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工业级智能体开发核心技术,错误率降低70%,复杂任务处理能力提升5倍。

一、智能体决策框架全景图

核心选择标准:

  • 工具调用次数 ≤ 3 → ReAct
  • 存在子任务依赖 → Plan-and-Execute
  • 需要并行执行 → Plan-and-Execute

二、ReAct框架:轻量级任务处理专家

2.1 核心机制:Thought-Action-Observation循环
from langchain.agents import AgentExecutor, Tool, initialize_agent  
from langchain_core.prompts import PromptTemplate  
# 1. 定义工具集  
tools = [  
    Tool(  
        name="Search",  
        func=search_api,  
        description="通用搜索引擎"  
    ),  
    Tool(  
        name="Calculator",  
        func=math_calculator,  
        description="数学计算器"  
    )  
]  
# 2. 创建ReAct提示模板  
react_prompt = PromptTemplate.from_template("""  
你是一个智能助手,请严格按以下格式响应:  
Thought: 思考当前问题和可用工具  
Action: 工具名称(必须是{tool_names}之一)  
Action Input: 工具输入参数  
Observation: 工具返回结果  
...(重复直到得出结论)  
Final Answer: 最终答案  
问题:{input}  
""")  
# 3. 初始化ReAct智能体  
agent = initialize_agent(  
    tools,  
    llm,  
    agent="react-docstore",  
    prompt=react_prompt,  
    max_iterations=5  # 防止无限循环  
)  
# 4. 执行任务  
response = agent.invoke({  
    "input": "特斯拉当前股价的3倍是多少?"  
})  
print(response["output"])

执行过程可视化:

Thought: 需要先获取特斯拉当前股价  
Action: Search  
Action Input: 特斯拉当前股价  
Observation: $245.78  
Thought: 需要计算3倍股价  
Action: Calculator  
Action Input: 245.78 * 3  
Observation: 737.34  
Final Answer: 特斯拉当前股价的3倍是$737.34
2.2 企业级优化技巧

错误处理机制

def safe_tool_call(tool_name, input):  
    try:  
        return tools[tool_name](input)  
    except Exception as e:  
        return f"工具调用失败:{str(e)}"  
# 在Agent中重写工具调用逻辑  
agent.tool_call = safe_tool_call

超时控制

import signal  
class TimeoutException(Exception):  
    pass  
def handler(signum, frame):  
    raise TimeoutException("执行超时")  
signal.signal(signal.SIGALRM, handler)  
signal.alarm(10)  # 10秒超时  
try:  
    agent.invoke(input)  
except TimeoutException:  
    return "请求处理超时,请简化您的问题"

三、Plan-and-Execute框架:复杂流程大师

3.1 架构解析

3.2 代码实现
from langchain_experimental.plan_and_execute import (  
    PlanAndExecute,   
    load_agent_executor,  
    load_chat_planner  
)  
from langchain.chains import LLMChain  
# 1. 创建任务规划器  
planner = load_chat_planner(  
    llm,  
    system_prompt="你是一个高级任务规划专家,请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可执行的子任务步骤"  
)  
# 2. 创建任务执行器  
executor = load_agent_executor(  
    llm,  
    tools,  
    verbose=True  
)  
# 3. 构建Plan-and-Execute智能体  
agent = PlanAndExecute(  
    planner=planner,  
    executor=executor,  
    max_iterations=3  # 最大规划迭代次数  
)  
# 4. 执行复杂任务  
response = agent.run(  
    "规划一个上海3日游:需包含外滩、迪士尼、豫园,预算5000元,生成详细行程表"  
)

任务分解示例:

{  
  "plan": [  
    {"id": 1, "task": "查询上海迪士尼门票价格", "dependencies": []},  
    {"id": 2, "task": "查询外滩附近酒店价格", "dependencies": []},  
    {"id": 3, "task": "计算交通费用", "dependencies": [1,2]},  
    {"id": 4, "task": "生成每日行程安排", "dependencies": [1,2,3]},  
    {"id": 5, "task": "制作预算表", "dependencies": [4]}  
  ]  
}
3.3 高级特性实现

并行执行引擎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ThreadPoolExecutor  
def execute_parallel(tasks):  
    with ThreadPoolExecutor(max_workers=5) as executor:  
        future_to_task = {executor.submit(run_task, task): task for task in tasks}  
        results = {}  
        for future in concurrent.futures.as_completed(future_to_task):  
            task = future_to_task[future]  
            results[task["id"]] = future.result()  
    return results

动态重规划机制

def dynamic_replan(current_plan, failed_task):  
    # 1. 移除依赖失败任务的所有后续任务  
    new_plan = [t for t in current_plan if failed_task["id"] not in t.get("dependencies", [])]  
      
    # 2. 添加替代方案  
    new_task = create_alternative_task(failed_task)  
    new_plan.append(new_task)  
      
    # 3. 重新计算依赖关系  
    return resolve_dependencies(new_plan)

四、框架对比实验:客服系统实战

4.1 实验设计
pie  
    title 测试用例分布  
    “简单查询” : 45  
    “多步骤操作” : 30  
    “异常处理” : 25

测试环境:

  • 1000个真实客服对话样本
  • Azure D13 v2虚拟机(8核/56GB内存)
  • GPT-4 Turbo模型
4.2 实验结果

典型场景对比:

用户请求: “我的订单#12345想退货,但已经超过7天了怎么办?”  
ReAct处理:  
1. 查询订单状态 → 已签收10天  
2. 直接回复:“超过退货期限无法处理”  
Plan-and-Execute处理:  
1. 查询订单详情  
2. 检查退货政策例外条款  
3. 查找客户历史订单记录  
4. 生成替代方案:  
   “虽然超过7天,但您是VIP客户,可申请特殊退货,  
   我们将安排快递上门取件,是否接受?”

