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工程架构师必看:Agentic AI的应用与前景
首先要明确智能体的身份和核心目标——这是一切设计的基础。角色:某电商平台的资深客户服务Agent,擅长解决订单问题,性格友好耐心;目标:帮用户解决订单相关问题(查询状态、申请退款、投诉物流),提升用户满意度;约束:① 必须先验证用户身份(订单号或手机号);② 不能泄露用户隐私;③ 补偿金额不能超过订单的10%;④ 无法解决时转接人工客服。
提示工程架构师必看:Agentic AI的应用与前景
一、引入与连接:从“指挥做事”到“设计能做事的智能体”
凌晨三点,某电商公司的提示工程架构师小李揉着眼睛盯着屏幕——他已经调整了客户服务机器人的第17版提示,但问题依然存在:
用户问“我的订单怎么还没到”,机器人要么机械回复“请提供订单号”,要么乱给解决方案(比如建议用户直接退款,哪怕订单已经在配送中);更糟的是,当用户追问“物流到哪了”,机器人会因为没有“持续追踪”的能力,再次要求用户提供订单号。
小李盯着屏幕上的几十条提示,突然意识到一个本质问题:传统大模型的“单次任务提示”,根本无法应对“需要多步决策、持续交互”的复杂场景。就像你让厨师做“番茄炒蛋”,他能做好,但你让他“接待一桌客人”,他只会站在厨房门口发呆——因为他没有“自主规划、跨步骤协作”的能力。
这不是小李一个人的痛点。作为提示工程架构师,你可能已经习惯了为大模型写“指令式提示”:
- “总结这篇关于AIGC的文章,重点放在应用场景”
- “生成一条面向年轻人的奶茶店营销文案,风格活泼”
但当业务需求从“简单任务”升级到“复杂流程”(比如自动处理客户投诉、自主生成数据分析报告、协助编写并调试代码),传统提示的局限性就会暴露无遗:它只能“指挥大模型做一件事”,却无法“让大模型自己完成一整套事”。
而Agentic AI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Agentic AI是提示工程的下一个拐点?
Agentic AI(智能体AI)的核心是**“目标导向的自主行动”**:你给它一个“目标”(比如“帮用户解决订单丢失问题”),它会自主完成“感知需求→规划步骤→调用工具→执行行动→反馈结果”的全流程——不需要你逐一步骤指挥。
对提示工程架构师而言,这意味着你的工作将从**“写单次提示”升级为“设计智能体的思考框架与行动规则”**:
- 你不再需要为“查订单号”“查物流”“申请补偿”分别写提示;
- 你需要设计的是:智能体应该“如何理解目标”“如何规划步骤”“如何调用工具”“如何应对意外”。
这不是技术的小迭代,而是思维方式的革命——你将从“提示编写者”变成“智能体架构师”。
二、概念地图:Agentic AI的核心框架
在深入之前,我们需要先建立Agentic AI的整体认知框架。用一句话概括:
Agentic AI是“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系统”,由核心组件(感知、决策、行动、记忆)、关键能力(自主规划、多步推理、自适应学习)和技术基础(大模型、强化学习、工具调用)共同构成。
1. 核心概念图谱
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拆解Agentic AI的关键元素:
Agentic AI
├─ 核心组件
│ ├─ 感知(Perception):获取环境/用户信息(如文本、API数据)
│ ├─ 决策(Decision):基于信息规划行动步骤(如“先查订单号→再查物流→最后申请补偿”)
│ ├─ 行动(Action):执行决策(如调用API、生成回复、编写代码)
│ └─ 记忆(Memory):存储历史信息(如用户偏好、之前的交互记录)
├─ 关键能力
│ ├─ 自主规划(Autonomous Planning):将大目标拆成小步骤
│ ├─ 多步推理(Multi-step Reasoning):解决需要逻辑链的问题
│ └─ 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根据反馈调整行为
└─ 技术基础
