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pt是什么?为什么要优化Prompt?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流,为自己的疑问寻求解决方法时,表达方式往往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只有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疑问,语言简练,直击要点,别人才能理解你的意图,让交流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当我们项目面对bug时寻求别人的帮助,我们不能直接把代码发给别人直接debug,而是要说明bug可能出现的位置,导致bug可能的因素等等。只有表达越准确,信息越精炼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对待AI和对待人也是一样的,Prompt就是我们对AI的提示词,也就是我们表达的疑问。我们不能一股脑地没重点地描述疑问,要让AI 更好地回答我们的疑问,优化Prompt是我们必须做的

 如何优化Prompt?

1. 清晰性和有效性

在描述我们的Prompt时,将以下几个部件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我们保障沟通的清晰性和有效性

  • 指令:这种清晰度对于帮助 AI “理解” 你的期望至关重要 —— 只有指令明确,AI 才能准确把握需要执行的任务或回应的方向。
    例如,如果你的需求是 “分析一篇文章的主题”,清晰的指令可以是:“请阅读以下文章,总结其核心主题”
  • 外部背景:其核心价值是为提示词(prompt)构建框架,帮助 AI 理解整个场景或任务的来龙去脉—— 只有 AI 明确了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的前提是什么”,才能给出更贴合实际需求的回应,避免因信息不全导致的偏差。
    例如,“这篇文章是我准备给中学班主任做分享用的,希望总结的主题和论据能侧重‘短视频对青少年学习注意力的影响’,方便班主任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
  • 用户输入:这是最直接的部分——用户的直接请求或问题构成提示的核心。
  • 输出指示符:它需要指定 AI 响应所需的格式,例如 JSON。

2. 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简单的任务

  • 对上文的交流内容进行精炼和总结
    保持对话的焦点、减少重复和混乱、加快模型处理速度。

  • 分段归纳长文档并逐步构建完整摘要
    由于模型处理文本的上下文长度有限,它无法一次性总结超出特定长度的文本。例如,在总结一本长书时,我们可以采用分步骤的方法,逐章节进行总结。各章节的摘要可以组合在一起,再进行进一步的概括,形成更为精炼的总摘要。

3.给于模型思考时间

  • 在模型给出最终结论之前,先引导它进行自我探索和推理。
    在明确引导模型进行推理判断之前,让它先生成结果作为基准。
    例如:分析并评估以下 Python 代码片段"代码片段"的质量和功能。在生成你的回答之前,请先生成推荐示例代码,然后对代码的结构、清晰度以及其执行的功能进行评分。
  • 隐藏推理过程,只输出结果
    在回答问题之前,模型有时需要进行深入的推理并将推理过程一并输出,可以引导模型只输出结果或者结构化信息以便于解析处理。
    例如:  请计算函数 f(x) = x^2 在区间 [0, 1] 上的积分。仅提供最终的积分结果,无需展示推理过程。

4.技巧

  • 思路链:将多个AI响应连接起来,创建连贯且符合语境的对话。它帮助AI保持讨论的线索,确保相关性和连续性。

  • 对话:创建交互式对话,让人工智能可以与用户进行来回交流,模拟自然的对话流程。

  • 零样本、少样本学习:使模型能够利用特定问题类型的极少或没有先前的示例做出准确的预测或响应,并使用学习到的概括来理解和执行新任务。

总结

Prompt优化只是AI智能体开发的第一步,这些只是概念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理解了如何优化Prompt,才能在将来AI智能体开发过程中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