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为什么要买订阅?像买电视会员一样

买 OpenShift 订阅,就像买电视会员:

  • 软件本身只是“电视机”;
  • 真正的订阅包含了 更新、补丁、安全加固、官方支持
  • 出了问题能找人解决,不会孤零零踩坑。

所以,你买的不是“软件盒子”,而是“持续使用+安全+售后”的一整套服务。


二、订阅有哪些选择?就像买手机套餐

Red Hat 提供的 自管版(Self-managed),主要分三类:

订阅类型 内容亮点 适合场景
Platform Plus 包含集群管理、安全、存储、镜像库 大型企业,多集群部署
Container Platform 提供 CI/CD、无服务器、GitOps 研发驱动的团队
Kubernetes Engine 基础版,只提供核心 K8s 功能 小团队、测试环境
虚拟化引擎 专门跑虚拟机 需要整合 VM 的企业

就像套餐:有基础话费包(Kubernetes Engine),也有流量+会员一体(Platform Plus)。


三、怎么算钱?记住两个关键词

  1. Core-pair(常用在云上):
    • 2 个物理核(或 4 vCPU)算一对 core-pair。
    • 比如 16 vCPU 的云主机 = 4 个 core-pair。
  2. Socket-pair(常用在裸机):
    • 一台服务器(最多 128 核)算一个 socket-pair。
    • 不管你 8 核还是 64 核,都只算 1 套,更划算。

小技巧

  • 云环境 → core-pair 通常更精细。
  • 本地大服务器 → socket-pair 更划算。

四、哪些节点算钱?哪些不算?

  • 算钱的:跑你业务的 Worker 节点(Compute nodes)
  • 不算钱的:Master(控制节点)、Infra 节点。

👉 举例:

  • 3 Master + 6 Worker + 2 Infra
  • 只算 6 个 Worker,不用额外为 Master/Infra 订阅。

五、真实案例

某制造企业有:

  • 10 台物理服务器,每台 8 核。
  • 如果按 core-pair:10 * 8 核 / 2 核 = 40 对 core-pair。
  • 如果按 socket-pair:10 台 = 10 套 socket-pair。

👉 最终选择 socket-pair,更省钱。


六、常见误区 & 避坑指南

  1. 把 Master 节点也算进订阅里
    • 错!Master/Infra 不用买订阅,省下的钱可以买 Worker。
  2. 云上 vCPU 算错
    • 云上是 4 vCPU = 1 core-pair,不是 2 vCPU!
    • 举例:16 vCPU 机器 = 4 core-pair,不是 8。
  3. GPU 忘记买额外订阅
    • 如果你跑 AI 任务,需要单独买 AI 加速订阅,否则 GPU 节点用不了官方支持。
  4. 只买了入门版,后面缺功能
    • 一开始觉得 Kubernetes Engine 够用,但缺 CI/CD、缺安全,最后不得不补买。
    • 建议中大型企业直接上 Container PlatformPlatform Plus
  5. 低估扩展需求
    • 先买太少订阅,集群跑一阵子就不够了,再补购麻烦。
    • 建议按 业务增长预期 +20% 预算订阅。

七、小结

  1. OpenShift 订阅就像买手机套餐,有轻量版和全功能版。
  2. 钱怎么算?云上用 core-pair,本地大机器用 socket-pair。
  3. 别算错节点:只算 Worker,Master/Infra 免费。
  4. GPU、CI/CD、安全合规要不要?提前规划好,不然后续加钱更贵。

一句话:买订阅之前,先数清核数、节点,想清楚要啥功能,再下单最划算!

参考: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