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生成的分段总不满意?实践带你实现文本分段可视化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React技术栈开发的交互式文本分段可视化与编辑系统。该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背景层、拖放层和拖拽层),结合ReactDnD库实现直观的文本分段编辑功能,支持用户对大模型生成的分段结果进行可视化审核和边界调整。系统通过虚拟化列表技术优化长文本处理性能,提供颜色编码展示分段状态,并实现精确的拖拽交互。该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文本分段的质量控制效率,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结构化任务提供了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文本分段是一项基础且关键的任务。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发展,自动化文本分段已成为可能,但这些模型生成的分段结果往往需要人工审核和调整。
本文介绍一个基于React技术栈开发的交互式文本分段可视化与编辑系统,该系统允许用户直观地查看、选择和调整大模型生成的文本分段,从而提高分段质量和准确性。
目录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可视化展示原始文本及其分段结果
2. 处理分段之间可能存在的重叠区域
3. 通过直观的交互方式调整分段边界
4. 高效处理大量文本数据的性能优化
系统采用React框架结合React DnD(Drag and Drop)库实现,并通过虚拟化技术处理大型文本数据,确保在处理长文本时保持流畅的用户体验。
二、技术架构
核心组件
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
1. TextRangeSelector:主容器组件,负责整合所有子组件并提供DnD上下文
2. Renderer:负责渲染文本和分段的可视化表示,包含三层结构
3. BackgroundLayer:处理文本分段的背景色渲染(第一层)
4. DndDropLayer:处理拖拽目标区域(第二层)
5. DndDragLayer:处理拖拽操作的视觉反馈(第三层)
6. NewTRSContext:提供全局状态管理,存储原文和分段数据
三层渲染结构
系统采用三层结构渲染每个文本段落,确保清晰的视觉表现和精确的交互控制:
return (
<div style={style}>
{/* 第一层:背景层 - 负责显示分段的背景颜色 */}
<div className={clsx('absolute left-0 top-0 max-w-full')}>
{parts && <BackgroundLayer parts={parts} />}
</div>
{/* 第二层:DnD Drop层 - 负责处理拖拽放置 */}
<div
className={clsx(
'absolute left-0 top-0 break-all',
// !isDragging && 'pointer-events-none',
)}
>
<DndDropLayer text={text} startPos={startPos} />
</div>
{/* 第三层:DnD Drag层 - 负责处理拖拽视觉反馈 */}
<div className={clsx('absolute left-0 top-0', 'pointer-events-none')}>
{showDragLayer && <DndDragLayer parts={parts} />}
</div>
</div>
);
数据模型
系统处理两类主要数据:
1. 原文数组:包含完整的文本内容,按段落分割
2.分段数据:由大模型生成的文本分段信息,每个分段包含起始位置(s)和结束位置(e)
分段之间可能存在重叠,系统需要正确处理这种情况并提供直观的可视化表示。
三、实现细节
虚拟化列表实现
为了高效处理大型文本,系统采用react-window库的VariableSizeList组件实现虚拟化列表,只渲染当前视口中可见的文本部分。这大大提高了系统在处理长文本时的性能。
return (
<List
ref={variableListRef}
className="!h-full px-6 py-6 [&>:first-child]:relative text-[14px] leading-[30px] !overflow-y-scroll"
itemSize={getItemSize} // 每行高度
height={height} // 父容器高度
itemCount={chunks.length} // 总块数
width="100%"// 宽度适应父容器
estimatedItemSize={30}
onItemsRendered={({
visibleStartIndex,
visibleStopIndex,
}: {
visibleStartIndex: number;
visibleStopIndex: number;
}) => {
// 更新当前可视区域
console.log('range:', visibleStartIndex, visibleStopIndex);
setNewLineRange(visibleStartIndex, visibleStopIndex);
}}
innerElementType={CustomInnerElement}
>
{rowRenderer}
</List>
);
系统动态计算每行文本的高度,确保虚拟列表能够准确渲染不同长度的文本段落:
// 动态计算行高
const getLineHeight = (line: string, index: number) => {
if (!virtualListRef.current) return30;
console.log('计算行高', index);
const tempElement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tempElement.style.position = 'absolute';
tempElement.style.visibility = 'hidden';
tempElement.style.whiteSpace = 'pre-wrap';
tempElement.style.width = '100%';
tempElement.style.fontSize = '14px';
tempElement.style.lineHeight = '30px';
tempElement.style.wordBreak = 'break-all';
tempElement.innerText = line;
virtualListRef.current.appendChild(tempElement);
const height = tempElement.getBoundingClientRect().height;
virtualListRef.current.removeChild(tempElement);
return height;
