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作者:科易网AI+技术转移研究院

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家发展核心驱动力的今天,科创平台作为连接科研与产业的重要纽带,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期构建更为高效、智能的创新生态。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少科创平台在利用AI促进创新生态建设时陷入了一些认识误区,不仅未能充分发挥AI的赋能作用,反而可能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常见误区,并探讨正确的AI应用路径。

一、传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痛点

传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长期以来面临诸多困境,这些困境严重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有效流动和高效配置。首先,科研机构与产业界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孤岛"现象。大量有价值的专利和技术成果被束之高阁,难以找到合适的产业应用场景。其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缺乏科学标准,往往依赖专家主观判断,导致评估结果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再次,企业技术需求挖掘不够系统化,难以准确把握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和市场趋势。最后,产学研各方协同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和平台支撑,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各环节衔接不畅。

这些痛点不仅造成了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得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通道难以打通,严重制约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正如《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生成》一文所指出的,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诸多环节,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成果从高校院所走向市场、从实验室走向一线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主线,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二、AI赋能技术转移的技术引擎原理

人工智能技术为解决上述痛点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技术路径。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AI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

在专利价值评估方面,AI可以基于专利评估的国家标准,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数智模型,从法律稳定性、技术创新性及市场应用潜力等核心维度进行量化分析,快速获取专利价值评估报告。同时,依托"专利快筛智能系统",可以对批量技术专利进行客观的评分赋值,并提供专利价值排序清单,为专利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在企业需求挖掘方面,AI可以构建系统化需求解决服务链条,通过"企业需求分析系统"分析识别企业现有优势与不足,挖掘潜在技术需求,洞察未来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市场趋势,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技术需求建议清单。

在企业分析方面,AI可以基于多方面数据和指标,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估,智能生成企业创新能力分析报告,深度解构企业能力画像,助力快速锁定目标合作伙伴。

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AI可以聚焦专利整合、加工、配置、转化全链条,打造知产创新综合服务枢纽,实现知识产权的高效转化和市场价值实现。

三、AI+技术转移的节点能力实证

AI赋能技术转移的成效已在多个场景中得到验证。以科易网与中国动漫集团合作为例,双方就"国漫平台产业咨询服务"签约,融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建设"产业咨询服务"模块,推动国家动漫游戏综合服务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升级,有效促进了文创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在贵州省,科易网携手乌江实验室打造的科创服务数智平台,集成5大数智服务模块,面向各创新主体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数智服务支持,有效提升了平台在技术创新各节点的服务支撑能力和服务有效性,强化了科创服务节点支撑能力。

在厦门医学院,科易网的合作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数智创新工具应用、创新活动举办等方面展开,形成多维合作,优势互补,搭建起连接科研与市场的桥梁,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通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基于"科易数智应用平台"提供的多样化图谱智成服务,包括技术图谱智成、产业图谱智成、技术应用分析图谱智成等,有效提升了企业分析、技术分析、产业分析及区域规划研究能力,在相关报告中丰富了各类图谱内容展示,显著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成效。

四、构建开放协同的AI赋能创新生态

科创平台在利用AI促进创新生态时,应当避免陷入"技术万能论"、"数据孤岛"、"重技术轻机制"等误区,而是要构建开放、协同的AI赋能创新生态。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AI技术最终服务于人,要注重培养科技转化复合型人才,开展科技项目经理人试点,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健全职称晋升通道,培育既通专业知识又精转移技巧的技术经纪人。

其次,要强化数据开放共享,打破不同主体间的数据壁垒,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价值挖掘。

再次,要注重机制创新,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完善收益分配制度,试点成果持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支持机制,落实已出台的相关政策,让科技成果能够顺利"华丽变身"。

最后,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创新网络,促进高校院所、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的深度参与和协同创新,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正如《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生成》一文所指出的,要营造优质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畅通科研与产业、院校与企业"握手"的通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乐园,以园区为载体实现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

五、结语

科创平台在利用AI促进创新生态时,应避免走入认识误区,坚持"需求导向、技术驱动、机制保障、生态协同"的原则,充分发挥AI在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的赋能作用。通过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AI赋能创新生态,才能真正打通科技从"书架"到"货架"的通道,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成果从高校院所走向市场、从实验室走向一线企业,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

在AI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各科创平台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区域特色,探索适合自身的AI应用路径,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