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暗面旗下的KIMI也是爆火过一阵,但是感觉热度消退的很快,定位不够明确,功能不够突出。找了很久好像没看到他家旗下的开放平台?也许KIMI不提供API外接服务?如果有找到的朋友可以告知我,我是实在没找到开放平台和开放平台的协议。

9月1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及其配套的强制性国标《方法》正式实施,各个大厂也纷纷更新了自己AI服务产品或AI平台产品的用户服务协议。

其实,用户协议与隐私政策在算法备案当中也起到关键作用,是证明备案主体保护用户权益,以及落实数据安全的必要佐证材料。

而在我们进行算法备案服务的时候,经常有初创企业客户对于撰写用户协议一头雾水,经常有客户问我们要一些参考;但用户协议与隐私政策作为运营主体与产品用户间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性质文件,我们不能帮用户撰写,只能由客户根据自身产品和公司实际情况,联合公司技术与法务一同制定。

实在没有能力的,我们一般建议客户参考大厂的相关协议进行制定。这次正好趁各大厂商更新协议,我们整理了国内诸多大厂对于AI内容标识相关的协议内容,也附上了相应的链接,可供有需要的老板参考。

图片

注意!仅仅只能是参考哦,务必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撰写属于自己的用户协议~

内容较多,分几篇发,第七篇,昙花一现?:KIMI——

月之暗面-KIMI:

https://www.kimi.com/user/agreement/modelUse?version=v2

7.您不得通过以下方式恶意对抗本服务的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1)恶意对抗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变体、乱码、字符、谐音等方式规避服务检测来输入或生成违法言论;

(2)通过假扮身份、反向诱导、越狱攻击等方式进行恶意攻击、诱导和投毒;

(3)删除、篡改或隐匿我们已标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标识(包括存在于生成内容上肉眼可见的显著标识以及通过特定技术手段植入生成内容元文件的隐蔽标识),或其他违反《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行为;

(4)其他恶意对抗本服务的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的行为。

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规则

为提升人工智能处理透明度、保障公众知情权并支持内容溯源,依照《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相关国家标准,我们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生成内容实施标识。

请您仔细阅读并理解以下规则:

术语定义

(1)生成内容: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直接生成,或经人工智能技术对原始内容进行显著修改后形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

(2)显式标识:用户可直接感知的文字、声音或图形提示(如水印、页面提示条等)。

(3)隐式标识:写入文件元数据、对普通用户不可见但可用于溯源与监管的技术标记。

默认标识规则

除非您依我们提供的功能或另行申请并获批准移除显式标识,我们默认对所有生成内容添加显式与隐式标识。

(1)显式标识

交互/对话场景:在交互/对话界面的底部或者其他显著位置固定展示 “AI 生成”标识。

图片生成场景:在右下角添加清晰可辨的“Kimi AI 生成” 水印。

其他场景:在显著位置展示“AI 生成”标识。

(2)隐式标识

我们将按国家规范将隐式标识嵌入所有生成内容的文件数据,隐式标识不影响内容的正常使用体验。

您的标识义务和责任

您承诺并同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协议,以任何方式移除、遮挡、篡改、隐藏或试图规避本服务默认添加的任何显式或隐式标识。对标识的任何形式的破坏,可能导致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您不得将去除标识的生成内容用于任何可能违法违规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用途。因您对去除标识的生成内容的使用、传播而引发的任何第三方投诉、索赔、诉讼,均由您独立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您的上述行为导致我们遭受处罚或损失的,您需要赔偿我们因此产生的全部损失与合理费用。

另外,标识本身不构成我们对该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权属或适用性的保证或背书,生成内容的使用风险由您自行承担。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