};
三层结构详解
第一层:背景层(BackgroundLayer)
背景层负责根据分段数据渲染不同颜色的背景,直观地展示文本的分段情况。系统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奇数段、偶数段、重叠区域和空隙区域:
return (
<span
className={clsx(
'cursor-pointer break-all',
isGap && 'bg-[#276DDC4D]', // 激活状态
!overlapped && isEven && 'bg-[#0AA6A44D]', // 偶数区域
!overlapped && isOdd && 'bg-[#FF61614D]', // 奇数区域
overlapped && 'bg-[#B6C3C3] cursor-default', // 重叠部分
)}
onClick={() => highlight(part)}
>
{partText}
</span>
);
第二层:DnD Drop层(DndDropLayer)
DnD Drop层负责处理拖拽目标区域,允许用户将游标拖放到文本的特定位置。该层在拖拽过程中接收游标的放置操作,并更新分段的边界:
function DndLayer({ text, startPos }: { text: string; startPos: number }) {
const { handleDropped, isDragging } = useContext(NewTRSContext);
const onDrop = (pos: CursorPosition, newPos: number) => {
// const p = newPos + lineIndex * LineCharCount;
// setIsDropping();
handleDropped(pos, newPos);
};
console.log('text:', text);
return (
<>
{/* 只有在拖拽的时候才渲染 */}
{isDragging
? text.split(splitter).map((char, index) => (
<Char key={index} index={index + startPos} onDrop={onDrop}>
{char}
</Char>
))
: null}
</>
);
}
为了优化性能,DnD Drop层只在拖拽过程中渲染,避免不必要的DOM元素创建。
第三层:DnD Drag层(DndDragLayer)
DnD Drag层负责处理拖拽操作的视觉反馈,显示当前选中分段的游标,并在拖拽过程中提供视觉指引:
const DndDragLayer = ({ parts }: { parts: SplittedByLineTextRange[] }) => {
// TODO: 注意这一层只负责 Cursor 的拖动, 因此 所有文字是透明的并且不响应事件
const { activatedObject } = useContext(NewTRSContext);
return (
<>
{parts.map((part, index) => {
return (
<Fragment key={index}>
{activatedObject?.activatedRange &&
activatedObject.activatedRange.s === part.s && (
<CursorGhost
pos={{
index: activatedObject.index,
type: 's',
pos: part.s,
}}
/>
)}
<span className="text-transparent break-all">{part.text}</span>
{activatedObject?.activatedRange &&
activatedObject.activatedRange.e === part.e && (
<CursorGhost
pos={{
index: activatedObject.index,
type: 'e',
pos: part.e,
}}
/>
)}
</Fragment>
);
})}
</>
);
};
DndDragLayer组件显示两种游标:起始位置游标和结束位置游标,用户可以拖拽这些游标来调整分段的边界。
拖拽实现细节
系统使用React DnD库实现拖拽功能,主要包括以下组件:
1.CustomInnerElement:定义拖拽源,使用 useDrag钩子创建可拖拽的游标
2.Char:定义拖拽目标,使用useDrop钩子接收游标的放置操作
3.CursorGhost:提供拖拽元素的视觉反馈
const [{}, startDrag, startPreview] = useDrag(
() => ({
type: 'CURSOR',
item: () => {
return {
index: activatedObject?.index,
type: 's',
pos: activatedObject?.activatedRange.s,
};
},
collect: (monitor) => ({
isDragging: !!monitor.isDragging(),
}),
}),
[activatedObject],
);
当用户拖拽游标时,系统会更新全局状态中的分段数据,并重新渲染视图以反映变化。
四、性能优化
系统在处理大型文本时面临性能挑战,为此采取了以下优化措施:
1. 虚拟化渲染:只渲染当前视口中可见的文本部分
2. 条件渲染:DndDropLayer只在拖拽过程中渲染
3. 动态高度计算:准确计算每段文本的高度,避免渲染错误
4. 状态管理优化:避免不必要的状态更新和重渲染
这些优化措施确保系统在处理大型文本数据时保持流畅的用户体验。
五、用户体验设计
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 直观性:使用颜色编码直观地表示不同分段和重叠区域
2. 响应性:提供即时视觉反馈,增强用户操作的确定性
3. 一致性:保持交互模式的一致性,降低学习成本
4. 容错性:允许用户撤销操作,提高容错能力
三层结构的设计确保了清晰的视觉表现和精确的交互控制,使用户能够轻松地查看和调整文本分段。
六、效果展示
1: 分段色块,选中分段之后显示对应分段的边界游标和分段操作菜单

2:推拽游标,实时显示拖拽到的目标位置

3:修改边界,放下拖拽的游标,就会正式修改分段边界

七、结论
本文介绍的基于React DnD的文本分段可视化与交互系统为大模型生成的文本分段提供了直观、高效的人工审核和调整工具。系统采用三层结构(背景层、DnD Drop层和DnD Drag层)实现清晰的视觉表现和精确的交互控制,结合虚拟化列表技术处理大型文本数据,确保在处理长文本时保持流畅的用户体验。
通过结合现代前端技术和用户体验设计,系统实现了复杂文本分段任务的简化,提高了分段质量和效率。该系统不仅解决了当前文本分段处理的实际需求,也为未来更复杂的内容结构化处理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由神州数码云基地团队整理撰写,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搜索神州数码云基地,回复【AI】进入AI社群讨论。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