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泄密不靠补救,Curtain e-locker 把保护做到源头
企业数据泄露风险常始于文件创建初期,图纸、报价单等文档在未加密审批前易被外泄。Curtaine-locker推出"保护文件初稿"功能,通过四项措施实现源头防护:1)管控敏感应用运行权限;2)强制新文件存入安全区;3)自动纳入旧文件保护;4)全流程权限管理。该方案填补了"文件产生-归档"间的安全空白,在保证办公效率的同时,有效防范无意识泄密,满足合规要求,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
在企业日常办公中,很多数据泄露不仅发生在传输环节,还出现在文件刚刚被创建时。研发图纸、合同草稿、客户报价单……这些文档往往还没进入正式的归档、加密或审批流程,就处于“裸奔”状态。
新版本图纸一保存,就被拷贝到个人 U 盘;
临时写的报价单,在邮件里随手外发;
文件草稿被放在桌面或公共文件夹,不知不觉流出……
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动作,往往埋下了企业最难防的泄密隐患。
作为一款全方位的防泄密软件,Curtain e-locker "保护文件初稿"功能,将数据防护的关口前移,在文件创建时就即刻保护,从源头切断风险。
1. 应用全面接管
指定应用(如财务使用的 MS Excel、设计人员使用的AutoCAD),只能在 Curtain e-locker的 控制下运行。员工只能进行被管理员授权的操作,无法进行被限制的敏感性为。
2. 新文件立即受控
所有新建文档只能保存到公司指定的受保护区。
文档从“第一秒”开始就进入安全环境,不再有裸奔的可能。
3. 旧文件自动纳入
打开未受保护的文件时,系统会用受保护的应用打开。
一旦修改并保存,文件只能回到保护区。
用户也可先拖放/复制文件到保护区再编辑。
4. 持续安全闭环
文件从被创建开始就持续受到权限管控:比如管理员设置的禁止另存、禁止打印等等不同策略。
需要外发分享时也只能通过受控的方式进行。
为什么要在“创建时”就保护?
消除传输隐患:文件从“刚诞生”到“进入系统”之间,不再存在未受保护的空档。
降低误操作风险:避免员工顺手存到桌面、U 盘或公共文件夹,造成无意识泄漏。
合规与安心:符合数据安全规范要求,为企业信息保护提供可追溯的全流程保障。
安全与效率并重:员工照常办公,体验不变,但背后安全级别大幅提升。
传统的数据防护,总是在归档、传输这些环节才开始介入。Curtain e-locker 将防线前移,做到“文件一产生,就进入受保护状态”,让企业的数据安全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