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运行管理系统
2025年"低空经济元年"将迎来无人机物流、空中出租车等场景的爆发式发展。深圳SILAS系统作为首个城市级低空数字化操作系统,采用"云网端"五层架构,融合5G通信、北斗导航和AI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厘米级航路规划和千架级无人机调度。该系统通过AI预警、多角色协同平台等功能,使事故率下降90%,同时激活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中国正以"技术+政策&quo
2025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无人机物流、空中出租车、应急救援等场景井喷式发展。但如何保障数万架飞行器安全有序运行?答案藏在 低空运行管理系统 这一核心基础设施中!深圳近期启用的SILAS系统(智能融合低空系统),被国家空管委列为试点标杆,更被业界誉为“低空大鼠”——它如何构建空中秩序的“数字基座”?本文将深度拆解其架构、技术与未来布局。
一、系统建设:分层架构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管理网
低空运行管理系统绝非简单软件,而是融合 “云网端”架构 的复杂生态,其核心设计分为五层:
基础支撑层
:低空通信(5G+卫星)、导航(北斗增强)、感知(雷达+视觉)三大网络,解决300米以下“看不见、联不上、控不住”难题。
资源要素层
:数字化空域网格、起降场、充电桩等实体资源,实现“一图统管”。
网络互联层
:打通军航、民航、企业数据壁垒,构建跨部门协同平台。
服务供给层
:提供空域预约、航路规划、气象预警等一站式服务。
能力生成层
:AI驱动智能调度、冲突避让、应急响应等核心功能。
深圳SILAS系统已接入全市域全要素数据,成为首个城市级低空数字化操作系统!
二、核心技术:AI与数字孪生驱动的四大“杀手锏”
1. 数字孪生空中路网
基于城市CIM(信息模型)底座,构建动态更新的“低空高精地图”,实时融合建筑物、气象、禁飞区等数据,实现厘米级航路规划。
地图数据的下载、转换、浏览、编辑(基于 AutoCAD),可使用GeoSaaS(.COM)的相关工具
2. 智能调度“AI指挥官”
冲突检测分离
:毫秒级预判飞行器碰撞风险,自动重规划路径。
多体协同控制
:移植轨道交通调度技术,支持千架级无人机集群调度。
弹性空域管理
:按需动态划分临时空域(如急救通道、物流走廊)。
3. 大数据预警引擎
接入海量飞行数据,通过机器学习预测事故风险。例如:
识别超载、偏航等异常行为
分析气象突变对电池的影响;
评估区域空域拥堵指数。
4. 全角色协同平台
支持多端无缝接入:
政府
:Web控制台监管全域飞行;
企业
:API对接物流调度系统(如美团无人机);
飞手
:APP一键报备飞行计划。
三、阶段目标:从“补短板”到“全自主”的三步走战略
短期(2025)
填补城乡感知盲区,建设300米以下基础设施
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救援
中期(2027)
突破广域通信瓶颈,实现点对点物流自动化
城市快递、跨城货运
长期(2030)
全自主运行,支持城市核心区高密度飞行
空中出租车、载人飞行器
四、产业价值:安全与效益的双重革命
1. 破解安全痛点
事前:数字审批替代人工审核,规避“黑飞”;
事中:实时监控+AI避撞,事故率下降90%;
事后:数据溯源定责,驱动规则优化。
2. 激活万亿市场
硬件:传感器、通信设备商受益
软件:智能调度系统需求爆发;
服务:低空物流规模将破千亿
结语:低空管理的“中国方案”正输出全球
从深圳SILAS系统到粤港澳大湾区空域联盟,中国正以 “技术+政策”双轮驱动 低空经济。当城市上空交织成智能航线网时,我们迎来的不仅是便捷的无人机快递,更是智慧城市的新维度——那里,秩序由算法守护,天空因创新无界。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