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国内外主流的大语言模型(LLM)

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大型语言模型(LLM)已成为科技领域的核心驱动力。无论是国外的巨头竞争,还是国内的奋起直追,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LLM) based on 深度学习技术,已然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支柱。它们建立在名为“转换器”(Transformer)的神经网络架构上,通过数百亿至数万亿的参数,在海量文本数据中训练而成,旨在理解、生成和翻译人类语言。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LLM 都在悄然改变着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梳理一下国内外主流的大语言模型及其特点。

1. 什么是大型语言模型(LLM)?

大型语言模型(LLM)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 AI 模型,其核心是“转换器”(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它通过数百亿甚至上万亿的参数,从海量文本数据(如网络文章、维基百科等)中学习,以理解和生成类人的语言文本。

LLM 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类更高效地处理信息,其应用已涵盖文本生成、编程辅助、语言翻译、智能对话等多个领域。

2. 国外主流大语言模型

1. GPT-5(OpenAI)

GPT-5 是 OpenAI 在 2025 年 8 月 7 日推出的最新模型,也是目前功能最全面的 LLM 之一。它不仅支持文本生成、编程辅助、实时网络搜索和文件分析,还能生成不同风格的图片。

其重要进步在于减少了“幻觉”(即模型虚构信息)和谄媚现象,并在写作、编程和健康咨询等领域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GPT-5 还支持 Agent(智能体)功能,可以自主操作电脑完成复杂任务,如网页浏览、在线下单、制作 Excel 和 PPT 等。

费用方面:提供免费版本,但有一定使用次数限制;付费版(ChatGPT Plus/Pro)提供更高限制和更多功能。

2. Claude 4 Sonnet(Anthropic)

Anthropic 推出的 Claude 4 一直以 **高安全性和长文本处理 ** 能力著称。其免费版本(Claude 4 Sonnet)已可供用户使用,而付费版本(Opus 4)则能自主执行长达数小时的复杂任务,例如连续编写七小时代码。

在企业应用方面,Claude 4 展现了强大潜力,亚马逊 AWS 就通过 Bedrock 平台整合 Opus 4 来自主处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运营中的多步骤工作流。它还能解析长达 100 页的 PDF 文件,支持 JavaScript 执行和 LaTeX 数学公式处理,非常适合研究、法律文档分析等场景。

3. Gemini 2.5 Pro(Google DeepMind)

Gemini 2.5 Pro 是 Google DeepMind 开发的模型,其最大特点是 深度集成 Google 生态系统(如 Gmail、Docs、Drive、Sheets 等),并强化了数学与编程推理能力。

它支持多模态功能,如图片生成和视频编辑,其 Nano Banana(或称 Gemini 2.5 Flash Image)组件支持文本生成图像、替换背景、移除物体乃至多图融合(如生成“秦始皇骑北极熊”这种创意图片)。对于学生用户,符合条件者可免费使用一年 Gemini 2.5 Pro,并无使用限制上限,还可获得 2TB 存储空间。

4. Grok 4(xAI)

由马斯克旗下 xAI 公司打造的 Grok 4,最大特色在于 与 X(推特)社交平台的深度整合,能够读取 X 平台的实时内容,进行新闻摘要、舆情分析和趋势预测。其对话风格也颇具特色,幽默且敢于表达。

Grok 4 还提供了 Grok Imagine 功能,支持移动端免费的 AI 图像生成,并能处理多种风格(动漫、写实、幻想等)。免费用户每 12 小时仅能使用 3-5 次,无限制使用需要订阅 SuperGrok 服务。

5. Apertus(瑞士科研团队)

Apertus 是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和瑞士国家超级计算中心(CSCS)联合开发的 多语言开放模型。它提供了 70B 和 8B 两个版本,其训练数据中高达 40% 是非英语语言,包括许多小语种,这使得它在多语言应用上具有天然优势。

Apertus 完全开放,模型权重、训练数据和技术细节全部公开,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运行,确保了数据安全与隐私。

3. 国内主流大语言模型

1. DeepSeek R1(深度求索)

DeepSeek R1 是由中国 AI 团队“深度求索”开发的 开源模型,主打 数学推理与程式编辑能力,并致力于打造中英语双通的通用 AI。它在编程和逻辑推理任务上表现优异,例如能一次成功生成并运行“贪吃蛇”和“俄罗斯方块”这类游戏的代码。

其最大优势是 完全免费且开源,无需技术部署即可使用(如需 API 和自建部署才需额外成本与技术能力)。不过,它对某些敏感政治议题会直接采用官方说法,且模型规模较大(需 8 张 GPU 才能运行)。