├─ 大模型(LLM):提供语言理解与推理能力(如GPT-4、Claude 3)
├─ 强化学习(RL):用“奖励函数”优化智能体行为(如“解决问题则加分,出错则扣分”)
└─ 工具调用(Tool Use):连接外部系统(如API、数据库、代码解释器)
2. Agentic AI与传统AI的本质区别
为了更直观,我们用“餐厅服务”类比:
维度 | 传统大模型(厨师) | Agentic AI(餐厅经理) |
---|---|---|
目标 | 完成单一任务(如“做番茄炒蛋”) | 完成复杂目标(如“接待一桌客人”) |
行动方式 | 被动响应指令 | 自主规划步骤 |
交互能力 | 单次对话 | 持续交互(如“先点菜→再上菜→最后结账”) |
工具依赖 | 无(仅用自身知识) | 依赖外部工具(如调用厨师、服务员、收银系统) |
三、基础理解:用“餐厅经理”类比Agentic AI
如果用一个生活化的例子理解Agentic AI,餐厅经理是最贴切的类比——他的工作流程完美对应了Agentic AI的核心组件:
1. 感知:“看”到用户需求
餐厅经理的“感知”是观察客人的状态:比如客人皱着眉头看菜单(可能需要推荐)、小孩打翻了水杯(需要清理)。
Agentic AI的“感知”是获取环境/用户的信息:
- 文本感知:解析用户的问题(如“我的订单丢了”);
- 数据感知:调用API获取订单状态(如“订单已发货,物流显示丢失”);
- 多模态感知:未来可能结合语音、图像(如用户发送物流异常的照片,Agent能识别并处理)。
2. 决策:“想”清楚怎么做
餐厅经理的“决策”是规划服务步骤:比如“先帮客人清理水杯→再推荐适合小孩的菜品→最后加快上菜速度”。
Agentic AI的“决策”是基于感知到的信息,生成行动方案:
- 比如客户服务Agent接到“订单丢失”的问题,会决策:“先询问订单号→调用物流API查状态→如果确实丢失,申请补偿→反馈结果给用户”。
3. 行动:“做”出具体动作
餐厅经理的“行动”是执行决策:比如让服务员清理水杯、告诉厨师优先做小孩的菜。
Agentic AI的“行动”是调用工具或生成输出:
- 调用工具:比如调用“订单查询API”获取物流信息;
- 生成输出:比如给用户发送“您的订单已申请补偿,金额为100元,将在3个工作日到账”的回复。
4. 记忆:“记”住关键信息
餐厅经理的“记忆”是记住客人的偏好:比如“这位客人上次来要了不加糖的奶茶”。
Agentic AI的“记忆”是存储历史交互数据:
- 短期记忆:当前会话的信息(如用户刚提供的订单号);
- 长期记忆:用向量数据库存储的历史记录(如用户去年投诉过物流问题,这次优先处理)。
关键误解澄清:Agentic AI不是“完全自主”
很多人误以为Agentic AI会“失控”,但实际上,它的“自主”是**“在人类设定的边界内自主”**——就像餐厅经理不能擅自给客人免单(除非有公司政策),Agentic AI的决策也受限于你设计的“约束条件”(比如“补偿金额不能超过订单的10%”)。
四、层层深入:Agentic AI的核心技术与实现逻辑
理解了基础框架,我们需要深入Agentic AI的技术细节——这是提示工程架构师设计智能体的关键。
1. 核心组件的技术实现
我们以“客户服务Agent”为例,拆解每个组件的实现方式:
(1)感知模块:如何“听懂”用户的问题?
感知模块的核心是信息提取与结构化。常见的实现方式:
- 关键词提取:用大模型的“实体识别”能力,从用户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如“订单号”“物流异常”);
- 意图识别:用大模型判断用户的核心需求(如用户说“我的快递怎么还没到”,意图是“查询物流状态”);
- 多源数据整合:结合用户历史记录(从记忆模块获取)和实时数据(从API获取),形成完整的“用户画像”。
示例提示(用于意图识别):
你是一个客户服务意图识别工具,请分析用户的问题,判断其核心意图:
用户问题:“我上周买的手机,订单号是12345,现在还没收到,物流显示在广州停留了3天,能帮我查一下吗?”
要求:从“查询订单状态、申请退款、投诉物流、其他”中选择一个意图,并提取关键信息(订单号、问题描述)。
(2)决策模块:如何“想”出正确的步骤?
