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昇腾 610 作为车规级高性能推理芯片,其硬件架构围绕达芬奇(DaVinci)AI 计算单元与异构计算设计展开,结合车规级安全与高扩展性,专为 L2 + 至 L4 级自动驾驶场景打造。以下从核心架构、关键组件、安全设计及典型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度解析:
昇腾 610 采用7nm 工艺,集成超过 50 亿晶体管,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算力与能效的平衡。其架构分为以下核心模块:
昇腾 610 搭载10 个原始达芬奇核心,每个核心包含4096 个乘加器,支持三维 CUBE 矩阵计算,可同时处理卷积、激活函数等复杂操作。具体配置如下:
- 张量单元(Tensor Core):
- 三维 CUBE 矩阵计算单元,支持 16×16 矩阵乘加运算,单周期完成 4096 次操作,INT8 算力达 16TOPS / 核心,总算力 200TOPS@INT8。
- 硬件固化 Img2Col 函数,卷积计算效率较 GPU 提升 3 倍以上,特别适配 YOLO、ResNet 等主流视觉模型。
- 向量单元(Vector Core):
- 负责激活函数、归一化等向量运算,支持 FP16/INT8 精度转换,提升模型量化效率。例如,在处理 Sigmoid/ReLU 等激活函数时,运算速度比传统 CPU 快 5 倍。
- 标量单元(Scalar Core):
- 任务调度与控制核心,优化复杂神经网络的动态分支处理,如处理目标跟踪中的多路径预测时,延迟降低 30%。
昇腾 610 集成16 核鲲鹏 TAISHAN V110 处理器(基于 ARM 魔改架构),主频 1.9GHz,通过多核并行弥补单核性能差距:
- 架构特点:
- 采用 NUMA(非统一内存访问)设计,每个 CPU 集群配备独立 L3 缓存,减少访存延迟。例如,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场景中,任务调度效率提升 25%。
- 支持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在低负载场景下功耗可降至 5W 以下。
- 性能对标:
- 单核性能约为英伟达 Orin Cortex-A78AE 的 70%,但通过 16 核并行,整体处理能力与 Orin X(8 核 A78AE)相当。
昇腾 610 支持LPDDR4/5 内存,带宽达 100-200GB/s,同时集成多种高速接口:
- 高速接口:
- PCIe 4.0:支持 x8 通道,带宽 32GB/s,可连接激光雷达、4D 毫米波雷达等高带宽传感器。
- RoCE v2:100Gbps 以太网接口,支持多芯片集群通信,延迟低于 1 微秒。
- HCCS(高速互连接口):对标 NVLink,单链路带宽达 900GB/s,支持多芯片级联扩展(如双昇腾 610 组成 400TOPS 算力平台)。
- 传感器接口:
- MIPI CSI-2:支持 16 路摄像头输入,满足多摄像头环视系统需求。
- CAN FD:5Mbps 速率,适配毫米波雷达与车身控制器数据交互。
昇腾 610 通过多重机制保障车载环境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ASIL D 级认证:
- 昇腾 610 通过外挂英飞凌 Aurix TC397 MCU 实现 ASIL D 级安全,支持故障检测与冗余切换。例如,当 AI 计算单元出现异常时,安全 MCU 可在 10ms 内接管控制权,确保系统进入最小风险状态。
- 内置锁步核与 TMR(三模冗余)电路,关键信号通过三重校验,错误率低于 10⁻⁹/h。
- 数据加密:
- 集成硬件级加密引擎(AES、SHA),支持国密 SM2/SM3/SM4 算法,防止敏感数据(如地图、用户行为)泄露。
- 宽温域设计:
- 工作温度范围为 - 40℃~125℃,满足引擎舱等高温环境需求。在 85℃高温下,算力稳定性仍保持 95% 以上,远超消费级芯片标准。
- 抗干扰能力:
- 通过 ISO 10605 静电放电(ESD)测试(±15kV 接触放电),并采用多层屏蔽设计,降低电磁干扰(EMI)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昇腾 610 支持灵活扩展,可通过以下方式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 通过 HCCS 接口实现双昇腾 610 级联,算力提升至 400TOPS@INT8,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实时决策。例如,在极狐阿尔法 S HI 版中,双昇腾 610 与昇腾 910B 组成混合算力平台,实现城区复杂路况下的端到端推理。
- 支持与昇腾 310(边缘推理)、昇腾 910(训练)协同工作,构建从感知到决策的全栈算力体系。
- CANN 工具链:
- 支持 TensorFlow、PyTorch 等主流框架模型转换,模型量化后精度损失低于 1%。例如,将 ResNet-50 模型从 FP32 量化至 INT8,mAP 仅下降 0.3%。
- 车规级中间件:
- 提供预集成的传感器融合、目标跟踪算法库,可直接调用实现功能快速部署。例如,华为 ADS 2.0 系统基于昇腾 610 开发,支持无图城市领航,接管率低于 0.1 次 / 千公里。
昇腾 610 已在多款车型中落地,其性能表现如下:
- 搭载昇腾 610 的 MDC610 平台,支持城区智驾与无图通行。在深圳、上海等复杂路况测试中,可识别 200 米外的施工锥桶,并在 100ms 内完成绕行路径规划。
- 功耗控制在 15W 以内,能效比达 13.3TOPS/W,优于英伟达 Orin X(10.2TOPS/W)。
- 采用昇腾 610 与昇腾 910B 的混合算力方案,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测试。在重庆山城巷等极端场景中,系统可同时识别电动车、行人、牲畜,误报率低于 0.5%。
- 昇腾 610 与昇腾 910B 组成的 MDC810 平台,在上海、苏州等地完成 L4 级测试,接管率低于 0.03 次 / 千公里,性能接近特斯拉 FSD V12。
昇腾 610 以200TOPS 算力与英伟达 Orin X(254TOPS)对标,但通过以下差异化策略形成竞争力:
- 算力密度:昇腾 610 的 200TOPS 为稠密算力,实际处理效率相当于 Orin X 的 300TOPS 稀疏算力,尤其在处理 BEV+Transformer 等复杂模型时,延迟降低 20%。
- 成本优势:通过国产供应链(中芯国际 7nm)与规模化量产,昇腾 610 的单芯片成本比 Orin X 低 30%,适合 20 万元级车型普及高阶智驾。
- 生态协同:与华为鸿蒙系统、激光雷达、高精定位等组件深度整合,提供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缩短车企开发周期 30% 以上。
昇腾 610 的硬件架构以达芬奇 AI 计算单元为核心,通过异构计算、车规级安全设计与灵活扩展能力,构建了从边缘到云端的全栈算力体系。其模块化设计与高效能比使其在智能驾驶领域具备强大竞争力,同时通过生态合作(如赛力斯、北汽极狐)加速商业化落地,成为国产智驾芯片的标杆。未来,随着昇腾 910C 等新一代产品的推出,华为有望在高阶自动驾驶与大模型训练领域进一步突破。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