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200万大关,达到12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当千万名带着校园青涩的“社会新鲜人”怀揣简历走出校门,等待他们的并非坦途——一边是岗位竞争的“白热化”,热门行业如互联网、金融的部分岗位,投递比例甚至超过100:1,一份offer要从百余人中“厮杀”得来;另一边是AI浪潮带来的“技能冲击”,传统文职、基础数据处理等岗位不断被重构,新兴岗位又对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少学子陷入“课堂所学用不上,职场所需不会做”的焦虑困境。

当“千万就业大军”撞上“AI产业变革”,普通学子该如何避开竞争红海、打造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毕业生的难题,更是无数家长关注的焦点。

img

一直以来,“好成绩=好未来”都是家长和学生深信不疑的成长逻辑。可如今走进就业市场才发现,拿着相似成绩单的毕业生一抓一大把,名校文凭、高分绩点早已不是“脱颖而出”的保证书。在“竞争激烈+AI替代”的双重压力下,孩子的成长路径该如何规划?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个话题。

1、“最卷毕业季”下,高学历成“标配”,出路在哪?

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认知:只要孩子足够优秀,考上985、211院校,未来就能高枕无忧。就像提起北大、清华的学生,很多人会默认他们毕业后既能拿到互联网大厂的高薪offer,也能轻松获得公务员、国企等“铁饭碗”机会。但现实数据却颠覆了这种固有印象:

  • 北京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共2904人,其中79%选择继续深造(包括国内读研、出国留学),直接进入职场的仅占14.43%,换算下来不足420人;
  • 清华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超过3609人,超过72.1%的学生选择升学,直接就业比例仅为13.6%,人数约491人。

img
图为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换句话说,清华、北大一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约6500人,而直接走向就业市场的还不到1000人。看到这样的数据,你是否会惊讶:难道连顶尖名校的毕业生,也在担心“毕业即失业”?如果清北学子都觉得找工作不易,普通院校的孩子又该如何突围?

其实,我们不必怀疑这些顶尖学霸的就业能力,这组数据恰恰反映出一个趋势:处于教育金字塔顶端的学生群体,正不约而同地将“继续深造”作为应对就业压力的首要选择。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 高端就业市场的门槛持续抬高,无论是头部企业的核心岗位,还是科研、金融等领域的优质机会,都将“高学历”作为基本要求,硕士、博士学历逐渐成为进入理想行业的“敲门砖”;
  2. 在岗位竞争激烈、AI替代风险加剧的环境下,提升学历成了学生们“缓冲竞争压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普遍选择——通过深造掌握更专业的知识,未来能拥有更多选择空间。

这种“深造热”并非只存在于顶尖名校。以理工科实力强劲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其2023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也达到了41%,远超部分普通高校。

企业微信截图_17485171696663.png

当越来越多学生涌向考研、保研、出国留学的赛道,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好成绩”正在从过去的“稀缺优势”,逐渐变成职场竞争的“基础门槛”。它的价值没有消失,但“学历通胀”的趋势已经显现——这时候我们更该思考:除了成绩和学历,还能让孩子具备哪些“不可替代”的能力?

2、AI浪潮重塑职场: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抗替代人才”?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高学历成了标配,那让孩子一路读到硕士、博士,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答案并非如此。因为我们还面临一个更关键的变量——人工智能对职场的重构

不用复杂的数据佐证,我们身边就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过去被视为“体面白领”的工作,比如撰写常规报告、基础数据分析、简单文案创作,甚至是初级代码编写、基础设计绘图,都开始被AI工具替代。以前需要一个8人团队一周完成的工作,现在可能一个人搭配AI工具,3天就能高效完成。

大家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身边有没有岗位被AI替代的案例?那些被替代的工作,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企业微信截图_17485162077728.png
暴露度高意味着这份工作很大程度上可以由AI大语言模型完成。同时暴露度越高的职业,新增岗位数量越少

这种替代趋势在文科领域尤为明显。此前有媒体报道,部分企业的行政、人事、市场等部门,因AI能高效处理流程化工作,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人员优化;而在教育领域,2024年秋季哈佛大学本科部宣布停开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院系,其中文科专业占比超过90%——这并非个例,而是全球范围内“AI倒逼教育与职场变革”的缩影。

这就迫使我们从根源上思考:在AI能处理大部分标准化工作的未来,哪些核心能力是AI无法替代的?我们该培养孩子哪些素养,才能让他们在与AI协作的时代中保持优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丹丹教授,在研究AI对职场的影响时提出:随着AI技术的普及,过去被看重的基础沟通能力、被动学习能力,需求正逐渐降低;而以下五种核心素养,会成为未来职场的“硬通货”:

