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求职: 「面试试题小程序」 ,内容涵盖 测试基础、Linux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Web功能测试、接口测试、APPium移动端测试、Python知识、Selenium自动化测试相关、性能测试、性能测试、计算机网络知识、Jmeter、HR面试,命中率杠杠的。(大家刷起来…)

📝 职场经验干货:

软件测试工程师简历上如何编写个人信息(一周8个面试)

软件测试工程师简历上如何编写专业技能(一周8个面试)

软件测试工程师简历上如何编写项目经验(一周8个面试)

软件测试工程师简历上如何编写个人荣誉(一周8个面试)

软件测试行情分享(这些都不了解就别贸然冲了.)

软件测试面试重点,搞清楚这些轻松拿到年薪30W+

软件测试面试刷题小程序免费使用(永久使用)


在 Playwright 中,实现定位 (Locating) 和点击 (Clicking) 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操作。你需要先准确地找到页面上的目标元素,然后才能对其执行点击操作。

Playwright 提供了多种强大的定位器 (Locators) 来帮助你准确地找到元素,并且它有智能的自动等待 (Auto-wait) 机制,这意味着你通常不需要手动添加等待元素出现的代码。

定位 (Locating) 元素

Playwright 推荐使用其内置的可见性定位器,它们更健壮,更接近用户感知,并且与可访问性最佳实践对齐。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定位方法:

1. 按角色定位 (get_by_role) - 推荐!

这是 Playwright 最推荐的定位方式。它基于元素的可访问性角色 (ARIA Role) 来定位,模拟用户如何感知页面。例如,一个按钮就是 role='button',一个链接是 role='link'。

优点: 最健壮,不易受页面 HTML 结构变化影响,与用户感知最接近。

用法: page.get_by_role("role", name="text", exact=False)

role:元素的 ARIA 角色(如 “button”, “link”, “textbox”, “checkbox”, “heading” 等)。

name:元素的可访问名称,通常是用户在界面上看到的文本。

exact=False:如果为 True,则名称必须精确匹配;如果为 False (默认),则允许部分匹配。

示例:

# 定位一个文本为 "登录" 的按钮
page.get_by_role("button", name="登录").click()
# 定位一个文本为 "用户协议" 的链接
page.get_by_role("link", name="用户协议").click()
# 定位一个文本框,其关联的标签文本为 "用户名"
page.get_by_role("textbox", name="用户名").fill("your_username")
# 定位一个层级为 h1 的标题,文本包含 "Playwright"
page.get_by_role("heading", name="Playwright", level=1)

2. 按文本定位 (get_by_text)

根据元素显示的文本内容来定位。

优点: 直观,适用于文本是唯一标识的情况。

用法: page.get_by_text("text_content", exact=False)

示例:​​​​​​​

# 定位文本为 "提交" 的任意元素
page.get_by_text("提交").click()
# 定位文本包含 "商品详情" 的元素
page.get_by_text("商品详情").click()

3. 按标签文本定位 (get_by_label)

主要用于定位与 <label> 元素关联的输入框(input, textarea, select 等)。

优点: 健壮,当输入框没有 id 或 name 属性时很有用。

用法: page.get_by_label("label_text", exact=False)

示例:

  # 定位一个被 <label>Username:</label> 关联的输入框
  page.get_by_label("Username:").fill("my_user")

4. 按占位符文本定位 (get_by_placeholder)

通过输入框的 placeholder 属性值来定位。

优点: 简单直接,适用于输入框有明确占位符的情况。

用法: page.get_by_placeholder("placeholder_text", exact=False)

示例:​​​​​​​

# 定位 placeholder 为 "请输入手机
号" 的输入框
  page.get_by_placeholder("请输入手机号").fill("13812345678")

5. 按测试 ID 定位 (get_by_test_id)

如果你的项目在 HTML 中使用了 data-test-id 或其他自定义测试 ID 属性,这是最可靠的定位方式。需要开发者在页面中预置。

优点: 最稳定,不易受 UI 或内容变化影响。

用法: page.get_by_test_id("my_test_id")

示例:​​​​​​​

HTML: <button data-test-id="submit-button">提交</button>
  # 定位 data-test-id="submit-button" 的元素
  page.get_by_test_id("submit-button").click()

6. CSS 选择器定位 (locator("CSS_SELECTOR")) - 次要选择

当你无法使用更语义化的定位器时,可以使用传统的 CSS 选择器。

优点: 灵活,前端开发者熟悉。

缺点: 依赖 HTML 结构,结构变化容易失效。

用法: page.locator("CSS_SELECTOR")

