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正在改写营销:GEO 为什么成了资本争夺的下一个金矿?
AI颠覆搜索营销:GEO成新风口,资本争相布局 随着AI聊天工具日均处理数亿查询,传统SEO正被GEO(生成式引擎优化)取代。GEO通过优化AI对品牌的引用率和推荐度,让企业获得7倍流量增长。红杉、英伟达投资的Profound等新兴企业提供全流程GEO解决方案,包括内容优化、监控和修正服务。目前市场已涌现6类GEO玩家,分别针对不同企业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GEO不仅是营销方式的革新,更是在AI时代
谷歌靠搜索撑起 2 万亿市值的神话,曾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教科书级案例。但现在,连马斯克都直白喊话:“AI 将取代搜索”。
这绝非危言耸听,更不是用户点不点鼠标的小变化 —— 一场针对传统互联网营销的颠覆战,已经打响。核心战场很明确:SEO 的时代正在落幕,GEO 的游戏刚刚开局。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说白了就是让你的品牌能在 AI 的回答里 “刷存在感”—— 准确、正面,还得被频繁提及。当 “搜完不点击,答案直接出” 成了用户常态,GEO 早从 “可选项” 变成了企业的 “生存必选项”。它不仅把广告的玩法推倒重写,更撕开了全新的产业口子。
资本永远是最先嗅到血腥味的。前不久,红杉领投了一家叫 Profound 的 GEO 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三轮融资到手,投资人名单里既有红杉这样的顶级 VC,也有英伟达这样的产业巨头。
这就有意思了:红杉为什么偏偏押注 Profound?GEO 这门生意,真的藏着下一个万亿机会?
一、红杉下注的 Profound,到底牛在哪?
一个绕不开的事实是:AI 正在 “吞噬” 传统搜索。
现在打开 Google AI Overviews、ChatGPT Browse、Perplexity 这些工具,每天要接住数亿次查询。Gartner 更直接给出预测:到 2026 年,传统搜索引擎的流量会因为 AI 聊天界面下降 25%。
过去二十年,SEO 是互联网曝光的 “王炸”,市场规模一度冲到 800 亿美元。大家玩的都是 “排名游戏”:关键词匹配度高不高、内容够不够深、外链多不多、用户点不点进来,这些指标决定了网站在搜索结果里的位置。
但 AI 时代,这套玩法彻底失灵了。用户不再翻网页,而是直接问 ChatGPT、Gemini;答案不再是链接列表,而是 AI 直接生成的一段话。
这意味着什么?你再盯着搜索排名没用了,得看 “AI 记不记得你”“愿不愿意主动提你”。要是你的品牌没进 AI 的 “记忆库”,那在新战场里就是个 “透明人”。
于是,GEO 来了 —— 一种不靠页面排名、靠语言模型驱动的新广告范式。
举个真实例子:不管在 DeepSeek、Claude 还是豆包里问 “什么 AI 玄学产品好”,某 F 产品总能被频繁推荐;换成 GPT、Kimi 做横向调研,它照样是标杆案例。这就是 GEO 的威力。
而 Profound,就是当前 GEO 赛道里最扎眼的玩家。
它的 CEO James Cadwallader 最近频繁上《炉边谈话》这类财经节目,显然已经成了行业代言人。这家公司定位企业级 GEO 工具,成立没多久就服务了 500 多家企业、2000 多名营销人员,金融、快消、B2B SaaS 这些领域都有客户。
靠着这些工具,Profound 发现了个关键规律:在 Reddit、YouTube、LinkedIn 这些高权重平台发内容,更容易被 AI 引用。而且这个结论还被 Reddit 写进了最新财报,真实性没的说。
Profound 直接打包了 “写给机器人看” 的内容服务:对比稿、社媒帖、落地页,全是按 AI 的 “口味” 调的。客户实测,这么一弄,品牌被 AI 推荐的次数最多能翻 7 倍。
今年 7 月,它还加了主动优化功能:能模拟人类提问,预判哪些内容会被 AI 青睐;能给结构化的优化建议;甚至 AI 把品牌归错类了,能立马预警、给修正方案。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营销人员在一个后台就能搞定 “内容生产 — 发布 — 监控 — 调优” 全流程。以前要几十人团队忙几个月的 GEO 战役,现在喝杯咖啡的工夫就搞定了。
二、不止 Profound:六家玩家,六种 GEO 玩法
不过得提醒一句:现在市面上不少 “GEO 服务” 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本质还是老 SEO 的套路 —— 盯着关键词、靠代理拉客户,说白了就是 “万词霸屏” 换了个马甲。短期可能有点效果,但根本解决不了品牌在 AI 对话里的 “存在感” 和 “信任感” 问题。
真正的新一代 GEO 玩家,都在琢磨怎么 “教 AI 认识品牌”。我梳理了 6 家有特色的公司,基本能看清当前赛道的玩法:
公司 |
核心玩法 |
融资/收入亮点 |
适合群体 |
Contently |
把内容做成 “问题答案”,方便 AI 调用 |
2024 年收入 2150 万 - 5380 万美元 |
需要专业内容生产的企业 |
AthenaHQ |
监控 AI 引用率,生成 SEO 执行工单 |
2025 年获 220 万美元种子轮,YC 参投 |
有成熟 SEO 团队的中大企业 |
PeecAI |
轻量化工具包,周更 PDF 报告 |
成立 5 月获 190 万 + 520 万欧元融资 |
预算有限的中小企业 |
RankScale |
LLM 沙盘模拟,支持 A/B 测试 |
代理机构、技术型营销团队 |
|
OtterlyAI |
抓取 AI 中的错误信息,实时评分 |
2025 年获 400 万美元种子轮 |
金融、医疗等强监管行业 |
MarketMuse |
用 “主题权威分” 量化品牌竞争力 |
2024 年收入 890 万美元 |
注重内容长期布局的企业 |
简单展开说几个:
Contently 手里有 16 万 + 记者和创作者资源,能把企业内容改成 “直接答问题” 的结构 ——AI 最爱这种 “拿来就用” 的素材,据说能让 AI 带来的流量涨 42%;
AthenaHQ 的团队全是谷歌搜索和 DeepMind 出来的,它的仪表盘能实时看品牌在 AI 里的引用率,一旦发现漏提、错提,直接生成工单给 SEO 团队改,特别落地;
OtterlyAI 主打 “错误信息哨兵”,49美元起的价格,小团队也能用。金融、医疗行业最爱它,毕竟 AI 万一乱讲过时或有害的信息,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总结
GEO 赛道现在还是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的阶段,但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它不是简单换个地方做广告,而是系统性地在 AI 世界里建品牌的 “存在感” 和 “信任感”。
红杉押注 Profound,大概率只是个开始。马斯克说 “AI 取代搜索”,本质上是 AI 在重塑信息分发的逻辑 —— 而信息流动的地方,就有营销的战场,就有万亿级的机会。
接下来,谁能真正教会 AI “认” 品牌,谁就能在新战场里拿稳门票。
你觉得 GEO 会比 SEO 更 “吸金” 吗?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