  • 深度专业性(Expertise):在某一细分领域达到“顶尖水平”,比如临床医学中的专科诊疗、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拥有AI难以企及的深度理解和创新能力;
  • 卓越的管理能力(Management):能洞察团队成员的需求、激励员工潜力、在复杂环境中做出决策,这种需要“理解人性”的能力,AI短期内无法替代;
  • 强大的自我驱动力(Self-Motivation):有主动探索的好奇心、面对困难的韧性,能自主规划学习方向、解决未知问题,而非被动接受指令;
  •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Complex Problem-Solving):面对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时,能整合多领域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找到创新解决方案;
  • 高效的协作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能与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人沟通协作,在团队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项目落地。

img
一席演讲: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

3、破局关键:与其盲目“内卷”,不如理性“择路”

综合以上分析,面对“毕业人数多+AI冲击”的双重挑战,孩子的未来发展其实可以聚焦两条核心路径,关键在于“找准定位,而非盲目跟风”。

路径一:精英化深造——走“专业深耕”路线

如果孩子对学术研究有兴趣、学习能力较强,且在某一领域展现出潜力,那么“追求更高学历、深耕专业领域”会是优质选择。比如在芯片研发、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需要“技术壁垒”的行业,顶尖专业人才的需求始终旺盛,且AI难以替代其核心创新能力。通过读研、读博,孩子能积累更深厚的专业知识,未来成为行业内的“不可替代者”。

路径二:高价值技术——走“技能实操”路线

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学术深造。如果孩子动手能力强、对实践操作更感兴趣,那么培养“高价值技术技能”,同样能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优势。如今很多“新蓝领”岗位的薪资早已超越普通白领:比如高端设备维修师、新能源汽车技师、精密模具设计师等,这些岗位需要“熟能生巧”的实操能力,AI难以完全替代,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就像网上流传的案例:有经验的高端油漆技师,一天薪资能达到8000元;而不少在写字楼里做基础文案、数据录入的白领,月薪仅几千元,还面临被AI替代的风险。可见“职业无高低,技能有价值”,选择适合孩子的赛道,比盲目“卷学历”更重要。

归根结底,2025年的毕业季挑战,本质上是“人才需求升级”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碰撞。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需要跳出“唯成绩论”“唯学历论”的固有思维,聚焦“能力培养”与“路径选择”——找到孩子的核心优势,培养AI无法替代的素养,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真正站稳脚跟。

4、AI大模型从0到精通全套学习大礼包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只要你是真心想学AI大模型,我这份资料就可以无偿共享给你学习。大模型行业确实也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我也真心希望帮助大家学好这门技术,如果日后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欢迎找我交流,有技术上面的问题,我是很愿意去帮助大家的!

如果你也想通过学大模型技术去帮助就业和转行,可以扫描下方链接👇👇
大模型重磅福利:入门进阶全套104G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1.从入门到精通的全套视频教程

包含提示词工程、RAG、Agent等技术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2.AI大模型学习路线图(还有视频解说)

全过程AI大模型学习路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3.学习电子书籍和技术文档

市面上的大模型书籍确实太多了,这些是我精选出来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4.大模型面试题目详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5.这些资料真的有用吗?

这份资料由我和鲁为民博士共同整理,鲁为民博士先后获得了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学术期刊和诸多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超过50篇学术论文、取得了多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同时还斩获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目前我正在和鲁博士共同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

所有的视频由智泊AI老师录制,且资料与智泊AI共享,相互补充。这份学习大礼包应该算是现在最全面的大模型学习资料了。

资料内容涵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视频教程和实战项目,无论你是小白还是有些技术基础的,这份资料都绝对能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转行大模型岗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智泊AI始终秉持着“让每个人平等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理念‌,通过动态追踪大模型开发、数据标注伦理等前沿技术趋势‌,构建起"前沿课程+智能实训+精准就业"的高效培养体系。

课堂上不光教理论,还带着学员做了十多个真实项目。学员要亲自上手搞数据清洗、模型调优这些硬核操作,把课本知识变成真本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说你是以下人群中的其中一类,都可以来智泊AI学习人工智能,找到高薪工作,一次小小的“投资”换来的是终身受益!

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但想要系统学习AI大模型技术,期待通过实战项目掌握核心技术。

零基础转型‌:非技术背景但关注AI应用场景,计划通过低代码工具实现“AI+行业”跨界‌。

业务赋能 ‌突破瓶颈:传统开发者(Java/前端等)学习Transformer架构与LangChain框架,向AI全栈工程师转型‌。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