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周刊第36期(2025年09月01日-09月07日)
数学界近期动态:1)苏州大学数学教育家谢惠民教授逝世,享年86岁,他是新中国首批18位博士之一;2)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强调基础科学对国家安全的战略价值;3)微软研发的140亿参数AI模型rStar2-Agent在数学竞赛中表现优异,媲美人类金牌选手;4)陶哲轩借助GPT-5破解Erdős遗留数学难题,开创人机协作研究新模式。这些进展展现了数学领域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从教育传
前言
在数学发展的坐标系里,每个重要突破都是前人智慧的迭代与超越。当代数学工作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见证着历史,也在创造历史,既有自我的挑战,也有来自AI的挑战。
从算筹到超级计算机,从莎草纸到arXiv预印本平台,数学记录的载体在变,但数学人追求真理的初心未改。我们最终会理解:历史终将公正地铭记那些推动文明前进的头脑。这或许就是数学给予见证者们最丰厚的馈赠——在永恒真理的星河中,每颗真诚思考的心灵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历史不会亏待她的见证者。
数学教育家谢惠民先生逝世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惠民教授于2025年9月2日在苏州家中离世,享年86岁,首先,让我们一起缅怀谢老师。
谢老师1939年12月生于江苏常州,1957年毕业于上海市育才中学,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62年至1973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73年至1978年在无锡市江宁机械厂任情报员和计算机管理员。1978年考取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的研究生,师从著名数学家关肇直先生学习控制论,1981年1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并留所工作,1982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授予的第一批18位博士之一。1983年9月以来,在苏州大学数学系工作,1987年至1991年任数学系系主任,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获得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曾宪梓奖二等奖,1994年被评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丘成桐参加93胜利日阅兵观礼
国际知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受邀参加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阅兵观礼。
仪式结束后,丘成桐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分享了他对阅兵仪式的震撼感受,并强调了基础科学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价值。他指出,尖端武器的研发无一不依赖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支撑,没有基础科学的原始创新与深厚积累,国家就会面临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
丘老也采访对当代中国年轻数学人提出了希望,他表示,现在有些年轻人学习了西方科学文化后,以为就是成功。但真正的进步,来自将中西方文化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创新、突破,形成我们自己的方向。唯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实现自身强大,更能在未来几百年间,为守护和延续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微软小参数模型rStar2-Agent媲美人类金牌选手
微软研究院开发的新一代AI模型rStar2-Agent仅包含140亿参数,却在数学推理能力上与拥有6710亿参数的DeepSeek-R1等超大模型相媲美。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个模型仅用了510个训练步骤就在64个GPU上完成训练,耗时仅一周。
该模型的核心创新在于采用了"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让AI学会像人类数学家一样合理使用各种工具。与传统AI只能进行抽象推理不同,rStar2-Agent能够在推理过程中主动调用Python代码执行环境,进行复杂数值计算,并能够分析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这种多轮对话机制使AI可以逐步验证推理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在性能表现上,rStar2-Agent在AIME24(美国数学邀请赛2024)中取得了80.6%的准确率,在AIME25中达到69.8%,这些成绩不仅超越了OpenAI的o3-mini模型,也胜过了Claude-Opus-4.0等知名AI系统
陶哲轩借力GPT-5破解Erdős遗留难题
陶哲轩的突破性方法并非传统证明,而是利用GPT-5将级数展开为高精度小数,再通过OEIS数据库匹配已有研究成果。这一“数字指纹”比对技术,意外发现中国学者Yong-Gao Chen和Imre Z. Ruzsa早在论文中解决了该问题,只是未被关联到Erdős问题库中。这种AI驱动的“知识桥梁”模式,显著提升了数学发现的效率,尤其适用于跨领域文献的隐性关联挖掘。
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AI在数学研究中的辅助潜力,更揭示了学术数据库互联的重要性。未来,类似方法或可加速解决其他Erdős问题,甚至推动数学研究从“人工搜索”转向“智能挖掘”。
Paul Erdős是20世纪最多产的数学家之一,留下了大量未解难题,其中一类问题要求判断特定级数是否为有理数。这类问题因计算复杂且缺乏直接证明方法,往往成为数学界的“幽灵”。2025年9月,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通过OpenAI的GPT-5模型与OEIS数据库的联动,首次实现了对Erdős问题A371134的破解,为数学研究开辟了人机协作的新范式
参考资料
1,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官网
2,亲切的桃子微信公众号
3,数理人文微信公众号
4,微软14B参数AI:510步训练媲美超大模型数学推理
https://c.m.163.com/news/a/K8L1JDVN0511DTVV.html
5,阿里云——微软rStar2-Agent:新的GRPO-RoC算法让14B模型在复杂推理时超越了前沿大模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680247
5,量子位微信公众号
GPT-5又帮陶哲轩解决了一个难题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