五、企业级选型指南

5.1 决策流程图

5.2 混合架构方案
class HybridAgent:  
    def __init__(self):  
        self.react_agent = create_react_agent()  
        self.plan_execute_agent = create_plan_execute_agent()  
        self.classifier = load_task_classifier()  # 任务分类模型  
      
    def route(self, query):  
        complexity_score = self.classifier.predict(query)  
        if complexity_score < 0.7:  
            return self.react_agent  
        else:  
            return self.plan_execute_agent  
      
    def run(self, query):  
        agent = self.route(query)  
        return agent.invoke(query)

六、避坑指南:生产环境经验

ReAct循环失控

症状:智能体陷入无限循环

  • 解决方案:
# 添加循环检测  
MAX_ITERATIONS = 10  
iteration_count = 0  
 
while not done:  
    iteration_count += 1  
    if iteration_count > MAX_ITERATIONS:  
        raise AgentLoopError("超过最大迭代次数")
Plan-and-Execute规划偏差

症状:生成不可执行的计划

  • 解决方案:
# 添加计划验证层  
def validate_plan(plan):  
    for task in plan:  
        if not has_tool(task["action"]):  
            raise InvalidTaskError(f"无可用工具: {task['action']}")  
        if missing_params(task):  
            raise MissingParamsError(f"缺少参数: {task['action']}")
工具依赖死锁

症状:任务A依赖B,B又依赖A

  • 解决方案:
# 依赖环检测算法  
def detect_cycle(dependencies):  
    graph = build_graph(dependencies)  
    try:  
        topological_sort(graph)  # 若无环可排序  
    except CycleError: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七、学习路径建议

初级阶段:

  • 掌握ReAct基础实现
  • 构建带3个工具的客服机器人

进阶阶段:

  • 实现Plan-and-Execute行程规划器
  • 添加并行执行优化

企业实战:

关键原则:

  • 80%的任务用ReAct解决,20%复杂任务用Plan-and-Execute
  • 始终添加防护机制防止失控
  • 复杂计划需人工审核后再执行

如何系统学习掌握AI大模型?

那么,如何系统的去学习大模型LLM?

作为一名从业五年的资深大模型算法工程师,我经常会收到一些评论和私信,我是小白,学习大模型该从哪里入手呢?我自学没有方向怎么办?这个地方我不会啊。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一定要继续看下去!这些问题啊,也不是三言两语啊就能讲明白的。

所以我综合了大模型的所有知识点,给大家带来一套全网最全最细的大模型零基础教程。在做这套教程之前呢,我就曾放空大脑,以一个大模型小白的角度去重新解析它,采用基础知识和实战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历时3个月,终于完成了这样的课程,让你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每一秒都在疯狂输出知识点。

包括:大模型学习线路汇总、学习阶段,大模型实战案例,大模型学习视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模型书籍PDF。带你从零基础系统性的学好大模型!

2025最新版CSDN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一、2025最新大模型学习路线

一个明确的学习路线可以帮助新人了解从哪里开始,按照什么顺序学习,以及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大模型领域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没有明确的学习路线可能会导致新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专注于哪些内容。

我们把学习路线分成L1到L4四个阶段,一步步带你从入门到进阶,从理论到实战。

L1级别:AI大模型时代的华丽登场

L1阶段:我们会去了解大模型的基础知识,以及大模型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和分析;学习理解大模型的核心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大模型应用场景;通过理论原理结合多个项目实战,从提示工程基础到提示工程进阶,掌握Prompt提示工程。

L2级别:AI大模型RAG应用开发工程

L2阶段是我们的AI大模型RAG应用开发工程,我们会去学习RAG检索增强生成:包括Naive RAG、Advanced-RAG以及RAG性能评估,还有GraphRAG在内的多个RAG热门项目的分析。

L3级别:大模型Agent应用架构进阶实践

L3阶段:大模型Agent应用架构进阶实现,我们会去学习LangChain、 LIamaIndex框架,也会学习到AutoGPT、 MetaGPT等多Agent系统,打造我们自己的Agent智能体;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包括Coze、Dify在内的可视化工具的使用。

L4级别:大模型微调与私有化部署

L4阶段:大模型的微调和私有化部署,我们会更加深入的探讨Transformer架构,学习大模型的微调技术,利用DeepSpeed、Lamam Factory等工具快速进行模型微调;并通过Ollama、vLLM等推理部署框架,实现模型的快速部署。

整个大模型学习路线L1主要是对大模型的理论基础、生态以及提示词他的一个学习掌握;而L3 L4更多的是通过项目实战来掌握大模型的应用开发,针对以上大模型的学习路线我们也整理了对应的学习视频教程,和配套的学习资料。

二、大模型经典PDF书籍

书籍和学习文档资料是学习大模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我们精选了一系列深入探讨大模型技术的书籍和学习文档,它们由领域内的顶尖专家撰写,内容全面、深入、详尽,为你学习大模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书籍含电子版PDF)

三、大模型视频教程

对于很多自学或者没有基础的同学来说,书籍这些纯文字类的学习教材会觉得比较晦涩难以理解,因此,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大模型视频教程,以动态、形象的方式展示技术概念,帮助你更快、更轻松地掌握核心知识

四、大模型项目实战

学以致用 ,当你的理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通过项目实战,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和巩固你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为你找工作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大模型面试题

面试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需要充分的准备。

在你已经掌握了大模型技术之后,就需要开始准备面试,我们将提供精心整理的大模型面试题库,涵盖当前面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让你在面试中游刃有余。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5最新版CSDN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