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系统方案规划

本系统以 “睡眠监测、智能干预、健康反馈” 为核心目标,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睡眠过程中的生理参数采集、睡眠状态分析与舒适调节,核心控制单元选用 STM32L431RCT6 单片机(具备低功耗特性与多传感器数据处理能力,满足夜间长时间监测需求)。系统整体划分为四大功能模块:生理参数采集模块、睡眠状态分析模块、智能调节模块、人机交互模块。
生理参数采集模块通过压力传感器(FSR402)监测呼吸频率、心率,搭配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头部接触温度;睡眠状态分析模块由单片机承担,根据采集数据判断浅睡、深睡、REM 睡眠阶段及是否打鼾;智能调节模块通过微型步进电机控制枕头高度(5-15cm 可调)、加热片调节接触温度(25-32℃),改善睡眠舒适度;人机交互模块通过 OLED 显示屏显示睡眠时长、质量评分,搭配蓝牙模块实现手机 APP 数据查看与参数预设。系统供电采用 5V 锂电池(可充电,续航≥8 小时),经 LDO 稳压模块为各模块供电,适配家庭卧室场景,兼顾监测精度与使用舒适性。

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遵循 “低功耗、高舒适性” 原则,核心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生理参数采集电路、智能调节电路、人机交互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以 STM32L431RCT6 为核心,搭配 16MHz 外部晶振与复位电路,通过 0.1μF 陶瓷电容与 10μF 钽电容组成滤波网络,减少电源波动干扰,保证夜间低功耗稳定运行(待机电流 < 10μA)。
生理参数采集电路是核心,3 组 FSR402 压力传感器(接 PA0-PA2)嵌入式安装于枕头内部(头部接触区域),通过压力变化频率计算呼吸(10-20 次 / 分钟)、心率(60-100 次 / 分钟);DS18B20 温度传感器(接 PA3)贴附于枕头表面,实时采集接触温度,精度 ±0.5℃;电路中加入信号放大模块(LM358),提升微弱压力信号检测精度。智能调节电路中,2 个微型步进电机(经 ULN2003 驱动芯片接 PB0-PB3)分别控制枕头高度调节杆、角度调节轴,实现高度与倾斜度联动调节;5V 加热片(经 MOS 管 IRF540 接 PB4)通过 PWM 信号调节加热功率,避免温度过高;电路中串联 1A 自恢复保险丝,防止过载损坏。人机交互电路中,1.54 英寸 OLED 显示屏(I2C 接口接 PC0-PC1)显示 “睡眠阶段:浅睡 心率:72 次 / 分 温度:28℃”,蓝牙模块(HC-05,USART 接口接 PC2-PC3)实现与手机 APP 的数据交互,支持查看睡眠报告与预设参数。

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采用 “数据建模 + 状态判断” 思想,以 C 语言为开发语言,在 Keil MDK 环境基于 STM32 HAL 库开发,核心程序包括主程序、参数采集程序、睡眠分析程序、智能调节程序、交互程序。
主程序采用状态机设计,初始化单片机外设(GPIO、ADC、TIM)、传感器与通信模块后,进入 “参数采集 - 状态分析 - 调节控制 - 数据更新” 循环流程,夜间监测周期设为 100ms,确保数据实时性。参数采集程序每 500ms 读取压力传感器数据,通过峰值检测算法提取呼吸、心率特征值;温度数据每 1 秒更新一次,与预设范围对比。睡眠分析程序预设多维度判断逻辑:心率变异性 < 5%、呼吸平缓为深睡,心率波动 5%-10%、呼吸规律为浅睡,心率波动 > 10%、伴随不规则压力信号为 REM 睡眠;持续高频压力波动(>3 次 / 秒)判定为打鼾。智能调节程序在打鼾时,控制电机升高枕头高度 2cm、加热片维持 28℃;温度低于 25℃时启动加热,高于 32℃时停止;交互程序将每日睡眠时长、各阶段占比、质量评分(0-100 分)存储至 Flash,通过蓝牙同步至手机 APP,支持周 / 月睡眠趋势分析。

第四章 系统测试与优化

系统测试分为功能测试、精度测试与舒适性测试,测试环境为家庭卧室(温度 20-26℃、湿度 40%-60%),测试工具包括标准心率监测仪(精度 ±1 次 / 分)、呼吸频率计数器、人体舒适度评分表。
功能测试中,监测呼吸频率误差 <±1 次 / 分钟,心率误差 <±2 次 / 分钟,睡眠阶段判断准确率≥85%;打鼾时枕头高度调节响应时间 < 1 秒,温度调节误差 <±0.5℃。精度测试中,对比医用睡眠监测仪数据,睡眠时长误差 < 5 分钟,深睡阶段识别偏差 < 10%,满足家用监测需求。舒适性测试邀请 20 名受试者使用 1 周,85% 反馈高度与温度调节有效改善睡眠舒适度,无明显异物感。性能优化针对测试问题展开:针对压力传感器信号漂移,加入每日零点校准程序,监测精度提升 15%;针对夜间低功耗需求,采用传感器间歇唤醒机制(采集 1 秒 / 休眠 5 秒),续航延长至 10 小时;针对 APP 数据延迟,优化蓝牙通信协议,数据同步延迟 < 2 秒。优化后系统各项指标满足家用睡眠监测需求,可投入实际应用。

结语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睡眠枕系统,通过嵌入式传感器与智能调节机制,实现了睡眠过程的无创监测与舒适优化,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精度与舒适性。该系统成本低、易集成,可作为家庭睡眠健康管理的辅助设备。但系统仍存在不足:无法监测血氧饱和度;调节模式单一。后续可加入血氧传感器(MAX30102),完善生理参数监测;引入 AI 算法学习用户睡眠习惯,自动生成个性化调节方案,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智能化与健康管理能力。
请添加图片描述
请添加图片描述
请添加图片描述
请添加图片描述
请添加图片描述
文章底部可以获取博主的联系方式,获取源码、查看详细的视频演示,或者了解其他版本的信息。
所有项目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完善。对于本系统,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修改时间和标题,以及完整的安装、部署、运行和调试服务,确保系统能在你的电脑上顺利运行。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