示例:​​​​​​​

  # 定位 id 为 "username" 的输入框
  page.locator("
#username
").fill("my_username")
  # 定位 class 为 "login-btn" 的按钮
  page.locator(".login-btn").click()
  # 定位父元素为 div,且 class 为 "item" 的第3个 span
  page.locator("div.parent .item:nth-child(3) span")

7. XPath 定位 (locator("xpath=XPATH_EXPRESSION")) - 最后选择

XPath 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定位语言,但通常比 CSS 选择器更复杂,且可读性较差。在其他定位器都无法满足需求时使用。

优点: 极其灵活,可以定位任何元素。

缺点: 语法复杂,可读性差,同样依赖 HTML 结构。

用法: page.locator("xpath=XPATH_EXPRESSION")

示例:​​​​​​​

  # 定位文本为 "登录" 的按钮 (与 get_by_role("button", name="登录") 类似)
  page.locator("xpath=//button[text()='登录']").click()
  # 定位所有 div 元素中的第一个
  page.locator("xpath=//div[1]")

点击 (Clicking) 元素

一旦你使用上述方法定位到了一个元素,你就可以直接对其调用 .click() 方法。

Playwright 的 .click() 方法是智能的,它会自动等待:

·元素出现在 DOM 中。

· 元素变得可见(不是隐藏的)。

· 元素变得可用(未禁用)。

· 元素在点击位置没有被其他元素遮挡。

· 元素变得稳定(不再移动)。

只有当所有这些条件都满足时,Playwright 才会尝试点击。

基本用法:​​​​​​​

# 定位并点击一个按钮
page.get_by_role("button", name="提交").click()
# 定位一个 CSS 选择器,并点击它
page.locator(".my-custom-button").click()

示例:定位并点击一个登录按钮

假设你有一个登录页面,上面有一个用户名输入框、密码输入框和一个“登录”按钮。​​​​​​​

from playwright.sync_api import Playwright, sync_playwright, expect
  def login_example(playwright: Playwright):
      browser = playwright.chromium.launch(headless=False)
      page = browser.new_page()
      # 导航到示例登录页 (请替换为实际的登录页URL)
      page.goto("https://example.com/login")
      # 1. 定位并填充用户名输入框
      # 假设输入框的 placeholder 是 "请输入用户名"
      # 或者其关联的 label 文本是 "用户名"
      page.get_by_placeholder("请输入用户名").fill("myusername")
      # 或者如果有一个 label:
      # page.get_by_label("用户名").fill("myusername")
      # 2. 定位并填充密码输入框
      # 假设输入框的 placeholder 是 "请输入密码"
      page.get_by_placeholder("请输入密码").fill("mypassword")
      # 或者如果有一个 label:
      # page.get_by_label("密码").fill("mypassword")
      # 3. 定位并点击登录按钮
      # 假设登录按钮的文本是 "登录" 并且它是一个 button 角色
      page.get_by_role("button", name="登录").click()
      # (可选) 验证登录是否成功,例如等待页面跳转或特定元素出现
      expect(page).to_have_url("https://example.com/dashboard")
      print("登录成功并跳转到 Dashboard 页面")
      browser.close()
  with sync_playwright() as playwright:
      login_example(playwright)

调试辅助:Playwright Inspector

在不确定如何定位元素时,Playwright Inspector 是你最好的朋友。

运行你的脚本,并加上 PWDEBUG=1:

PWDEBUG=1 python your_script.py

你的脚本会在每一步操作前暂停,并弹出一个 Inspector 窗口。

在 Inspector 窗口中,你可以点击页面上的元素,它会自动生成多种定位器供你选择,包括推荐的 get_by_role、get_by_text 等。这能极大地帮助你编写正确的定位代码。

通过这些方法,你将能够高效地在 Playwright 中定位和点击页面上的任意元素!

在 Playwright 中,role(角色)是 Web 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 Playwright 推荐的首选定位策略之一。它指的是 HTML 元素所扮演的语义角色,用来描述该元素在用户界面中的用途和行为。

什么是 Web 可访问性中的 role?

