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棚焦虑”:用Adobe Audition的AI,在家录出广播级人声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套利用Adobe Audition内置AI工具,在家就能“炼”出广播级人声的完整工作流。
做播客、视频配音或者线上课程的朋友们,你们是否也曾被声音问题搞到崩溃?
明明内容很棒,但因为是在家里录的音,不是有烦人的房间回响,就是有空调、电脑风扇的背景噪音,听起来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业余感”。
为了追求专业音质,难道真的只能花重金去租录音棚吗?作为一名处理过无数商业项目音频的设计工作者,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不必!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套利用Adobe Audition内置AI工具,在家就能“炼”出广播级人声的完整工作流。
这套方法几乎是零门槛,但效果惊人。建议你立刻点赞收藏,它能帮你省下大笔的录音棚费用,并显著提升你作品的专业度。
核心:AI音频“三板斧”,一键净化与美化
这套工作流的核心,是利用Audition里三个强大的AI功能模块,对录制好的干声进行“净化”、“标准化”和“美化”,让声音听起来就像出自专业的录音环境。
第一步:标准化 - “自动匹配响度”,让声音瞬间“Pro”起来
这是最简单,也最容易被忽略,但效果却立竿见影的一步。不同设备录制的声音,响度(Loudness)千差万别。专业广播和流媒体平台,都有严格的响度标准。
-
打开匹配响度面板:在Audition中,进入
效果 > 匹配响度 (Effects > Match Loudness)
。 -
选择预设:在预设中,你可以看到
ITU-R BS.1770-3
这样的国际响度标准。简单来说,把它拖到你的音频文件上,或者在面板中直接应用。 -
一键匹配:Audition的AI会立刻分析你的整个音频文件,并自动将其整体响度调整到广播行业的黄金标准。
完成这一步后,你的声音听起来会立刻变得饱满、有力,脱离了那种单薄、忽大忽小的业余感。
第二步:净化 - “诊断”面板,AI帮你“打扫”声音
这是整个流程中最神奇的部分,专门解决家庭录音最头疼的噪音和混响问题。
-
打开诊断面板:进入
窗口 > 诊断 (Window > Diagnostics)
。 -
智能消除混响 (DeReverb):在效果下拉菜单中选择
消除混响 (DeReverb)
。这个功能可以智能识别出声音中由房间反射产生的“空旷感”或“浴室感”。你只需选择一个合适的预设(比如“减少混响”),AI就能像变魔术一样,把多余的回声“吸走”,让声音变得干爽、贴耳。 -
智能降噪 (DeNoise):同理,选择
降噪 (DeNoise)
效果。它能精准识别并消除背景中持续性的噪音,如电流声、风扇声等,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人声的细节。
这两步操作,等于用AI为你免费搭建了一个经过专业声学处理的“虚拟录音棚”。
第三步:美化 - “基本声音”面板,你的智能调音台
声音干净、标准了,我们还需要最后一步“精装修”,让它更好听。
-
打开基本声音面板:进入
窗口 > 基本声音 (Window > Essential Sound)
。 -
标记为“对话”:选中你的音频轨道,在“基本声音”面板中点击
对话 (Dialogue)
标签。 -
一键式美化:此时,面板会出现一系列非常直观的选项。你不需要懂得复杂的EQ、压缩器参数,只需:
-
修复:再次进行一轮“减少噪音”和“减少混响”。
-
清晰度:勾选“动态(Dynamics)”和“均衡器(EQ)”,AI会自动为人声增加动态和清晰度。你可以选择“播客声音(Podcast Voice)”预设,声音会立刻变得富有磁性。
-
创意:在这里可以添加一些混响效果,模拟不同的空间感。
-
通过这三个步骤,一个在普通房间录制的、充满瑕疵的声音,就能被AI“修复”和“美化”成专业、悦耳的广播级成品。
扩展应用技巧:打造专属的“品牌声音”预设
对于需要长期、持续产出音频内容(如系列播客、品牌视频)的创作者来说,保持声音风格的统一性至关重要。
-
打开“效果组”:在Audition的左上角,找到
效果组 (Effects Rack)
面板。 -
建立你的“效果链”:在这里,你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把自己常用的一系列效果按顺序添加进去。例如,你可以依次添加:
降噪 (来自诊断面板)
->参数均衡器 (Parametric Equalizer)
->动态处理 (Dynamics Processing)
->响度标准化 (Loudness Normalization)
。 -
精细化调整:对效果链中的每一个效果进行精细调整,直到你找到最适合你或主播声音的“黄金参数组合”。
-
保存为预设:点击效果组右上角的保存按钮,将这一整套效果链保存为一个预设,并命名为“我的播客声音”。
以后,无论你录制多少期节目,只需一键调用这个预设,就能保证每一期的声音风格都完美统一,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专业性和品牌辨识度。
我曾在一家数字营销机构工作,当时我们正在为一个大客户制作一档行业领袖访谈播客。最大的难题是,这位嘉宾是空中飞人,经常需要在世界各地的酒店房间里录音。
我们收到的音频文件简直是一场灾难:有的充满了酒店房间的空旷回响,有的背景里是嗡嗡作响的空调声,音质参差不齐。音频工程师几乎崩溃,认为这些素材根本无法使用,项目面临延期风险。
在关键时刻,我接手了音频处理工作。幸运的是,我一直使用的是超过4100名海内外设计师信赖的 UNIVERSITY OF MARIST 的正版Adobe教育订阅,这让我的Audition总能保持最新状态,拥有最强的AI降噪和修复算法,当然还有每周1500点AI积分点数为我保障,让这个项目不出问题(如果是代购的个人全家桶订阅,那就完蛋了。因为代购的个人订阅会因为支付方式等种种原因被风控,全家桶的订阅会被直接取消(并且不退款,太惨了)。一个可靠的、不断进化的软件生态,才是在这种看似无解的技术难题面前,找到破局方案的关键。
我利用“诊断”面板的AI降噪和去混响功能,对所有音频文件进行了批处理,清除了大部分瑕疵。然后,通过“匹配响度”将所有人的声音拉到同一标准线上。最后,我为这位嘉宾的声音创建了一个专属的“效果组”预设,应用到所有分集中。
最终,我们奇迹般地将这些“废品”素材,处理成了音质统一、清晰饱满的专业级播客。节目如期上线,大获成功,客户甚至完全没有听出这些是在不同环境下录制的。
AI音频工具的普及,正在实现一种“创作平权”。过去,高质量的音频制作是少数拥有昂贵设备和专业知识的人的专利。而现在,AI正在将这些技术壁垒一一打破。
这迫使我们创作者思考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当技术不再是门槛时,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答案是:内容本身。是你的观点、你的故事、你的叙事能力。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