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洪流”到“智慧洪流”:93大阅兵背后的AI战争革命
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展现中国军队智能化转型,无人机蜂群、机器狼群等自主作战装备亮相,标志着战争形态从"钢铁洪流"迈向"智慧洪流"。AI大模型成为现代战争核心,在指挥决策、武器协同和网络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尽管我国在AI军事应用取得突破,但DeepSeek创始人指出在原创性基础研究、核心框架和高端芯片领域仍存差距。阅兵凸显智能化战争时代已至,唯有实现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轰鸣声由远及近,不是传统坦克的履带碾过,而是无人机蜂群如风暴般掠过天际,地面“机器狼群”敏捷穿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自主决策、精准打击……
这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93大阅兵”,震撼的不只是装备的更新换代,更是一场无声的科技宣言:
中国军队,正在从“钢铁洪流”迈向“智慧洪流”。
而在这场智能化浪潮的深处,一个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力量正在崛起——人工智能大模型。
一、从“人海”到“智海”:阅兵式上的静默革命
回望2015年“九三阅兵”,我们为歼-20、东风导弹的亮相而沸腾。那时的主角,是看得见的钢铁与速度。
而2025年的阅兵,最抢眼的却是看不见的算法与智能。
无人作战方队首次成体系亮相:空中有“蜂群”无人机自主协同,地面有“机器狼”执行高危任务,水下有潜航器秘密潜行。它们不再是遥控的“提线木偶”,而是拥有“大脑”的自主决策体。
新华社解读:新一代高空侦察无人机,已能实现“自主搜索、自主决策、自主攻击、自主评估”。
这背后,正是AI大模型在驱动——它像一个无形的“战地指挥官”,实时处理海量传感器数据,分析战场态势,瞬间做出最优决策。
变化的本质,是从“人操作机器”到“机器辅助人,甚至自主作战”的跃迁。
这不仅是装备的升级,更是战争逻辑的重构:未来战场,拼的不再是人数多寡,而是算力强弱、算法优劣、数据多寡。
二、大模型:现代战争的“新质生产力”
有人问:大模型不就是写写文章、画画图吗?和打仗有什么关系?
错。大模型,正在成为现代战争的“新质生产力”。
-
它是“超级参谋”
在指挥中心,大模型可以几秒内分析卫星、雷达、无人机传回的TB级数据,生成战场态势图,预测敌方动向,甚至模拟多种作战方案的胜率。它让指挥员从“信息过载”中解放,专注战略决策。 -
它是“武器加速器”
歼-20的“忠诚僚机”FH-97、076型“无人机航母”四川舰……这些新装备的背后,是大模型在优化飞行路径、调度无人机群、实现跨域协同。它让单个武器平台的能力呈几何级放大。 -
它是“防御之盾”
首次亮相的反无人机方队,靠的正是AI算法识别、追踪、干扰甚至“说服”敌方无人机降落。在网络空间作战中,大模型能实时检测网络攻击,自动封堵漏洞,构筑“数字防火墙”。
正如军事学者所言:“未来战争,是算法的战争,是模型的战争。”
三、梁文锋的“清醒剂”:我们离真正的“原创”还有多远?
阅兵的辉煌背后,也传来清醒的声音。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在谈及中美AI差距时直言:
“表面看只差一两年,但真实的差距是原创和模仿之差。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
这句话,如一盆冷水,浇在狂欢之上。
我们确实跑得快:
- 在应用层,中国AI落地速度全球领先;
- 在军事领域,无人装备的体系化、实战化令人惊叹。
但我们仍需直面:
- 全球主流AI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仍由美国主导;
- 高端训练芯片(如英伟达H100)仍受制于人;
- 颠覆性原创,如Transformer架构、Diffusion模型,大多诞生于海外。
“从1到N”的追赶令人自豪,“从0到1”的突破才是根本。
阅兵场上那些自主可控的装备,正源于数十年如一日的自主研发。AI领域,同样需要这份“十年磨一剑”的定力。
四、未来已来:谁掌握AI,谁就掌握未来
93大阅兵,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战略的昭示:
智能化战争时代,已经到来。
而AI大模型,就是这场变革的“心脏”。它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或互联网,而是深度融入国防、工业、能源等国家命脉领域。
我们必须认识到:
- AI安全就是国家安全。核心技术若受制于人,无异于将命脉交予他人。
- 原创能力就是战略能力。唯有在大模型、训练芯片、基础算法上实现自主可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军民融合就是加速器。智能汽车的感知算法反哺无人机,互联网的大模型技术赋能军事决策——技术的边界正在消融。
结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当无人机群如星河般划过长安街上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的辉煌,更是未来的轮廓。
那轮廓里,有自豪,也应有清醒;有速度,更需有深度。
93大阅兵告诉我们:
中国,已经站在了智能化战争的入口。
而要真正引领这个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更多“国之重器”,更需要一颗颗真正原创的“中国智慧大脑”。
因为,未来的战场,不在陆地、海洋或天空,而在数据的洪流与算法的巅峰。
谁掌握了AI大模型,谁就掌握了下一个百年的战略主动权。
这,才是93大阅兵,留给我们的最深回响。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