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是以大模型为智能底座,具备自主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的智能化实体,通过感知模块、决策模块和行动模块三大核心组件协同工作,实现从指令理解到结果交付的端到端自动化。

一、智能体是什么技术?

智能体 = 大脑(LLM) + 身体(工具) + 记忆(知识库) + 目标(任务)

大模型:被动回答问题(如“今天天气如何?”

智能体:主动完成任务(如“帮我查Q2销售数据并生成PPT发给张总”

大模型到智能体:从回答到做的转变!

感知理解:AI的“感官神经”

职责:解析文本、语音、图像,捕捉意图与上下文

技术:NLU引擎:通义千问级大模型语义解析多模态:Qwen-VL图文识别,OCR读屏

规划决策:AI的“大脑”

职责:把复杂任务拆成可执行子任务

技术:Chain-of-Thought:模型分步思考ReAct框架:推理-行动循环Meta-Prompt:让模型自驱规划

工具调用:AI的“手脚”

职责:调用API、数据库、解释器

技术:Function Calling:JSON Schema输出结构化指令RPA融合:金智维K-RPA

二、智能体分消费和企业用两种类型

消费级别的智能体:个人 Agent:人人随身超能助理,管日程、钱包、健康

消费级别的智能体,着重使用感受、使用门槛低,操作方便。对准率和细节没有严格的要求,更注重方便和好用的感觉

企业用的智能体:智能客服、研究报告生成、自动化交易、订单处理、设计助理、数据下载数据分析、营销助理等等。

企业用的智能体,着重数据的安全,操作的稳定性。对是否灵活、生动、有趣没那么大的要求,更看重是否能的真的放心给它做,并且保证100%。

所以导致了真正企业的智能体,还很少听说有投入使用,而消费的智能体,遍地开花,如大众熟悉的豆包、coze、天工等等,个人使用多,舆论也就多,但其实很难代表真的的智能体实力,一切都还得看企业级的发展,当企业级别发展并且大量投入之后,社会、市场的反应,将是历史颠覆型的存在!

三、盘点企业用的智能体头部企业

办公协同:Adobe、钉钉、字节、腾讯、金山、华为

工作流:金智维Ki-Agent、用友、浪潮云、金蝶、IBM、butteryeah、博思云创等

生产力工具:Deept、百度、金山、360、金智维、钉钉、字节、艺赛旗等

智能营销:有赞、金智维、百度、艺赛旗等

客户服务:达观、来也、金智维、小冰、腾讯等

智能运营:有赞、用友、金智维、浪潮云、实在智能、中关村、金蝶等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