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数仓领域不会再是单一技术的竞争,而是一个融合了多种范式、智能化、并深度拥抱开放标准的“数据平台矩阵”

以下是预计在2025年成为主流或持续保持强势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核心架构范式:三足鼎立,融合演进

未来的云数仓不会是一种架构统一天下,而是以下三种架构根据场景并存和融合:

  1. 解耦式架构 (Decoupled Architecture)

    • 是什么:将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彻底分离。存储使用廉价的云对象存储(如AWS S3, Azure Blob Storage, Google Cloud Storage),计算节点(虚拟仓库或集群)可以独立按需伸缩。

    • 为何流行:极致弹性,成本效益极高。计算层不用时为0成本,存储成本仅为对象存储费用。这已成为现代云数仓的标配和基石

    • 代表Snowflake 是这一架构的开创者和领导者,Databricks SQLAmazon Redshift SpectrumBigQuery 也深度践行此模式。

  2. 湖仓一体 (Lakehouse)

    • 是什么:在低成本的数据湖(对象存储)之上,构建数仓级别的管理和性能层。它兼具数据湖的灵活性(支持非结构化数据、机器学习)和数仓的性能、事务一致性(ACID)。

    • 为何流行: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消除了数据冗余(一份数据同时用于BI、AI、数据科学),成为了数据驱动组织的统一数据平台

    • 代表Databricks 是核心推动者,其 Delta Lake 格式是基石。Snowflake 也通过 Snowflake Iceberg Tables 等支持开放表格式来拥抱湖仓一体。Apache Iceberg 和 Apache Hudi 作为开源表格式,被各大云厂商广泛支持。

  3. 流批一体 (Unified Batch & Streaming)

    • 是什么:用户可以使用同一套API和SQL语法来处理实时流数据和历史批量数据,系统自动完成底层转换。

    • 为何流行:企业对实时数据分析的需求爆炸式增长(如实时风控、实时推荐、实时监控)。流批一体简化了架构,降低了开发和运维复杂度。

    • 代表Apache Flink 是这一领域的绝对王者。Spark Structured StreamingksqlDB (Confluent) 等也广泛使用。


二、关键技术特性与开放标准

  1. 开放表格式 (Open Table Formats)

    • 是什么Apache IcebergApache HudiDelta Lake。它们定义了数据表如何存储在对象存储上的元数据层,实现了事务、时间旅行、schema演化等功能。

    • 为何流行:** vendor-agnostic (避免厂商锁定)。数据不再被某个特定引擎锁死,你可以用Spark做ETL,用Flink做流处理,用Snowflake做查询,用Presto做即席查询,所有引擎都读写同一份数据。这将是2025年的绝对主流**。

  2. 智能与自动化 (AI & Automation)

    • 是什么

      • 自动优化:自动聚类、索引、压缩、查询优化。用户无需手动VACUUMANALYZE

      • AI辅助:自然语言生成SQL(NL2SQL)、自动异常检测、自动根因分析、预测性优化。

    • 为何流行:降低使用门槛,让数据分析师和业务人员能更专注于业务逻辑,而非技术细节。同时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3. 无缝数据共享与协作 (Data Sharing & Collaboration)

    • 是什么:以SnowflakeData MarketplaceSecure Data Sharing为代表,无需复制和移动数据,即可在账户间、组织间安全地实时共享数据。

    • 为何流行:数据生态建设的核心。促进了内外部数据协作,实现了数据货币化。

  4. GPU加速查询

    • 是什么:使用GPU(而非传统CPU)来加速大规模数据查询和Processing。

    • 为何流行:在处理复杂查询、多表关联、大规模聚合时,能提供数量级的速度提升。特别适合ad-hoc查询和AI workload。

    • 代表NVIDIA RAPIDSBlazingSQL,以及各大云数仓开始集成GPU选项。


三、主流厂商与技术选型参考 (2025视角)

厂商/项目 核心技术/产品 2025年定位与趋势
Snowflake 原生云数仓,计算存储分离,强大数据共享 企业级数据云平台,通过支持Iceberg等开放格式融入生态,强化AI/ML能力。
Databricks Delta Lake (Lakehouse),Unity Catalog,Spark 统一的数据与AI平台,强调用一份数据同时做数据工程、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
Google BigQuery Serverless,内置BI和ML引擎 无缝的AI集成(BigQuery ML),与Google Cloud AI服务深度绑定,开箱即用。
Amazon Redshift Redshift Spectrum (湖仓一体),与AWS生态深度集成 性能与成本领导者,持续推出如RA3节点、AQUA等硬件级创新,牢牢绑定AWS生态。
Apache Iceberg 开放表格式 事实上的开放标准,被几乎所有主流厂商(Snowflake, Databricks, AWS, Cloudera, Dremio等)支持,是避免锁定的关键。
Apache Flink 流处理引擎 实时处理的王者,在湖仓一体架构中承担实时数据摄入和处理的核心角色。
Dremio/StarRocks 高性能查询引擎 作为查询加速层,依托于开放表格式,对海量数据提供亚秒级查询响应,用于BI和Ad-hoc场景。

总结与建议

对于2025年的技术选型和学习方向:

  1. 拥抱开放标准:重点学习 Apache Iceberg 和 Apache Flink。理解开放表格式的原理和优势是未来几年的核心竞争力。

  2. 掌握湖仓一体架构:这是大势所趋,要理解如何在一个平台上同时处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支持从BI到AI的全链路工作。

  3. 深化SQL技能:无论底层技术如何变,SQL仍然是数据分析的通用语言。现代SQL窗口函数、复杂查询优化能力至关重要。

  4. 关注AI与自动化的应用:学会利用平台提供的AI功能来提升工作效率,并理解其背后的原理。

  5. 理解实时数据处理:流处理不再是可选技能,而是必备技能。掌握基本的流处理概念和SQL语法。

2025年,一个优秀的数据工程师或架构师,不再是某个单一产品的专家,而是能够基于开放标准,为企业设计和构建高效、灵活、低成本且面向未来的统一数据平台的专家。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