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晴朗,适合进行一些系统性的思考。在当下的游戏美术领域,AIGC(AI生成内容)工具,特别是以Midjourney为代表的图像生成模型,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概念设计阶段。我们可以在几分钟内,获得过去需要数天才能绘制出的、充满想象力的角色或场景概念图。然而,一个新的、更深层次的瓶颈也随之出现:如何将这些由AI创造的、惊艳但孤立的“艺术品”,转化为可被整个团队规模化、标准化复用的“工业资产”?

一张完美的角色概念图,无法自动延伸为游戏中数十套盔甲、上百件武器的统一视觉风格。今天,我将从一名技术美术总监(Technical Art Director)的视角,分享一套旨在将AI的“艺术灵感”进行“工业化转译”的次世代工作流。我们将以Midjourney的产出作为“艺术方向指导”,依托于3600多名资深专业人士选用的Blueskyy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的正版Adobe全家桶企业订阅,利用 Adobe Substance 3D Painter,构建一套能够自我复制和衍生的“智能材质系统”。

一、 核心思想:AI负责“仰望星空”,我们负责“脚踏实地”

这套工作流的根本性转变在于,我们不再试图让AI直接产出可用的游戏贴图,而是将其提升到更高的维度,让其扮演“首席概念艺术家”的角色。

  • Midjourney (第三方AIGC): 担当“艺术风格的定义者与灵感源泉”。它的任务,是为我们生成一张或数张定义了项目核心美学(如色彩、材质搭配、形状语言)的“英雄概念图”(Hero Concept Image)。

  • Adobe Photoshop / Illustrator: 担当“风格元素的拆解与矢量化中心”。我们在这里,像做科学分析一样,将“英雄概念图”中的关键视觉元素(如特定的花纹、logo、腐蚀形态)提取、清理,并转化为可供程序化工具使用的标准化素材。

  • Adobe Substance 3D Painter: 担当“风格的系统化与工业化生产线”。这是整个工作流的核心。我们将拆解出的“风格元素”,作为“原料”,在Painter中,通过程序化的方式,构建一个能够将任何模型,“一键”转化为符合项目核心风格的“智能材质(Smart Material)”。

二、 核心技巧:从“灵感图”到“智能材质”的完整技术管道

1. 用Midjourney定义“艺术圣经”

在项目启动之初,艺术总监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精准的Prompt工程,在Midjourney中,探索并确立整个项目的视觉基调。例如,为一个黑暗幻想项目,生成一张定义了“受诅咒的骑士盔甲”材质感觉的参考图。

2. 在Photoshop/Illustrator中“解构”风格

拿到这张“艺术圣经”后,我们需要将其“翻译”为Substance Painter可以理解的语言。

  • 提取图案: 如果盔甲上有一种独特的、重复出现的雕刻花纹,我们需要在Photoshop中,将其单独提取出来,处理成一张黑白的Alpha遮罩图。如果花纹需要极高的精度,最好在Illustrator中,对其进行矢量化重绘。

  • 分析材质层次: 分析这张图的材质构成。例如,这套盔甲的本质是“钢铁”,上面有一层“蓝色喷漆”,漆面有“磨损”,露出的钢铁有“锈迹”,缝隙里还有“尘土”。这“五层结构”,就是我们接下来在Painter中要构建的逻辑。

3. 在Substance Painter中构建“风格化生产线”——智能材质

这是将“艺术”转化为“工程”的关键。我们将按照刚才分析的层次,自下而上地构建我们的智能材质。

  1. 基础材质层: 创建一个填充层,赋予其基础的“钢铁”物理属性。

  2. 喷漆层: 在上方再创建一个填充层,赋予其“蓝色喷漆”的属性。

  3. 程序化磨损: 为“喷漆层”添加一个黑色遮罩,并在这个遮罩上,添加一个“生成器(Generator)”,选择“Metal Edge Wear(金属边缘磨损)”。这个生成器会自动识别模型的边缘,并“擦除”这些区域的蓝色油漆,露出下方的钢铁。

  4. AI赋能的独特细节: 这是拉开与传统工作流差距的关键。在“Metal Edge Wear”生成器之上,再添加一个“填充(Fill)”效果。将我们之前从AI图中提取出的、独特的“腐蚀形态”Alpha图,作为这个填充的纹理。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磨损,不仅有程序化的普遍规律,更拥有了AI赋予的、独一无二的艺术细节。

