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收购事件简单说

AI浏览器Dia和Arc的母公司The Browser Company,被知名企业协作软件公司Atlassian(旗下有Jira、Confluence等产品)以​​6.1亿美元现金​​收购了。收购后,The Browser Company会保持独立运营,但重点会放在Dia这款产品上。

🤔 二、肖弘(Manus创始人)为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

肖弘认为,对于Dia和Arc这样的创新产品来说,被Atlassian这样的巨头收购,是一个非常好的归宿。他的核心观点主要有几下几点:

  1. ​在老品类(比如浏览器)里搞创新,挺难的​​:

    • ​创新小了​​:用户觉得没必要换,而且一些小功能很容易被大公司抄去,或者被各种插件实现。
    • ​创新大了​​:用户用惯了旧工具,换起来学习成本高,不习惯,也可能不愿意换。
  2. ​现在做浏览器创业,两条路可能走得通​​:

    • ​特别会营销​​:像Arc那样通过制作高质量视频来吸引眼球,或者像Perplexity (PPLX) 那样放话要收购Chrome来制造话题和免费流量。
    • ​做企业市场(ToB/To Enterprise)​​:因为企业可以统一采购和部署,强制员工使用。比如另一家浏览器公司Island。
  3. ​Manus的选择​​:
    肖弘提到,他们自己(Manus团队)​​不擅长营销​​,也​​不想做企业市场​​,创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被收购​​。所以,他们在经过大半年的探索后,​​主动放弃了做AI浏览器​​这个方向。这个决定在当时并不容易,甚至可能影响融资,但他们认为这让他们得到了一个​​磨合得很好、有战斗力的团队​​,从而能去挑战更大的机会。

💡 三、AI浏览器面临的现实挑战

即使Dia口碑不错,但独立发展依然困难重重:

  • ​太烧钱了​​:AI大模型持续消耗算力(Token),成本高。Dia之前一直免费,最近才开始尝试收费,可能难以覆盖成本。
  • ​商业模式难跑通​​:资本现在很谨慎。如果看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和用户持续付费的意愿,不敢轻易投钱。
  • ​巨头护城河太深​​:Chrome、Safari、Edge等浏览器背后是操作系统级别的生态和亿级用户,初创产品难以撼动。

🔮 四、AI浏览器的未来可能是啥样?

未来的AI浏览器,更可能来自:

  1. ​传统浏览器的自我进化​​:比如谷歌正在把Gemini集成到Chrome中,微软Edge也推出了Copilot Mode。
  2. ​大模型厂商的“亲儿子”​​:像OpenAI、Anthropic这类公司,可能会推出整合了自己大模型能力的浏览器或类似入口的应用。

独立创业公司想要杀出来,确实非常具有挑战性。

🌟 五、给创业者和我们的启示

  1. ​新技术需要寻找新场景​​:肖弘的判断是,​​“新技术+老品类”​​ 往往很难独立杀出重围,更大的机会可能在 ​​“新技术+新场景”​​ 。
  2. ​营销和个人IP的价值在放大​​:在AI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讲故事、做营销、打造个人或品牌IP,对于吸引用户和建立认知​​至关重要​​。
  3. ​战略选择比埋头苦干更重要​​:有时候,​​主动放弃​​一个看似热门但不适合自己的方向,需要巨大勇气和远见,但这可能为团队赢得更广阔的空间。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