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Code团队的工作方式和产品开发理念
ClaudeCode团队采用AI原生工作模式:快速原型开发取代文档,上千员工参与内部测试,每10分钟收集反馈并迭代。产品设计坚持终端优先、可扩展性原则,评估结合基准测试与用户社区反馈。团队建议AI产品经理:理解模型边界,用原型验证创意,将AI视为初级工程师协作。未来计划扩展CLI功能至非编程领域,同时优化SDK支持通用AI开发。团队文化鼓励跨角色协作,招聘优先考虑产品深度用户。
·
Claude Code 产品经理分享 Claude Code 团队的工作方式和产品开发理念,以及对 AI 产品经理建议!
核心内容概览
Cat Wu,Claude Code 的产品负责人,分享了团队独特的 AI 原生工作模式:
- 重原型轻文档:直接将创意转化为内部测试原型,上千员工参与测试并快速迭代
- 高效反馈机制:每 10 分钟接收新反馈,尤其重视负面意见以定位问题
- 扁平团队结构:工程师拥有端到端开发自主权,设计师可直接提交代码
- AI 评估方法:端到端基准测试与触发机制结合,用户社区反馈为 “真实监督”
产品开发理念与工作流程
原型驱动的开发模式
- 团队极少使用 Google 文档,优秀功能多源于工程师原型化创意并内部测试
- 内部测试规模:约 1000 名员工参与,评估用户理解度、困惑点及接受度
- 迭代速度:公开前经历 2-3 次内部迭代,负面反馈驱动优化
设计哲学与产品原则
- 终端优先策略:ASCII 界面极简设计,约束催生轻量化功能,降低新用户门槛
- 可扩展性与组合性:支持钩子、自定义斜杠命令、子代理等功能,适配多样化开发环境
- 无入门引导设计:通过直观功能命名和简洁描述,让用户自然掌握使用方式
反馈收集与处理
- 内部反馈渠道:上千员工的聊天群,每 10 分钟产生新反馈,优先处理负面意见
- 外部反馈机制:企业合作伙伴深度合作,GitHub issues 整合反馈,Claude Code 自动化去重和文档生成
- 反馈优先级:通过多渠道重复模式识别高优先级问题,承诺 1-2 周解决紧急问题
AI 评估挑战与方法
- 端到端基准测试:使用 SWE-bench 评估性能,但分数变化归因困难,需详细分析测试记录
- 触发机制评估:以网页搜索为例,优化 “何时触发搜索” 的决策逻辑,避免过度 / 不足触发
- 社区实时监督:用户反馈是最真实的评估,例如待办清单功能因用户反馈优化显示逻辑
未来规划与路线图
-
核心方向:
- 强化 CLI 作为编程助手的可定制性与生态建设
- 通过 SDK 扩展至非编程领域(法律、健康、财务等 AI 助手)
- 突破终端限制,覆盖数据科学、产品管理等技术岗位
-
短期重点:
- 优化 SDK 以支持通用 AI 助手快速开发
- 构建开发者自定义功能共享平台
- 提升非技术用户的可访问性
对 AI 产品经理的建议
-
核心能力:
- 深入理解模型能力边界,通过直觉判断功能可行性
- 评估模型与需求的差距(如 80% 能力可通过提示工程补足,否则暂缓)
- 诊断失败原因:上下文错误、模型选择不当或根本能力缺失
-
实用技巧:
- 用原型代替文档:先用 Claude Code 验证创意,再起草正式文档
- 视 Claude 为初级工程师:提供清晰反馈,引导其调整工作方式
- 维护 Claude.md:作为模型记忆库,包含架构、陷阱、测试方法等上下文
团队轶事与文化
- 贴纸彩蛋:早期用户通过反编译发现隐藏贴纸申领功能,团队手工处理 500 份邮寄请求
- 跨角色协作:产品设计师通过 Claude Code 直接提交代码,降低非工程师贡献门槛
- 招聘标准:优先考虑 Claude Code 深度用户,要求具备开发者工具经验与生态增长能力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