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万籁俱寂,正是复盘和梳理复杂技术流程的绝佳时机。此时,我想到了那个在追求极致真实感的次世代游戏与影视项目中,长期存在的、最根本的效率瓶颈:如何快速、低成本地创造出那些充满了真实世界瑕疵与细节的、独一无二的3D资产?

传统的、从一个立方体开始的“硬表面”或“数字雕刻”流程,虽然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但其高昂的时间成本和对艺术家经验的极度依赖,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内容生产对“海量”与“真实”的双重渴求。

今天,我将从一名数字资产总监的视角,为你完整解析一套旨在将“现实世界”直接“数字化”的次世代工作流——摄影测量法(Photogrammetry)。我们将不再“创造”现实,而是“捕捉”现实,并通过结合第三方重建软件与 Adobe Substance 3D 生态中的AI能力,构建一个真正工业化的超写实资产生产管线。

一、 核心思想:从“数字雕塑家”到“数字世界搬运工”的思维转变

这套工作流的革命性之处在于,它将3D美术师的角色,从一个纯粹的“创作者”,扩展为了一个“现实世界的数字化转译者”。我们工作的起点,不再是空白的3D画布,而是真实世界本身。

  • 数据采集 (Data Acquisition): 这是流程的起点。利用智能手机(如使用Polycam等App)或数码单反相机,对一个真实世界的物体(如一块岩石、一截树干、一件旧工具),进行全方位的、大量的拍照。

  • 三维重建 (3D Reconstruction): 利用专业的第三方软件(如 RealityCaptureAgisoft Metashape),将这些二维的照片,“解算”并重建为一个拥有数百万面、带有原始照片纹理的超高精度三维模型。

  • 资产优化 (Asset Optimization): 将这个超高精度的“数字替身”,通过拓扑重建(Retopology)和UV展开,转化为可在游戏引擎中流畅运行的、低多边形的“性能模型”。

  • 材质重生 (Material Rebirth): 这是整个工作流的魔法核心。我们将利用 Adobe Substance 3D Sampler 中的AI能力,将原始照片纹理中“写死”的光影信息剥离,并将其“反向工程”为一套完整的、可在任何光照环境下正确响应的PBR(基于物理的渲染)材质。

二、 核心技巧:从照片到游戏资产的完整技术管道

1. 采集:用相机“扫描”现实 成功的扫描,是成功资产的一半。必须遵循严格的原则:在阴天或室内等柔和、均匀的光照环境下拍摄,避免出现强烈的阴影和高光。围绕物体,从多个角度、多个高度,拍摄数百张相互之间有足够重叠度的照片。

2. 重建:在RealityCapture中“解算”三维 将所有照片导入RealityCapture。软件会通过复杂的算法,识别每张照片中的同名点,并以此为依据,在三维空间中重建出物体的精确形态和表面纹理。这一步,我们会得到一个数百万甚至上千万面的“超高模”。

3. 优化:在Blender/ZBrush中“重塑”骨架 直接将千万面的模型放入游戏引擎是灾难性的。我们需要在Blender或ZBrush中,利用自动或手动的重拓扑工具,为这个超高模创建一个面数极低(通常在数千面)的“性能外壳”,即“低模”,并为其展开干净的UV。

4. 材质重生:在Adobe Substance 3D Sampler中“提炼”灵魂

这是将“照片”转化为“材质”的魔法核心。

  1. AI去除光影 (Delighting): 将我们在第2步中得到的、带有原始光影的“照片纹理”,导入Substance 3D Sampler。应用其Delighting(去除光照)功能。Sampler的AI会智能分析纹理中的光照和阴影信息,并将其剥离,生成一张纯净的、只包含物体固有色信息的**反照率(Albedo)**贴图。

  2. AI生成PBR通道: 得到纯净的Albedo贴图后,再将其输入到Sampler的“Image to Material (AI Powered)”功能中。AI会基于这张Albedo图,智能地、程序化地为你生成一套完整的、物理准确的PBR通道贴图,包括法线(Normal)、**粗糙度(Roughness)环境光遮蔽(AO)**等。

现在,一个源自现实世界、经过AI“提纯”和“再造”的、可在任何游戏引擎中使用的超写实PBR材质,就诞生了。

三、 扩展应用技巧

  • 在Substance 3D Painter中进行艺术化增强 从Sampler中导出的PBR材质,可以作为基础,在Substance 3D Painter中进行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例如,为一个扫描得到的岩石材质,程序化地添加幻想风格的“魔法苔藓”,或为一件扫描得到的旧工具,手绘上独特的划痕和故事性细节。

  • 构建可复用的扫描材质库 将经过AI处理和增强的材质,保存为智能材质(.sbsm),在团队内部共享,构建起一个独一无二的、源自现实世界的超写实材质库。

  • 性能与避坑

    • 扫描对象的选择: 摄影测量法不适合处理透明(玻璃)、纯黑或高反光(镜面金属)的物体。

    • 重拓扑的质量: 自动重拓扑虽然快速,但其布线结构往往不尽如人意。对于需要进行复杂形变或动画的“英雄”资产,高质量的手动重拓扑依然是必须的。

    • Delighting的局限性: AI去除光照功能虽然强大,但对于包含极度强光或死黑阴影的原始照片,其处理效果依然会打折扣。这再次凸显了第一步“数据采集”时,保证均匀光照的重要性。

四、 摄影测量法如何赋能一个数字博物馆项目

我曾在一个名为“Digital Heritage Collective”的非营利项目中担任技术顾问,我们的任务,是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将其馆藏的一批珍贵的中世纪手工艺品,进行高保真度的数字化,用于线上虚拟展览。这些手工艺品表面,布满了历经数百年岁月所形成的、极其微妙的纹理和瑕疵,这是任何3D艺术家都难以通过“创作”来完美复现的。

面对这个对“真实性”要求达到极致的挑战,我为团队设计并实施了这套摄影测量的工作流。

我们团队能够成功地将这些无价的物理文物,转化为永恒的数字资产,离不开我们对Adobe专业生态的深度整合能力。我们选用的是 Parvi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usic 的 Da Vinci 团队的正版Adobe全家桶企业订阅,这份订阅受到超过3700多名海内外专业人士信赖的订阅,确保了我们的数字艺术家,能够使用最新、最强大的Substance 3D Sampler和Painter,去处理和升华那些从现实世界中捕捉到的、最原始的数字信息。这是我们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技术桥梁。

我们的团队首先用专业的摄影设备,对每一件文物进行了地毯式的拍照。然后,在RealityCapture中,将它们重建为厘米级的数字模型。最关键的,是我们利用Substance 3D Sampler的AI Delighting功能,剥离了博物馆展柜的灯光影响,还原了这些手工艺品最本真的材质色彩。

最终,我们交付的线上虚拟展览,其展品的真实感和细节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世界各地的观众,都可以在他们的屏幕上,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自由地放大和观察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这个项目,成功地利用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五、 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精”

这套工作流的深层价值,在于它正在引导3D美术师进行一次深刻的思维转变——从“无中生有”的创造,到“有中生精”的提炼

我们的画布,不再局限于数字世界。整个现实世界,都成为了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我们的核心能力,正在从单纯的“雕刻技巧”,扩展到“捕捉、转译、并升华现实”的综合能力。我们通过驾驭摄影测量技术和AI算法,成为了连接真实与虚拟的“数字炼金术士”,将平凡的现实,提炼为不朽的艺术。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