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前两天我妈遇到个糟心事——房东突然说要涨房租,不同意就解约。老人家慌了神,问我咋办。
说实话,这种事挺尴尬的。找律师吧,就这点事不值当;自己处理吧,又不懂法。我先是问了ChatGPT,它给了一堆"建议协商"、"查看合同"的废话,根本没用。

正好刷到幂律智能出了个叫"吾律"的AI律师,说是能真正帮你办事,不是那种只会背法条的。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试了一下。

先了解一下本次的法律AI Agent:不只是法律问答工具

在测试之前,我先研究了一下吾律到底是什么。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以为它就是个"法律版ChatGPT",能回答些法律问题而已。

很多人其实分不清"法律问答工具"和"法律AI Agent"的区别。

前者只告诉你"是什么",比如你问"拖欠货款能起诉吗",它就回答"可以起诉";后者却能帮你"做完事",从算欠款金额、发催款函到准备起诉材料,全程陪你搞定。

吾律就属于后者。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交付真实法律任务,核心优势是把"法律任务全流程落地"做到了位。

工具地址:点击官网直达

专属法律执行者vs传统知识库

从产品定位来看,这款法律AI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法律知识库",而是专为个人和企业打造的"专属法律执行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针对个人用户的法律需求,当遭遇欠薪、租房纠纷等问题时,他能提供的服务远超"您有权要求赔偿"等基础性法律解答。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根据具体案情精准计算赔偿金额,按照法律规范起草专业维权函件,制定系统性的证据收集策略,并提供全流程的操作指导。

  • 在企业级应用场景中,更为显著的专业优势。面对客户拖欠货款等商业纠纷,它能够以企业法务的专业角色起草催款函件,通过邮件渠道精准送达并配合电话通知,实现多维度的沟通触达。在合同管理环节,吾律可在60秒内完成合同文本的全面解析,系统识别潜在法律风险点,提供针对性的条款修订建议,并生成可直接应用的Word格式修订版本。

深度AI能力测评

实测一下他的功能:我选了法律咨询,上传了我妈的租房合同。并告知他主要原因:

房东通过微信通知我妈,说要把租金从2800涨到3500,理由是"现在物价都涨了,房租也要涨"。时间是9月1日晚上发的微信。我妈当时很慌,只回了"这个我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合同里确实写着"租期内租金保持不变",而且合同要到明年2月才到期。房东还说如果不同意涨租就要我们搬走。

几分钟后,它给出了分析:房东的行为明显违约,因为合同里写着"租期内租金不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厉害的是,它直接帮我起草了一份给房东的函,用词很专业,既指出了违约事实,又给对方留了台阶,而且生成的《关于拒绝涨租并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函》还可以一键下载为word,直接可以给房东发过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妈按照这个函件发给房东,对方第二天就妥协了。这效果,说实话比我预期的好太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深度测试:拿几个真实案例试试水

正好我朋友最近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事,我也用它来看看,有什么好办法给到我的朋友。

案例一:帮朋友处理交通事故理赔

我朋友前段时间被追尾,对方全责,但保险公司的赔偿方案感觉有问题。我决定用吾律的案情分析功能试试。

我的输入:

事故情况:2025年8月15日,我朋友李某驾驶私家车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被后车追尾,交警认定后车全责。
受伤情况:颈椎扭伤,医生建议休息2周,开了医院证明
医疗费:总共花了3200元,有发票
误工情况:朋友是销售,月薪8000元,因为受伤影响了14天工作
保险公司方案:医疗费全赔,误工费只认3天,总共就给2800元
想了解:这个赔偿方案合理吗?我们还能要求什么?

AI收到信息后,开始逐项分析。它告诉我交通事故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然后针对朋友的情况,重点分析了误工费的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误工费应当按照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您朋友有医生出具的2周休息证明,保险公司只认3天是不合理的。按照月薪8000元计算,14天误工费应为:8000÷30×14≈3733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关键的是,它还给出了具体的维权策略:可以要求保险公司重新核算,如果拒绝可以申请调解或诉讼。朋友拿着这份分析去和保险公司重新谈,最后多拿了近5000块。

案例二:给工作室起草劳动合同

我开了个小工作室,需要和几个兼职签合同。以前都是网上下载模板,总觉得不够规范。
我的输入:

公司情况:新媒体工作室,主要做短视频内容
岗位:短视频编剧兼职
薪资:底薪3000元/月 + 按作品质量提成(优秀作品500元/个,普通300元/个)
工作时间:每周至少提供2个完整脚本,具体工作时间灵活
工作地点:可居家办公,每周至少到公司1次
特殊要求:创作的内容版权归公司,但希望保护员工的署名权

收到这些信息后,开始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过程。它不是直接生成合同,而是先告诉我说要"进行信息检索,重点查找新媒体行业兼职编剧的典型合同条款与风险点"。
然后它又问了一堆细节问题,比如:

  • 合同类型是劳动合同还是兼职协议?
  • 脚本提交的具体形式是什么?
  • 署名权的具体形式如何体现?
  • 是否需要明确居家办公的具体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补充回答后,吾律很快生成了一份专业的劳动合同。让我意外的几个点:

  1. 它主动加了很多我没想到的条款:
  2. 试用期条款:设定了1个月试用期,期间双方都可以提前3天通知解约
  3. 知识产权详细条款:不仅包括版权,还明确了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表演权等
  4. 署名权保护:规定"乙方享有在作品中署名的权利,公司在使用作品时应当标注原创作者姓名"
  5. 保密范围具体化:明确了创作思路、客户信息、商业策略、未发布内容等都属于保密范围

最让我佩服的是,它还主动提醒了几个风险点:

“建议在合同中加入竞业限制条款,防止员工同时为直接竞争对手提供服务。考虑到兼职性质,建议竞业限制期限设定为6个月,补偿金为月平均收入的30%。”

“由于采用居家办公模式,建议明确工作成果的交付标准和验收流程,避免后续争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整份合同看下来,比我之前网上下载的那些模板专业太多了。不仅覆盖了所有法律要点,还充分考虑了新媒体行业的特殊性。我把合同给公司的法律顾问看了一下,他说基本不需要修改,直接就能用。

针对于法律场景:对比了一下主流AI,差距有点夸张

我专门做了个对比测试,同一个问题分别问GPT、文心一言和吾律:
我的提问:

房东要求涨租,从每月2800涨到3500,说不同意就解约。租房合同还有8个月到期,合同里写着"租期内租金保持不变"。现在应该怎么办?

ChatGPT回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议查看租房合同中关于租金调整的条款。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可以涨租,房东单方面涨租是违约行为。建议通过协商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Deepseek:差不多,就是背法条+给建议,没有具体操作指导。
豆包:就是全网搜索一大堆案例,给出一些法律条规,总结出一些可行的办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差距一目了然。这三个就像法律百科全书,只告诉你"是什么";吾律像个真正的助手,帮你"怎么做"。

总结

通过实际测试,专业法律AI工具在处理常见法律问题方面确实比通用AI更加实用。它们不仅能提供法律分析,还能生成可直接使用的法律文档,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AI工具更适合处理标准化、常见的法律问题。对于复杂案件或重大决策,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用户在使用时应理性看待AI工具的能力边界,将其作为法律服务的有益补充,而非完全替代。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法律数据的积累,相信这类工具会在更多场景下为普通用户提供便利的法律服务。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你!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