水利相比,智慧水利更强调"智慧"特性,是数字水利的进阶发展阶段。正如学者左其亭提出的"水利4.0"概念,智慧水利阶段(预计2021-2050年)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技术,使传统水利向智能化转型。智慧水利作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新阶
篇幅所限,本文只提供部分资料内容,完整资料请看下面链接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AI_data_cloud/89328039
资料解读:《智慧水利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详细资料请看本解读文章的最后内容。
智慧水利的发展背景与战略意义
2019年水利部印发的《加快推进智慧水利指导意见》和《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水利事业正式迈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这两个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幅提高水利科技创新实力,抓好智慧水利建设,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强化行业监管信息支撑,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这为水利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意味着智慧水利站在了水利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我国水利信息化经历了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再到水利自动化、水利信息化(网络化),最终走向水利智慧化(水联网)的演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几个关键节点值得关注:2003年水利部批复《"数字黄河"工程规划》和《"模型黄河"工程规划》,标志着"三条黄河"(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感知太湖·智慧水利"项目通过专家论证并实施;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用5到10年时间扭转水利建设滞后局面;2016年河长制的全面推行;以及2019年水利工作会议提出的"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总体思路。
智慧水利的概念内涵与技术体系
智慧水利可以定义为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水利应用的深度融合。其核心在于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水利系统的智能化转型。与传统的数字水利相比,智慧水利更强调"智慧"特性,是数字水利的进阶发展阶段。正如学者左其亭提出的"水利4.0"概念,智慧水利阶段(预计2021-2050年)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技术,使传统水利向智能化转型。
智慧水利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五大核心技术:
- 云计算技术:提供按需分配的计算资源共享池,包括IaaS、PaaS、SaaS等多种服务模式。
- 物联网技术:通过RFID、传感器等设备实现物物互联,构建"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的水联网。
- 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5G技术的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特性,为水利移动应用提供支撑。
- 大数据技术:处理水利领域海量、多样、快速变化的数据,挖掘数据价值。
-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感知、机器思维、机器学习和机器行为等研究内容,赋予水利系统智能化能力。
这些技术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深度融合的。在"基建时代",云计算本质上是传统IT技术;到了"应用时代",它转变为新的智能技术(Intelligence Technology)。云计算、大数据和AI的深度融合,构成了智慧水利的技术基础。
智慧水利的应用实践与创新案例
在实践层面,智慧水利已经形成了基于物联网的水利信息化平台综合架构,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创新性应用成果:
- 水源地水质监控系统:该系统有三个突出亮点:基于智能手机的水环境自动巡查功能,实现了远程可视对讲指挥;采用云平台服务模式,降低了基层水利部门的投入和维护成本;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智能语音识别和水污染事件智能诊断。
- 智慧河长制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全景图和系统架构,实现了河湖管理的智能化。
- 水利枢纽三维动态展示平台:将实时监控数据与三维动态展示相结合,提升了管理可视化水平。
- 基于智能眼镜的关键设备远程维护系统:通过专家远程指挥和本地工程师现场操作的协同模式,大幅提高了设备维护效率。
- 基于无人船的河道自动巡查系统:具备自主导航、水质参数采集、实时监控等功能,实现了河道巡查的智能化。
-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河道管理:应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图像分割和关键点检测,提高了河道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水利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展望
尽管智慧水利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 标准与规范问题:亟需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
- 技术瓶颈:特别是在芯片技术、边缘计算等前沿领域需要持续创新。
- 人才短缺:复合型智慧水利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 安全保障:需要加强水利信息网络安全建设。
- 体制机制:需要打破传统水利壁垒,推动跨界融合。
展望未来,智慧水利发展应特别关注以下技术方向:
- 芯片技术和边缘计算等基础技术
-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
- 智能机器人和无人系统应用
- 三维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
- 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 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制定
智慧水利作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智慧地球理念在水利行业的延伸。发展智慧水利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消除制约创新的环节,打破传统壁垒,推动水利行业内部及与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只有坚持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以水利信息化驱动水利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接下来请您阅读下面的详细资料吧。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