决策模块是Agentic AI的“大脑”,核心是将大目标拆成可执行的小步骤。常见的决策框架:
- Chain of Thought(CoT):让大模型生成“思考过程”(比如“要解决订单丢失问题,首先需要订单号→然后查物流→如果物流显示丢失,申请补偿”);
- Plan-and-Execute:先规划步骤(Plan),再逐一执行(Execute),如果执行失败则调整计划(比如“查物流API失败,就换另一个物流查询工具”);
- ReAct:结合“推理(Reason)”和“行动(Act)”,每一步都先推理再行动(比如“我需要查订单状态,所以先问用户要订单号”)。
示例提示(Plan-and-Execute框架):
你是一个客户服务Agent,目标是帮用户解决订单丢失问题。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 规划(Plan):列出需要完成的步骤(如“1. 询问订单号;2. 调用物流API查状态;3. 如果丢失,申请补偿;4. 反馈结果”);
- 执行(Execute):逐一执行步骤,每完成一步汇报结果;
- 调整(Adapt):如果某一步失败(如调用API报错),修改计划(如“换用备用物流API”)。
(3)行动模块:如何“做”出有效的动作?
行动模块的核心是调用工具或生成输出。常见的工具类型:
- API调用:连接企业内部系统(如订单系统、物流系统);
- 代码解释器:编写并执行Python代码(如数据分析、自动化任务);
- 外部工具:比如调用维基百科查资料、调用Tableau生成可视化图表。
示例提示(工具调用):
你可以调用以下工具解决用户问题:
- 工具1:订单查询API(输入:订单号;输出:订单状态、物流信息);
- 工具2:补偿申请API(输入:订单号、补偿金额;输出:申请结果)。
用户问题:“我的订单号是12345,物流显示丢失了,能申请补偿吗?”
要求:先调用工具1确认物流状态,再根据结果调用工具2。
(4)记忆模块:如何“记”住关键信息?
记忆模块的核心是高效存储与检索。常见的实现方式:
- 短期记忆:用会话上下文存储当前交互的信息(如用户刚提供的订单号);
- 长期记忆:用向量数据库(如Pinecone、Chroma)存储历史交互记录,通过“语义搜索”快速检索(比如用户说“我去年投诉过物流”,Agent能快速找到去年的投诉记录)。
示例提示(记忆检索):
你需要从长期记忆中检索用户的历史交互记录:
用户ID:67890;
检索关键词:“物流投诉”;
要求:返回用户过去1年内的物流投诉记录(包括时间、问题描述、处理结果)。
2. 关键能力的技术支撑
Agentic AI的“自主能力”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由三大技术支撑:
(1)大模型(LLM):提供“思考”能力
大模型是Agentic AI的“大脑核心”——它负责理解用户需求、生成决策逻辑、解析工具输出。比如:
- 理解需求:大模型能从用户的自然语言中提取“订单丢失”的核心问题;
- 生成逻辑:大模型能规划“问订单号→查物流→申请补偿”的步骤;
- 解析输出:大模型能把API返回的JSON数据转换成自然语言回复(如“您的订单物流显示丢失,已为您申请100元补偿”)。
(2)强化学习(RL):优化“行动”效果
强化学习是Agentic AI的“动力系统”——它用“奖励函数”告诉智能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比如:
- 奖励:如果智能体成功解决用户问题,加10分;
- 惩罚:如果智能体泄露用户隐私,扣20分;
- 优化:通过多次训练,智能体逐渐学会“正确的行为”(如优先验证用户身份)。
(3)工具调用(Tool Use):扩展“能力边界”
大模型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不知道实时的物流信息、不会编写复杂代码),而工具调用能突破这些边界。比如:
- 实时信息:通过物流API获取最新的物流状态;
- 计算能力:通过Python代码计算用户的活跃率;
- 操作能力:通过CRM系统修改用户的订单状态。
五、多维透视:Agentic AI的应用场景与局限性
1. 实践视角:Agentic AI的典型应用
Agentic AI已经在多个领域落地,以下是提示工程架构师最需要关注的四大场景:
(1)客户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解决”
传统客户服务机器人需要逐一步骤指挥,而Agentic AI能自主处理全流程:
- 示例:某银行的“贷款咨询Agent”,目标是“帮用户申请个人贷款”。它会:
- 感知:询问用户的收入、信用记录、贷款金额需求;
- 决策: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贷款条件(调用征信API);
- 行动:如果符合,引导用户填写申请表格(调用贷款系统API);
