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AI率?卷卷降AI
避免AI高频词:AI喜欢用“首先”、“其次”、“总之”、“值得注意的是”、“综上所述”、“在……让段落之间的过渡更自然,而不是生硬的“第一、第二”。使用同义词:但不要简单地用“重要”替换“至关重要”,可以换成“核心的”、“关键的一环”、“不容忽视的”等更丰富的表达。价值导向:最终目标是创造更好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欺骗”检测器。显示犹豫和权衡:使用“或许”、“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另一方面”等
一、 基础修改与调整(“美颜”阶段)
这些方法最快,适合对现成的AI文本进行快速优化。
-
替换词汇和句式:
-
避免AI高频词:AI喜欢用“首先”、“其次”、“总之”、“值得注意的是”、“综上所述”、“在……的背景下”、“至关重要”等词语。直接删掉或换掉它们。
-
使用同义词:但不要简单地用“重要”替换“至关重要”,可以换成“核心的”、“关键的一环”、“不容忽视的”等更丰富的表达。
-
打破固定句式:AI的句子结构常常很规整(主谓宾分明)。可以适当使用插入语、破折号、括号补充、倒装句等,让句式更灵活。
-
-
引入不完美和主观性:
-
加入语气词和感叹句:比如“说实话”、“个人觉得”、“真的”、“太……了!”等等。
-
保留一些“废话”:人类写作不会每句话都信息密度极高,可以有一两句看似冗余但有助于调节节奏的句子。
-
显示犹豫和权衡:使用“或许”、“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另一方面”等词语,体现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武断的结论。
-
二、 深度重构与重写(“整骨”阶段)
这是最有效的方法,需要更多投入,但能从根本上降低AI率。
-
融入个人经验和案例:
-
这是最强的“人类证明”。AI无法编造真实的、细节丰富的个人经历。
-
怎么做:在文章中加入“我之前遇到一个客户……”、“我记得有一次……”、“在我家乡……”等真实的小故事或例子。细节越具体、越真实,效果越好。
-
-
形成独特的观点和立场:
-
AI擅长整合信息,但难以提出真正新颖、犀利或有争议的观点。
-
怎么做:不要只是复述事实。提出一个明确的论点,并进行论证。可以稍微挑战一下主流观点,或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问题。问自己:“我对这件事的真正看法是什么?”
-
-
调整文章结构和逻辑流:
-
AI的文章结构通常非常标准(总分总、并列式)。人类的逻辑有时会有跳跃和关联。
-
怎么做:可以尝试用一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问题,采用讲故事(叙事)的结构,或者先摆现象再深入分析根源。让段落之间的过渡更自然,而不是生硬的“第一、第二”。
-
-
模仿特定风格和口吻:
-
让内容带有某个特定领域或人群的“行话”或风格特点。
-
怎么做:如果是技术文章,可以加入一些只有业内人才懂的“黑话”或比喻。如果是轻松的话题,可以模仿朋友闲聊的口吻,甚至加入一些幽默和反讽。
-
三、 实用工具辅助
-
使用“AI内容改写”工具:
-
一些工具专门用于将AI内容“人类化”,例如 Netus AI, BypassGPT, HIX AI 等。它们通常基于更先进的模型来绕过检测。
-
注意:这些工具本身也是AI,效果可能因工具而异,最好作为辅助,完成后自己再润色一遍。
-
-
使用AI检测工具进行反馈:
-
使用如 Originality.ai, GPTZero, Copyleaks 等工具检查修改后的内容。
-
不要追求0%:大多数检测工具认为15%-20%以下的AI概率就很可能是人类编写的。你的目标是让分数降到这个区间以下,而不是绝对的0。更重要的是最终内容的质量和自然度。
-
四、 最重要的原则:道德使用
请务必负责任地使用这些方法:
-
学术诚信:绝对不要用此方法来剽窃或完成本应自己完成的学术作业、论文。这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后果非常严重。
-
透明披露:在很多商业和营销场景,使用AI是高效且被接受的,但必要时(如平台要求或对读者负责)应主动披露内容由AI辅助生成。
-
价值导向:最终目标是创造更好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欺骗”检测器。优化后的内容应该对读者更有价值、更易读、更具洞察力。
总结:一个高效的工作流程
-
让AI生成初稿:提供清晰的提示(Prompt),让它为你打好基础。
-
自己通读并理解:把握核心思想和逻辑链。
-
开始深度编辑:
-
加入你的个人案例、观点和独特见解。
-
替换掉生硬的词汇和句式。
-
调整结构,让它更符合你的叙事习惯。
-
-
使用工具检查(可选):用检测工具得到一个反馈参考,针对性地进一步修改。
-
最后通读:以读者的身份大声读出来,感受它是否自然流畅。完成!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