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睿近期了解到不少卖家朋友们在上架商品时在标题和描述中会使用大品牌/竞品的已注册商标来引流,目的是节省广告成本。这是跨境电商中非常高风险的操作。这样的操作一旦被查实轻则商品下架,重则遭受TRO。

⚠️ 使用竞品品牌名引流的风险

法律风险与平台处罚

直接在产品标题、描述、五点描述或搜索关键词中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包括竞品的品牌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构成了商标侵权。这可能会导致:

  • 法律诉讼:品牌方(尤其是大品牌)通常会委托律所(如GBC、Keith、David等)主动维权,发起临时限制令(TRO),冻结你的店铺资金,并要求高额赔偿。

  • 平台处罚:亚马逊等平台对侵权行为的处罚非常严厉,轻则下架listing,重则暂停甚至永久封停卖家账户。

消费者信任与品牌损伤

即便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流量,这种行为也可能损害你自身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觉得你的品牌不够专业或值得信赖。

如果说卖家朋友们担心自己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词,可以直接在睿观AI文本商标检测中上传产品标题和产品描述,得到结果后直接点击AI替换维权商标词,不满意还可以再次替换,帮卖家朋友们直接节省双倍时间。

🔍 除了商标,还需警惕版权与专利

除了商标侵权,在跨境电商中,你还需要特别注意版权(Copyright) 和专利(Patent) 侵权风险:

  • 版权侵权:主要涉及盗用他人的图片、产品描述文案、视频、音乐以及特定的图案设计等。即使这些素材上没有明确的商标,其本身也受版权法保护。

  • 专利侵权:常见的包括发明专利(产品结构、功能、方法等)和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独特的外观形状)还有实用新型专利(特定需求)。即使你用自己的品牌名,但如果销售的产品落入了他人专利的保护范围,也构成侵权。许多TRO案件同时涉及商标、版权等多重维权。

睿观-一站式侵权检测工具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