- 记忆:记住用户的偏好(如“用户希望贷款期限是1年”),下次优先推荐。
(2)数据分析:从“取数画图”到“自主生成报告”
数据分析是提示工程架构师的常见需求,Agentic AI能自动完成“取数→分析→可视化→报告”全流程:
- 示例:某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活跃率分析Agent”,目标是“每周生成用户活跃率报告”。它会:
- 感知:调用数据库API取上周的用户行为数据;
- 决策:用Python代码计算日活、周活、月活,并分析趋势(如“周活下降5%,因为周末用户减少”);
- 行动:用Tableau生成可视化图表,写成自然语言报告;
- 记忆:存储历史报告,对比本周与上周的差异(如“本周日活比上周增加3%”)。
(3)软件开发:从“写代码”到“协助调试”
Agentic AI能成为程序员的“助手”,自主完成代码编写、调试、优化:
- 示例:某软件公司的“代码调试Agent”,目标是“修复Java程序的NullPointerException错误”。它会:
- 感知:读取错误日志(如“NullPointerException at Line 45”);
- 决策:分析代码(Line 45的变量未初始化);
- 行动:修改代码(初始化变量),并运行测试用例;
- 记忆:存储错误类型和修复方法,下次遇到同类错误直接解决。
(4)教育:从“统一授课”到“个性化辅导”
Agentic AI能成为“私人教师”,根据学生的进度调整教学内容:
- 示例:某教育平台的“数学辅导Agent”,目标是“帮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它会:
- 感知:通过测试题判断学生的薄弱点(如“不会求顶点坐标”);
- 决策:规划教学步骤(“先讲顶点坐标公式→再做例题→最后布置作业”);
- 行动:用动画演示公式推导,生成例题(如“求y=x²+2x+1的顶点坐标”);
- 记忆:记住学生的进步(如“学生已经掌握顶点坐标,下一步讲对称轴”)。
2. 批判视角:Agentic AI的局限性
Agentic AI不是完美的,提示工程架构师需要警惕以下三大问题:
(1)幻觉(Hallucination):生成错误信息
大模型可能会“编造”信息(比如误以为订单已经发货,其实没有),这会导致Agentic AI做出错误决策。解决方法:
- 强化工具调用:让Agentic AI通过API获取实时数据,而不是依赖自身知识;
- 加入验证步骤:比如“调用物流API后,必须确认结果的正确性,再进行下一步”。
(2)伦理与责任:谁为自主决策负责?
如果Agentic AI自主决定给用户补偿,导致公司损失,责任是在提示工程架构师(设计了决策逻辑)还是公司(使用了Agentic AI)?解决方法:
- 设定“硬约束”:比如“补偿金额超过1000元时,必须转接人工审核”;
- 记录决策日志:保存Agentic AI的每一步决策,便于追溯责任。
(3)性能与成本:多步推理的代价
Agentic AI的多步推理会增加延迟(比如查物流→申请补偿需要多次API调用),同时提高成本(大模型的token消耗增加)。解决方法:
- 优化决策逻辑:减少不必要的步骤(比如“如果用户已经提供订单号,就不用再问”);
- 缓存常用数据:比如把高频查询的物流信息缓存起来,减少API调用次数。
3. 未来视角:Agentic AI的发展趋势
Agentic AI的未来会向**“更智能、更安全、更贴合业务”方向发展,以下是提示工程架构师需要关注的四大趋势**:
(1)更强大的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的高效检索
未来的Agentic AI会拥有**“类人记忆”**——能记住几年前的用户偏好,甚至能关联不同场景的信息(比如“用户去年买了手机,今年可能需要换电池”)。这需要更先进的向量数据库和语义检索技术。
(2)更自然的多模态交互:结合文本、语音、图像
当前的Agentic AI主要基于文本,未来会扩展到多模态(比如用户发送一张物流异常的照片,Agent能识别并处理;用户用语音问问题,Agent能语音回复)。这需要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如GPT-4V、Claude 3)的支持。
(3)更深入的业务整合:对接企业核心系统
未来的Agentic AI会深度融入企业的ERP、CRM、OA系统——比如自动处理报销(从上传发票→审核→打款)、自动安排会议(从查询参会人时间→预订会议室→发送邀请)。这需要提示工程架构师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设计更贴合需求的智能体。
(4)更完善的伦理框架:自主决策的边界设定
随着Agentic AI的普及,伦理规范会成为必选项——比如“不能自主决定涉及用户隐私的操作”“不能自主决定超过一定金额的支出”。提示工程架构师需要在设计智能体时,明确这些边界。
六、实践转化:提示工程架构师如何设计Agentic AI?
