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在天津联合发表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的声明》。这份文件不仅强调了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未来国际协作、人才培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向提出了行动框架。

国际合作的三大核心方向

从声明内容来看,上合组织国家普遍关注以下三点:

  1. 基础设施互联 AI 的发展离不开算力、网络与存储等底层支撑。声明中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合作,推动跨国联通。这意味着未来区域间可能会出现更多 算力共享、跨境数据交换、联合研发平台 等合作模式。

  2. 人才与科研交流 成员国明确提出要扩大校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推动科研成果与教育资源的共享。这将为区域 AI 人才流动和科研协同提供更多制度保障。对企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可以接触更广的人才储备,还能参与跨国研发项目。

  3. 投资与治理协同 AI 的发展需要资本支撑,同时也需要治理规则的协调。声明提出要在投资、技术标准和治理模式上加强对接,这对于促进 AI 应用的 普惠、安全、可信 具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的启示:生态构建与应用落地

这份声明不仅是国家层面的合作意向,也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对企业来说,最大的启示在于 生态构建与应用落地

  • 多模型生态的选择:随着 AI 模型日益多样化,单一依赖某一技术供应商的风险在增加。企业需要建立多模型兼容的体系,根据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模型。

  • 本地化与合规化的部署:跨国合作往往伴随数据合规与安全挑战,企业必须具备灵活的本地部署能力,同时兼顾公有云与混合云方案。

  • 跨国应用的适配:不同市场的需求差异,要求企业具备快速适配的能力,包括多语言支持、地域化算力分配、行业专属模型训练等。

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并不总是需要从零开始构建复杂的 AI 基础设施。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的价值在于:

  • 提供多种主流大模型的接入与管理;

  • 根据不同行业与场景进行定制化组合;

  • 支持公有云、本地化与混合云的灵活部署;

  • 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的同时,提升成本效率。

例如,MateCloud 作为一家 AI 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长期与多家国际主流模型保持合作,能够帮助企业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模型与部署方式。在跨国应用、行业落地与算力优化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类服务的价值在于,企业不必单打独斗,而是可以在已有的生态与基础上快速落地应用。

结语

上合组织关于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的声明,揭示了 AI 发展的新趋势:合作、共享、普惠、安全。在这一进程中,企业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通过与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伙伴合作,企业能够更快地接轨国际合作浪潮,把握产业升级的机遇。

未来,AI 的发展不会是单点突破,而是多边协作与生态共建的结果。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