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梅什·沙:人工智能时代的思维转变与实践策略
INBOUND2025大会上,HubSpot联合创始人达梅什·沙分享了AI时代的人机协作新思维。他提出从对抗AI转向利用AI的思维转变,并深入解析了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本质和局限性。演讲重点介绍了PART交互框架、60-30-10实践法则和TEAM团队策略,强调从提示工程转向上下文工程的重要性。达梅什指出AI代理将成为未来十年核心趋势,并分享了对人机关系的哲学思考,认为情商是人类的独特优势,AI应成为
INBOUND 2025 主题演讲深度解析
引言
在2025年的INBOUND大会上,HubSpo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达梅什·沙(Dharmesh Shah)发表了一场关于AI的深度演讲。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分享,更是一次关于如何在AI时代重新定义人机协作的哲学思辨。作为一个从小镇青年成长为硅谷技术领袖的创业者,达梅什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AI的本质、现状与未来。
核心观点:从对抗到协作的思维转变
演讲的核心围绕一个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的问题展开:"如何与AI竞争?"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方式:
- 如何对抗AI?(How do you compete AGAINST AI?)
- 如何利用AI竞争?(How do you compete USING AI?)
达梅什通过LinkedIn上6000多人的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人倾向于第一种理解,而三分之二选择第二种。这个数据反映了当前社会对AI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恐惧与拥抱。
AI的技术本质:理解大语言模型
达梅什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AI的工作原理。他将大语言模型(LLM)比作一台拥有数千亿个旋钮的复杂机器,就像1970年代的音响系统。这台机器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预测下一个词。
关键技术概念
令牌(Token):文本的最小单位,平均约为四分之三个单词。达梅什巧妙地将其比作Gen Z对语言的压缩方式,如将"suspicious"简化为"sus"。
预训练过程:AI通过学习海量文本数据(包括网页、社交媒体、Reddit评论等)来调整内部参数。达梅什幽默地提到,AI甚至学习了网络上关于"热狗是否为三明治"这样的经典辩论。
上下文窗口:现代LLM支持高达100万个令牌的上下文窗口,足以容纳整本《悲惨世界》,几乎能装下整个芝士蛋糕工厂的菜单。
PART框架:构建有效的AI交互
达梅什提出了著名的PART框架,描述了进入上下文窗口的四个关键要素:
- Prompt(提示):用户的输入指令
- Archive(存档):聊天历史和长期记忆
- Resources(资源):PDF、电子表格、图像等文件
- Tools(工具):互联网访问、数据库连接、API等
这个框架不仅帮助用户理解AI的工作机制,更为优化AI交互提供了系统性方法。
AI的局限性:保持理性认知
尽管对AI充满热情,达梅什也诚实地指出了AI的三个核心局限:
- 数据局限:AI只能基于训练时的数据,无法获取最新信息
- 幻觉问题:AI有时会编造看似可信的错误信息
- 时间冻结:AI的知识停留在训练完成的那一刻,无法自主学习新信息
实践策略:60-30-10法则
对于如何有效使用AI,达梅什提出了实用的"60-30-10法则":
- 60%时间:重复使用已验证有效的AI用例
- 30%时间:迭代优化现有提示和用例
- 10%时间:实验性探索新的AI应用场景
这个法则平衡了效率与创新,确保既能获得即时价值,又能持续探索AI的新可能。
从提示工程到上下文工程
演讲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从"提示工程"向"上下文工程"的转变。达梅什强调,上下文是女王(Context is Queen),高质量的上下文能显著提升AI输出质量。
他推荐了两个关键策略:
- 自定义指令:一次性投入,终身受益的个性化设置
- MCP协议:模型上下文协议,类似于AI领域的USB-C标准
TEAM策略:从个人英雄主义到团队习惯
对于团队AI应用,达梅什提出了TEAM策略:
- Triage(分类):根据频率、影响和失败成本对AI用例进行优先级排序
- Experiment(实验):通过迭代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 Automate(自动化):将验证有效的流程构建为工作流或AI代理
- Measure(测量):量化AI的实际效果和价值
这个框架旨在将AI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化为"团队习惯",实现可持续的AI驱动增长。
AI代理:下一个十年的核心趋势
达梅什修正了他去年的预测:2025年不是"AI代理年",而是"AI代理十年"的开始。他分享了HubSpot的Agent.AI平台的惊人增长:从47,000用户增长到200万用户,其中26,000人构建了自己的AI代理。
深层洞察:人机协作的哲学思考
演讲的最深刻部分来自达梅什对人机关系的哲学思考。他通过观察14岁儿子Sohan与AI共同成长的经历,提出了几个核心原则:
保持好奇心,但要独立思考
AI是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但人类必须保持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
情商是人类的优势
达梅什指出,"人类在情商方面胜过AI"。AI虽然智能,但缺乏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无法理解"与蹒跚学步的孩子谈判"或"折叠床单"的复杂性。
从工具到合作伙伴
他挑战听众不要仅仅将AI视为工具,而要发展成真正的协作伙伴。这种转变将带来从"你"到"你的AI力量"的质的飞跃。
未来愿景:增强智能的时代
演讲以一个富有诗意的愿景结束:
"未来不属于人工智能,而属于拥有增强智能的你。AI不是来取代我们的,而是来取代我们工作中不带来快乐的部分。它处理重复性工作,让我们专注于卓越。这个悖论很美妙:AI越好,就越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人类。而成为人类不是缺陷,这是我们最好的特性。"
批判性思考与平衡观点
虽然达梅什的演讲充满激情和洞察,但作为理性分析,我们也需要考虑一些平衡观点:
技术乐观主义的审视
达梅什作为技术创业者,天然具有技术乐观主义倾向。虽然他提到了AI的局限性,但可能低估了AI普及过程中的社会和经济挑战,如就业替代、数字鸿沟等问题。
商业利益的考量
作为HubSpot的CTO,达梅什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商业色彩。Agent.AI平台的推广和MCP协议的强调,都与HubSpot的商业战略密切相关。
实施复杂性
60-30-10法则和TEAM策略虽然听起来合理,但在实际执行中可能面临组织文化、技能差距、资源约束等挑战。
对中国市场的启示
达梅什的观点对中国的AI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技术普及策略
中国在AI技术开发方面已处于全球前列,但在企业级应用普及方面仍有提升空间。TEAM策略和60-30-10法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框架。
人才培养方向
强调情商和创造力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AI教育中不能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生态建设思路
MCP协议这样的标准化努力,对于构建开放的AI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拥抱变化,保持人性
达梅什的演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AI未来的新框架。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关键不在于预测AI将如何改变世界,而在于我们如何与AI共同成长,如何在拥抱技术的同时保持人类的独特价值。
正如他所说,"being human is not a bug, it's our best feature"(成为人类不是缺陷,这是我们最好的特性)。在AI时代,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和铭记。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