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AI数字人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无论是移动端APP、Web平台,还是企业管理后台,都能看到数字人相关的功能应用。从智能直播、智能客服,到企业培训、在线教育,数字人已经不再是单一概念性的探索。

本文从墨刀素材广场中精选了6个与数字人相关的产品原型案例,结合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其功能结构和设计思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正在设计类似产品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AI定制数字人APP原型案例

这是一套以“个性化数字人形象”为核心的数字人定制APP原型。通过语音合成、3D建模、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模态技术,用户可以快速生成个人专属的AI数字人,用于直播、教育、客服、营销等多元场景,兼顾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个人创意表达。

原型页面主要围绕定制数字人功能展开。主要功能结构:

  • 首页:顶部Banner搭配“一键定制”入口,突出核心功能;下方四个卡片入口,再往下展示用户作品,形成“入口清晰+成果展示”的布局。
  • 定制页面:用户上传照片/视频,输入数字人名称,并可调整脸型、鼻子、眼睛等外观细节,完成后保存生成。流程简洁直观,上手门槛低。
  • 作品页面:选择数字人形象,输入作品名称,挑选系统音色或上传个人录音,输入文案后即可生成视频。支持“AI学文案、智能短句”功能,并在生成按钮旁提供预览图标与代币消耗提示。
  • 我的页面:顶部会员信息卡片附带重置入口;中部展示用户创建的数字人;底部为使用记录,统计功能的使用次数,方便用户管理。

整体设计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了“快速定制+作品生成”的核心链路。

二、AI数字人视频创作APP案例

在这个AI视频创作APP中,数字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内容创作环节,在创作页面,顶部设置两个创作类型支持视频创作音频创作两条路径。

  • 视频创作:用户可选择现有的数字人形象或新建数字人,输入视频文案(支持AI自动生成),再选择音色即可生成视频。
  • 音频创作:流程与视频类似,但额外提供语速调节功能,更适合播报、朗读等场景。

数字人添加流程中,页面顶部通过线框卡片形式给出提示,例如“画面需清晰、手部不要超过脖子、肢体动作自然”等,帮助用户提前确认录制规范。上传视频后,还需进行形象授权,系统同样以卡片形式提示相关要求。底部设置免责声明勾选和“生成数字人”按钮,完成后即可创建一个新的AI数字人形象。

整体来看,该原型通过AI辅助与流程提示降低了用户门槛,让非专业用户也能快速上手并完成创作。

三、AI绘画数字人Web原型案例

这个Web端AI创作平台,支持用户编辑和发布AI绘画机器人、AI创作机器人以及AI数字人,整体功能模块涵盖创建机器人、对话机器人和关联机器人。这里重点来看“创建机器人/数字人”的流程设计。

进入创作中心后,流程依次为:选择类型(创作机器人、AI数字人或AI绘画)→起名字设定能力。页面顶部展示流程进度条,操作主要通过表单填写与选项选择完成。在细节设计上,平台融入了大量AI辅助功能,如“AI起名、AI生成头像、AI设置能力、AI撰写介绍”等,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完成创建过程。

在用户端,除了可以与现有的对话机器人、绘图机器人进行交互,生成相应的作品之外,还支持用户上传并展示自己创建的机器人/数字人。个人主页起到“作品展示橱窗”的作用,既方便管理,也便于被其他用户发现和使用。

四、企业AI数字人创建原型案例

这是一套包含官网与后台管理系统的AI企业办公高保真原型方案,整体覆盖了AI助手、AI对话、AI阅读、AI创作、AI绘图等多个AI功能矩阵。其中的数字人板块,支持创建数字人、训练能力、数字人视频生成等多种应用场景。

  • 数字人模型页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为创建入口及训练结果展示(成功/失败状态),下方为公共数字人区,并通过分类对不同数字人进行归类和展示。
  • 视频生成页面:用户可选择自建或公共数字人,输入文本并选择音色,或通过上传语音文件驱动生成;同时支持字幕生成与尺寸设置,可以直接生成视频。

整体设计路径清晰,操作相对简洁,能够满足多个核心需求,并且作为企业后台的一部分,便于集中管理与应用。

五、AI数字人平台高保真原型

这是一个创建和管理AI数字人平台原型案例,集形象管理、声音管理和AI视频生成于一体,助力高效生动的数字内容创作。

形象管理页面,用户可创建数字人,支持两种模式:图片生成数字人、AI生成数字人。可对形象、语言、语速语调等进行个性化设置。下方设有数字人素材广场,按类型、性别、年龄、屏幕方向、专属声音等分类,提供多风格数字人,支持预览与选择。

声音页面,同样分为上方的创建入口和下方的声音素材广场。用户可上传音频文件创建专属声音,也可从素材库中按不同风格分类进行选择。

进入作品中心,只需要选择数字人、声音,输入视频主题或者上传脚本,以及演讲人身份及视频比例等信息,即可一键生成口型精准匹配的AI视频。

六、AI数字人B端管理后台原型

这个案例是一个面向企业与开发者的AI数字人B端管理后台,覆盖创建、配置、部署、监控与优化的全流程能力。

首页直观展示数字人核心数据,包括平均响应时间、意图识别成功率、API调用错误率,并通过折线图呈现 24 小时会话分布,柱状图展示会话趋势。

配置管理模块,采用筛选栏+详细列表的设计。用户可根据创建时间、启用状态等条件搜索数字人;列表中则展示数字人 ID、名称、性别、行业、状态、所属企业、创建人及时间等完整信息,并支持禁用、编辑、删除和修改记录等操作。

形象库管理、声音配置、版本管理等页面结构与配置管理保持一致,统一的布局既清晰直观,又便于用户高效进行系统化管理。这个案例更偏向数据驱动与系统化运营,适合规模化部署AI数字人的企业或开发团队。

结语

可以看到,AI数字人正从企业类应用逐渐走向了C端用户。从上面的六个原型案例可以看到,不同场景下的产品设计思路差异很大:有的强调“快速上手”,有的强调“平台聚合”,还有的突出“后台管理与数据监控”。

对产品经理来说,在设计数字人相关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

  • 用户角色(C端体验是否足够简单、B端是否数据透明);
  • 使用场景(内容创作、客服、教育、办公等);
  • 技术路径(是否需要AI辅助、模型训练等)。

希望本文的案例拆解,能帮助正在探索AI数字人方向的设计师与产品经理找到更合适的设计思路。

注:文中分享的案例为墨刀素材广场公开案例,非作者本人作品,仅用于交流学习,无其他目的。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