理解了Agentic AI的理论,接下来是实战环节——提示工程架构师如何设计一个能落地的Agentic AI?
1. 设计流程:从目标到上线
我们以“电商客户服务Agent”为例,拆解设计流程:
(1)步骤1:定义智能体的“角色与目标”
首先要明确智能体的身份和核心目标——这是一切设计的基础。
- 角色:某电商平台的资深客户服务Agent,擅长解决订单问题,性格友好耐心;
- 目标:帮用户解决订单相关问题(查询状态、申请退款、投诉物流),提升用户满意度;
- 约束:① 必须先验证用户身份(订单号或手机号);② 不能泄露用户隐私;③ 补偿金额不能超过订单的10%;④ 无法解决时转接人工客服。
(2)步骤2:设计感知模块的“信息输入”
感知模块需要明确获取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获取:
- 需要的信息:用户的问题、订单号、物流状态、用户历史记录;
- 获取方式:① 从用户的自然语言中提取(关键词提取、意图识别);② 调用API获取(订单系统、物流系统);③ 从记忆模块检索(用户历史记录)。
(3)步骤3:设计决策模块的“思考逻辑”
决策模块需要明确如何规划步骤,以及如何处理意外:
- 思考逻辑(Plan-and-Execute):
- 询问用户的订单号(如果没有提供);
- 调用订单查询API获取订单状态和物流信息;
- 根据状态决策:
- 如果订单未发货:建议用户耐心等待,或申请退款;
- 如果物流异常:申请补偿(金额≤订单10%);
- 如果订单已收到:询问是否需要退货;
- 反馈结果给用户,询问是否满意;
- 意外处理:
- 如果调用API失败:告诉用户“系统暂时无法访问,请稍后重试”;
- 如果用户不满意:转接人工客服。
(4)步骤4:设计行动模块的“工具调用”
行动模块需要明确调用哪些工具,以及如何调用:
- 工具列表:
- 订单查询API(输入:订单号;输出:订单状态、物流信息);
- 补偿申请API(输入:订单号、补偿金额;输出:申请结果);
- 人工客服转接API(输入:用户ID;输出:转接结果);
- 调用规则:
- 必须先调用订单查询API,再调用补偿申请API;
- 补偿金额超过10%时,不允许调用补偿申请API。
(5)步骤5:设计记忆模块的“存储与检索”
记忆模块需要明确存储哪些信息,以及如何检索:
- 存储的信息:用户ID、订单号、问题描述、处理结果、用户偏好(如“用户喜欢用短信接收结果”);
- 检索方式:用向量数据库存储,通过“用户ID+关键词”检索(如“用户67890的物流投诉记录”)。
(6)步骤6:测试与优化
上线前需要反复测试,根据反馈调整设计:
- 测试场景1:用户提供订单号,物流显示丢失→Agent是否申请补偿?
- 测试场景2:用户未提供订单号→Agent是否询问?
- 测试场景3:调用API失败→Agent是否正确处理?
- 优化方式: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提示(如“如果用户未提供订单号,必须用友好的语气询问”)。
2. 关键技巧:提示工程的升级策略
传统提示工程的技巧(如“明确角色”“设定格式”)依然适用,但Agentic AI需要更系统的提示框架:
(1)用“目标-约束-步骤”框架设计提示
传统提示是“指令式”,Agentic AI的提示是“框架式”——需要明确目标、约束、步骤:
角色:某电商平台的客户服务Agent;
目标:帮用户解决订单丢失问题;
约束:① 必须先验证订单号;② 补偿金额≤订单10%;③ 无法解决时转接人工;
步骤:1. 询问订单号;2. 调用物流API;3. 申请补偿;4. 反馈结果。
(2)用“ReAct”框架增强推理能力
ReAct(Reason + Act)框架能让Agentic AI“边想边做”,更适合复杂场景:
你需要解决用户的问题,每一步都要先推理(Reason),再行动(Act):
用户问题:“我的订单号是12345,物流显示丢失了,能申请补偿吗?”