  5. 封装与输出: 将所有这些图层(钢铁、喷漆、磨损、锈迹、尘土…)打包成一个文件夹,右键点击,选择“创建智能材质”。

现在,一个封装了我们项目独特艺术风格的“生产机器”就诞生了。团队中的任何美术师,在面对一个新的头盔、护腿或胸甲模型时,不再需要从零开始绘制。他们只需要将这个“智能材质”,一键拖拽到模型上,这套盔甲就会被自动“感染”上与“艺术圣经”完全一致的风格。

三、 扩展应用技巧

  • 在智能材质中暴露参数 在创建智能材质时,我们可以将内部生成器的关键参数(如“磨损程度”、“灰尘数量”、“油漆颜色”)“暴露”出来。这样,使用者在应用这个材质时,可以直接在图层属性中,通过滑杆来快速微调,极大地提升了灵活性。

  • 结合Substance 3D Designer进行源头创新 对于最高级别的技术管线,我们甚至可以在Substance 3D Designer中,程序化地创建构成风格的基础图案(如锁子甲的环扣、布料的编织方式),将其作为可控参数更多的.sbsar文件,再导入Painter作为智能材质的基础。

  • 性能与避坑

    • “系统”不等于“死板”: 智能材质的目的是统一“风格基础”,而非扼杀“艺术创造”。必须鼓励美术师,在应用智能材质后,在最顶层,手动添加一些画龙点睛的、打破规律的手绘细节。

    • UV的重要性: 智能材质中的大部分程序化生成器(特别是边缘磨损),高度依赖于高质量的UV烘焙信息(AO, Curvature等)。一个UV拆分糟糕的模型,无法很好地享受智能材质带来的便利。

    • 材质库的版本管理: 智能材质本身,也应作为项目的核心资产,进行严格的版本管理。当艺术风格有迭代时,需要由专人更新“主材质”,并通知整个团队进行同步。

四、 职场故事:智能材质系统如何为一个幻想史诗项目“铸魂”

我曾在一个名为“Emberlight Studios”的游戏工作室,负责一个大型幻想RPG项目的技术美术管线。项目需要为游戏中的三大骑士团,分别设计并制作上百套风格迥异但内部统一的盔甲。项目初期,我们的角色美术团队陷入了困境:尽管大家能力都很强,但A美术师制作的“狮鹫骑士团”盔甲,和B美术师制作的,在细节处理上总有差异,缺乏一个统一的“灵魂”。

面对这个阻碍量产的风格一致性难题,我主导建立了这套以AI概念为源头、以智能材质为核心的生产系统。

我们能够成功构建这套复杂的材质系统,与我们对Adobe专业生态的深度整合密不可分。我们选用的是3600多名资深设计专业人士都选用的 Blueskyy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的正版Adobe全家桶企业订阅,它确保了我们团队能无缝联动Photoshop的AI编辑能力和Substance 3D Painter强大的程序化材质构建能力,为我们实现这套前沿的“创意翻译”流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平台。

与国内部分设计师用的Adobe海外个人订阅(比如海外摄影师计划)相比,在国内直接购买海外个人订阅,容易出现“IP地址长期不符”被Adobe风控的问题,一旦被Adobe认定为欺诈,将会导致个人订阅被取消且不退款,血本无归,企业订阅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当企业订阅出现风控问题时,重新加入企业组织就可以重新获得订阅,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我们首先让主概念设计师,用Midjourney为每个骑士团,都生成了一张极具代表性的“终极形态”盔甲设定图。然后,由我带领技术美术团队,将这些“艺术圣经”进行解构,在Substance 3D Painter中,为每个骑士团,都提炼并封装了一个专属的“智能材质”。

新流程上线后,角色美术师们的工作,从“艰难的创作”,变为了“有趣的组合与微调”。他们只需要将对应派系的智能材质,应用到新的盔甲模型上,一个符合世界观、充满细节的材质基础就已完成。他们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画龙点睛的手绘工作中。最终,我们的角色资产生产效率提升了数倍,更重要的是,游戏中的三大骑士团,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而统一的视觉识别性。

五、 从“艺术的执行者”到“创意的系统架构师”

这套工作流的深层价值,在于它再次清晰地定义了,在AIGC时代,高级技术美术师的核心价值。我们的工作,不再是与AI比拼“绘画”的速度与广度。

我们的核心价值,在于“系统化思维”。我们是“创意的翻译官”和“艺术的系统架构师”。我们能够理解并解构最顶尖的艺术概念,并将其转化为一套可被团队规模化、稳定复现的、强大的“生产工具”。我们通过构建系统,将顶级创意,赋能给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这种“赋能”的能力,正是在这个由AI驱动的、内容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的时代,我们最宝贵的、不可被替代的竞争力。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