想象一下,你正在浏览一个网页。作为有视力的用户,你可以看到一个按钮,上面写着“提交”,或者一个链接,上面写着“了解更多”。但是,对于使用屏幕阅读器(Screen Reader)的视障用户来说,他们无法“看”到这些视觉元素。屏幕阅读器需要依靠网页的语义信息来告诉用户:“这里有一个按钮,它的文本是‘提交’”,或者“这里有一个链接,它的文本是‘了解更多’”。

这个“按钮”、“链接”就是元素的角色。

在 HTML 中,一些元素天生就带有明确的角色(隐式角色):

<button> 元素:其角色就是 button。 

<a> 元素:其角色通常是 link。

<input type="text">:其角色是 textbox。

<h1> 到 <h6>:其角色是 heading。

对于没有内置语义的通用元素(如 <div> 或 <span>),开发者可以使用 ARIA (Accessible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属性来明确地赋予它们角色,例如 <div role="button">。

Playwright 中的 get_by_role() 定位器

Playwright 利用了这种可访问性信息,提供了 page.get_by_role() 这个强大的定位器。

为什么 get_by_role() 是首选?

健壮性 (Robustness):

不依赖 HTML 结构: 与 CSS 选择器或 XPath 不同,get_by_role() 不依赖于 DOM 元素的 id、class 或具体的嵌套结构。即使页面的 CSS 或 HTML 布局发生变化,只要元素的语义角色和可访问名称不变,定位器依然有效。

模拟真实用户: 它是最接近真实用户与网站交互的方式。用户不会关心按钮的 class 是什么,他们关心的是“这是一个按钮,上面写着什么”。

可维护性 (Maintainability):

代码更易读,更直观。page.get_by_role("button", name="提交") 比 page.locator(".submit-btn.large") 更清晰地表达了你想要点击的是什么。

减少了因前端重构而导致的测试中断(flaky tests)。

可访问性 (Accessibility):

鼓励编写更具可访问性的 Web 应用。当你的测试使用 get_by_role() 时,实际上是在验证应用程序对屏幕阅读器用户是否友好。如果 get_by_role() 找不到元素,很可能意味着该元素对于辅助技术来说不够清晰。

get_by_role() 的用法

  page.get_by_role(role, name, ...) 主要需要两个参数:

  role (角色名): 元素的 ARIA 角色。常见的角色有:

  "button": 按钮

  "link": 链接

  "textbox": 文本输入框(包括 input type="text", textarea 等)

  "checkbox": 复选框

  "radio": 单选按钮

  "heading": 标题(如 <h1>, <h2> 等)

  "combobox": 下拉选择框(带有文本输入功能的)

  "listbox": 列表选择框(如 <select size="multiple">)

  "option": 列表或下拉框中的选项

  "tab": 选项卡

  "dialog": 对话框/模态框

…等等,完整的列表请参考 ARIA 规范或 Playwright 文档。

name (可访问名称): 这是用户在视觉上或通过屏幕阅读器听到的元素文本。

对于按钮和链接,通常是它们内部的文本。

对于输入框,通常是与之关联的 <label> 元素的文本或 aria-label 属性的值。

name 参数可以使用字符串,也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 (re.compile) 进行部分匹配或更复杂的匹配。

示例:​​​​​​​

# 定位一个文本是 "提交" 的按钮
  page.get_by_role("button", name="提交").click()
# 定位一个文本为 "隐私政策" 的链接
  page.get_by_role("link", name="隐私政策").click()
# 定位一个标题为 "欢迎来到我的网站" 的 h1 标签
  page.get_by_role("heading", name="欢迎来到我的网站", level=1).click()
# 定位一个与标签 "用户名" 关联的文本输入框,并填充
  page.get_by_role("textbox", name="用户名").fill("your_username")
# 定位一个包含 "Playwright" 字样的按钮 (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部分匹配)
import re
  page.get_by_role("button", name=re.compile("Playwright")).click()

何时使用 get_by_role()?

始终尝试优先使用 get_by_role()。

只有当以下情况发生时,才考虑使用其他定位器(如 get_by_text, get_by_label, get_by_test_id 或最后的 CSS/XPath):

·元素没有明确的可访问性角色或名称。

· 页面上的多个元素具有相同的角色和名称,导致 get_by_role() 定位不唯一。

· 你需要根据元素的特定视觉属性或复杂层级关系进行定位(这通常是糟糕的测试实践,但有时无法避免)。

通过熟练使用 get_by_role(),你的 Playwright 脚本会变得更加稳定、可读和易于维护。

最后: 下方这份完整的软件测试视频教程已经整理上传完成,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自行领取【保证100%免费】

​​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