2. Qwen3-Max-Preview(阿里巴巴通义千问)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于 2025 年 9 月初发布了 Qwen3-Max-Preview,这是其迄今为止 参数规模最大的模型,参数量超过 1 万亿。该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了其前代模型,在 中英文理解、复杂指令遵循、工具调用以及减少“知识幻觉” 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Qwen3-Max-Preview 已通过 QwenChat 和阿里云 API 向公众开放,为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将加速 AI 技术在智能客服、内容创作、数据分析等多个行业的应用。

3. Kimi K2(月之暗面)

Kimi K2 是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于 2025 年 7 月发布并 开源 的一款大规模模型。它采用 专家混合架构(MoE),在 代码能力、通用智能体任务 方面表现出色,在 SWE Bench Verified(编程)、Tau2(智能体)等基准测试中,取得了开源模型中的 SOTA(当前最佳)成绩

Kimi K2 的发布引发了全球开源社区的高度关注,发布 6 天,就在开源平台 HuggingFace 上收获了超 10 万次下载和 1400 多个点赞。

4. 其他国内知名开源模型

国内在开源大模型方面也非常积极,推出了许多优秀且更擅长中文任务的模型。除了上述的 DeepSeek、通义千问和 Kimi Chat,还有:

  • ChatGLM3-6B(智谱 AI):基于自研 GLM 架构的对话模型,参数量为 6B,使其在消费级显卡上即可高效微调和部署,在中英文对话上表现均衡。
  • Baichuan 系列(百川智能):开源的 7B 和 13B 版本模型,在中文法律、医疗、数学等垂直领域表现突出。
  • Yi(意)系列(零一万物):以其 超长的上下文支持(可高达 200K tokens)而闻名,在处理长文档方面优势明显。

4. 多模型对比一览

特性 GPT-5 Claude 4 Gemini 2.5 Pro Grok 4 DeepSeek R1 Qwen3-Max-Preview
文本能力 ⭐⭐⭐⭐⭐ ⭐⭐⭐⭐ ⭐⭐⭐⭐ ⭐⭐⭐ ⭐⭐⭐⭐ ⭐⭐⭐⭐⭐
多模态 ✅(图像、PPT) ✅(PDF解析) ✅(图像、视频) ✅(图像生成) (未明确)
编程支持 ⭐⭐⭐⭐⭐ ⭐⭐⭐⭐ ⭐⭐⭐⭐ ⭐⭐⭐ ⭐⭐⭐⭐⭐ ⭐⭐⭐⭐
数学推理 ⭐⭐⭐⭐ ⭐⭐⭐ ⭐⭐⭐⭐ ⭐⭐⭐ ⭐⭐⭐⭐⭐ ⭐⭐⭐⭐
免费可用 ✅(有限次数) ✅(学生优惠) ✅(次数较少) (通过API)
开源
主要优势 多任务智能体 安全 & 长文本处理 Google生态整合 实时社交媒体整合 开源 & 数学推理 万亿参数,综合能力强

注:部分信息综合自,Qwen3-Max-Preview 的特性参考其发布信息。

5. 如何选择适合的模型?

选择哪款模型,主要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

  • 追求最新技术和全面功能:可考虑 GPT-5
  • 需要处理长文本和高安全性Claude 4 是很好的选择。
  • 深度集成 Google 生态Gemini 2.5 Pro 更为合适。
  • 关注社交媒体和实时信息:可以试试 Grok 4
  • 需要开源和强大数学推理能力DeepSeek R1 非常值得尝试。
  • 需要强大的国产模型且关注综合性能:可以关注 Qwen3-Max-PreviewKimi K2
  • 希望模型完全免费且易于商用:一些国内开源模型如 Qwen (通义千问) 系列提供了宽松的开源协议。

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全球 AI 大模型领域竞争激烈,已形成了美国、中国和欧洲三足鼎立的格局。美国在突破性研究和商业应用上继续领先,中国则专注于效率和快速迭代,推出了众多成本效益高且性能强劲的模型,欧洲则更强调伦理、隐私和监管。

大模型的发展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参数竞赛,而是算法、算力、数据以及生态应用的综合较量。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 多模态模型(同时处理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的集成,以及 智能体(Agent) 能力的进一步突破,它们能更自主地理解任务、使用工具并完成复杂工作流。

无论你是开发者、研究者还是普通用户,了解这些主流大语言模型的特性和应用场景,都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利用 AI 技术,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

希望这篇扫盲文章能帮助你初步了解国内外主流的大语言模型。AI 的世界日新月异,保持好奇和学习,才能跟上这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