推理1:我需要先确认物流状态,所以调用订单查询API;
行动1:调用订单查询API,输入订单号12345;
推理2:API返回物流显示丢失,符合补偿条件,所以调用补偿申请API;
行动2:调用补偿申请API,输入订单号12345,补偿金额100元(订单金额1000元的10%);
推理3:补偿申请成功,所以反馈结果给用户;
行动3:回复用户“您的补偿已申请,金额100元,将在3个工作日到账”。
(3)用“反馈循环”优化提示
Agentic AI的提示需要持续优化——通过用户反馈调整设计:
- 比如用户反馈“Agent没有问订单号就直接回复”,你可以在提示中强化:“第一步必须询问用户的订单号,没有订单号无法处理”;
- 比如用户反馈“Agent的补偿金额超过了10%”,你可以在约束中明确:“补偿金额不能超过订单金额的10%,否则调用API会失败,请提醒用户”。
七、整合提升:从“提示编写者”到“智能体架构师”
1. 核心观点回顾
Agentic AI的本质是**“目标导向的自主行动”**,它的价值在于:
- 解决传统大模型“无法处理复杂流程”的痛点;
- 让提示工程架构师从“写单次提示”升级为“设计智能体的思考框架”;
- 推动AI从“工具”向“助手”进化。
2. 知识体系重构
作为提示工程架构师,你需要将Agentic AI的知识整合到现有体系中:
- 提示设计:从“单次指令”到“框架式提示”(包含角色、目标、约束、步骤);
- 系统设计:理解Agentic AI的核心组件(感知、决策、行动、记忆),以及如何整合工具;
- 用户体验:从“用户输入→模型输出”到“用户交互→智能体自主处理→结果反馈”的全流程体验设计;
- 伦理规范:明确智能体的自主边界,避免失控。
3. 思考问题与拓展任务
为了深化理解,你可以思考以下问题,并尝试完成拓展任务:
(1)思考问题
- 如何设计Agentic AI的“反馈循环”,让它自动优化提示?
- 如何平衡Agentic AI的自主性和人类的控制?
- 如何解决Agentic AI的“幻觉”问题?
(2)拓展任务
尝试设计一个自动写技术博客的Agentic AI:
- 角色:技术博客作家,擅长写关于AI的文章,风格专业但易懂;
- 目标:写一篇关于“Agentic AI的应用与前景”的博客;
- 约束:① 内容要包含案例;② 结构清晰(引言→概念→应用→前景);③ 避免使用复杂术语;
- 工具:① 维基百科API(查Agentic AI的定义);② 数据分析工具(查Agentic AI的市场规模);③ Markdown编辑器(生成博客内容);
- 步骤:1. 用维基百科API查Agentic AI的定义;2. 用数据分析工具查市场规模;3. 收集客户服务、数据分析的案例;4. 写成博客;5. 检查是否符合约束条件。
4. 进阶资源推荐
- 论文:《ReAct: Synergizing Reasoning and Acting in Language Models》(ReAct框架的核心论文);
- 工具:LangChain(用于构建Agentic AI的框架)、AutoGPT(开源的Agentic AI项目);
- 书籍:《Agentic AI: Building Autonomous Systems with Large Language Models》(关于Agentic AI的专著)。
八、结尾:Agentic AI是提示工程的“下一站”
作为提示工程架构师,你可能经历过“从规则引擎到机器学习”“从机器学习到大模型”的迭代,但Agentic AI的出现,是最深刻的一次革命——它让你从“指挥AI做事”变成“设计能做事的AI”。
未来,Agentic AI会成为企业AI应用的主流:客户服务、数据分析、软件开发、教育……几乎所有需要“多步决策、持续交互”的场景,都能看到Agentic AI的身影。而你,作为“智能体架构师”,将成为这场革命的核心推动者。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Agentic AI不是“取代”提示工程,而是“升级”提示工程——它让你的提示从“指令”变成“智能体的思考框架”,让你的工作从“写提示”变成“设计未来”。
现在,拿起你的键盘,开始设计属于你的Agentic AI吧!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