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固态电池基础与计算模拟概览

上午:固态电池基本原理与关键挑战

1.1 固态电池概览

固态电池的发展使命与优势。

基本构成:正极、负极、固态电解质、界面。

固态电解质分类与特性(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等)。

工作原理与性能评估指标。

案例分析:现有商业化/准商业化固态电池案例分析(性能、挑战)。

1.2 固态电池关键挑战

界面稳定性问题(空间电荷层、枝晶生长、副反应)。

离子电导率与传输机制。

机械稳定性与循环寿命。

小组讨论:学员提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固态电池难题。

下午:固态电池材料计算模拟方法入门

1.3 第一性原理 (DFT) 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DFT基本概念与在材料科学中的作用。

CP2K简介:如何设置计算任务(结构优化、能量、电子结构)。

实操:利用CP2K计算固态电解质的晶格常数、形成能(提供示例输入文件与结果解析)。

实操:利用VESTA可视化晶体结构和电子密度。

1.4 分子动力学 (MD) 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MD基本概念与在材料科学中的作用。

LAMMPS/Gromacs简介:如何设置MD模拟(原子间势函数、温度、压力)。

实操:利用LAMMPS模拟固态电解质的离子扩散行为(提供示例输入文件与轨迹文件解析)。

实操:利用VMD可视化MD模拟轨迹。

第二天:机器学习基础与固态电池数据处理

上午:机器学习核心概念与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1 机器学习基础

机器学习的分类: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

常用算法简介: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K-Means。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机器学习在其他材料领域的成功应用。

模型评估指标:R2、MAE、MSE、准确率、召回率、F1-score。

2.2 机器学习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应用流程

数据获取、特征工程、模型选择与训练、模型评估与部署。

案例分析:一个简化的机器学习预测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流程介绍。

下午:固态电池数据处理与特征工程

2.3 Python科学计算库实战

实操:Numpy用于数组操作和数值计算。

实操:Pandas用于数据读取、清洗、处理与分析(以模拟或实验数据为例)。

实操:Matplotlib/Seaborn用于数据可视化(散点图、直方图、热力图等)。

2.4 固态电池体系的特征描述符构建

理论:为什么需要特征描述符?常见的材料特征描述符(晶格参数、元素属性、结构信息、局部环境)。

实操:Pymatgen/ASE库介绍:如何从CIF/POSCAR文件提取结构信息。

实操:构建简单的描述符:例如,基于元素电负性、原子半径的均值、方差等。

实操:利用Pymatgen/ASE结合Python脚本,从DFT计算结果中提取能量、结构、态密度等信息,并转换为机器学习可用格式。

第三天: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与固态电池性能预测

上午: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3.1 回归模型预测离子电导率

任务:基于固态电解质的成分和结构特征(预处理好的数据集),预测其离子电导率。

实操:数据集加载与预处理(归一化、特征选择)。

实操:使用Scikit-learn构建并训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实操:模型评估(MAE, MSE, R2)与结果可视化。

讨论: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3.2 分类模型预测界面稳定性

任务:基于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特征(预处理好的数据集),预测界面是否稳定。

实操:数据集加载与预处理。

实操:使用Scikit-learn构建并训练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分类模型。

实操:模型评估(准确率、召回率、F1-score、混淆矩阵)与结果可视化。

讨论:如何处理类别不平衡数据。

下午:深度学习模型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3.3 神经网络基础与TensorFlow/PyTorch入门

神经网络基本结构(全连接层、激活函数、损失函数、优化器)。

TensorFlow/PyTorch简介:张量操作、自动微分。

演示:构建一个简单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

3.4 深度学习预测固态电池关键性能

任务:利用多层感知机 (MLP) 预测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或特定性能指标。

实操:数据集准备(可能需要更复杂的特征)。

实操:使用TensorFlow/PyTorch构建、训练并评估MLP模型。

实操:超参数调优(学习率、批次大小、层数、神经元数量)。

讨论:深度学习在处理复杂、高维固态电池数据时的优势。

第四天:新型固态电池材料发现与设计

上午:高通量筛选与数据库应用

4.1 材料数据库与高通量计算

理论:Material Project (MP) 数据库介绍及其在材料设计中的价值。

实操:MP API的使用(通过Python查询材料结构、能量、电子性质等)。

实操:Matminer库介绍:如何从MP数据提取特征。

4.2 机器学习加速新型固态电解质筛选

任务:利用机器学习模型结合Matminer和MP数据,筛选潜在的高性能固态电解质材料。

实操:定义筛选标准(例如,高离子电导率、宽电化学窗口)。

实操:构建并训练预测模型(可以是前一天训练好的模型或新模型)。

实操:对MP数据库中的材料进行高通量预测与筛选,生成候选材料列表。

讨论:如何评估筛选结果并指导实验验证。

下午:界面工程与稳定组合发现

4.3 固态电池界面稳定性预测

理论:界面反应机制与影响因素。

实操:构建界面特征描述符:基于电极/电解质材料的晶体结构、元素组成、电子结构差异等。

实操: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分类或回归)预测界面形成能、界面相变倾向等。

案例分析: 某个具体的电极/电解质界面组合,分析其预测结果。

4.4 机器学习发现稳定的界面组合

任务:结合多种电极和电解质材料,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组合筛选,发现稳定的界面。

实操:构造所有可能的电极-电解质组合。

实操:利用训练好的界面稳定性预测模型,对所有组合进行预测。

实操:筛选出预测为稳定的界面组合,并对其进行排序和分析。

讨论:如何将机器学习结果与DFT/实验结果结合进行验证。

第五天:机器学习与多尺度计算模拟的融合

上午:神经网络势函数与MD加速 

5.1 机器学习势函数基础

理论:为什么需要机器学习势函数?传统势函数的局限性。

理论:神经网络势函数 (NNP) 的基本原理。

演示:Deepmd-kit/MACE介绍:如何训练NNP模型。

5.2 Deepmd-kit/MACE实操

任务:利用Deepmd-kit/MACE训练固态电解质的机器学习势函数。

实操:数据准备:从DFT计算轨迹生成训练数据(能量、力、应力)。

实操:训练NNP模型(提供示例配置文件)。

实操:评估NNP模型的准确性(与DFT结果对比)。

讨论:NNP在加速MD模拟中的优势。

下午:多尺度研究策略与未来展望

5.3 机器学习加速大规模MD模拟

任务:利用训练好的Deepmd-kit/MACE势函数进行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

实操:设置并运行基于NNP的LAMMPS/Gromacs MD模拟。

实操:分析大规模MD模拟结果(例如,离子扩散系数、相变过程)。

讨论:如何将NNP模拟结果与宏观性能联系起来。

5.4 机器学习与多尺度计算模拟的融合策略

结合DFT、NNP-MD、蒙特卡洛等方法进行多尺度研究。

固态电池材料研发的未来趋势:自动化、高通量、AI驱动的实验。

讨论:学员项目构思与Q&A。

部分案例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