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 RHEL 10:特性、优势及与 RHEL 9/8/7 的全面对比
摘要:红帽企业 Linux 10(RHEL 10)于2025年5月发布,带来多项创新功能。其亮点包括AI驱动的Linux Lightspeed管理工具、改进的镜像构建器、增强的Web控制台功能,以及后量子加密等安全特性。与早期版本相比,RHEL 10基于6.11内核,优化了容器支持(Podman 5)和云环境集成,增强了开发工具(PHP 8.3、NGINX 1.26等)。相比RHEL 7/8/9,
在企业级 Linux 操作系统领域,红帽企业 Linux(RHEL)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2025 年 5 月 13 日,RHEL 10 正式发布,再次为企业级用户带来了诸多创新与改进。本文将深入探讨 RHEL 10 的新特性,并将其与 RHEL 9、RHEL 8 和 RHEL 7 进行横向比较,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 RHEL 各版本的演进与差异。
RHEL 10 的新特性
一、AI 驱动的 Linux 管理 —— 红帽企业 Linux Lightspeed
RHEL 10 引入了红帽企业 Linux Lightspeed,这是一项由 AI 驱动的服务。它凝聚了红帽数十年在 RHEL 领域的专业经验,旨在简化 RHEL 的使用体验。无论是经验丰富的专家还是新手,都能从中受益。用户可以通过向命令行助手提出通俗易懂的问题,如 “帮我排查 SSHD 无法启动的问题?”,即可获得简单明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此外,RHEL Lightspeed 还为红帽智能分析镜像构建器提供软件包推荐,根据用户选择的软件包分析并推荐其他相关软件包,减少用户在软件包选择上的不确定性。
二、镜像构建器的改进
RHEL 10 对原生 RHEL 镜像构建器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新增了许多自定义选项,让用户能够更灵活地定制自己的镜像。加强了与红帽智能分析服务以及红帽智能分析镜像构建器的集成,提高了镜像构建的智能化水平。同时,支持一系列主流平台,包括公共云、虚拟环境和裸机等,方便用户在不同环境中快速构建和部署镜像。例如,在云镜像优化方面,取消了 /boot 独立分区设计,构建效率提升了 30%,并且支持 AWS/Azure/GCP 多平台直出。
三、Web 控制台功能增强
自 RHEL 8 推出 RHEL Web 控制台以来,因其简化管理任务而受到广泛欢迎。RHEL 10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其功能。通过内置支持,可以对未安装 Cockpit 软件包的远程系统进行管理。文件浏览器应用集成了全新文本编辑器,用户无需离开控制台就能查找和修改基于文本的文件。支持配置 Stratis 文件系统大小限制,方便用户轻松设置存储限制。RHEL 高可用性附加组件管理也已在 Web 控制台中提供,为 RHEL 高可用性客户统一了运维体验。
四、新增及改进的系统角色
-
AIDE 系统角色:RHEL 10 引入了一个新的系统角色,用于处理流行的高级入侵检测环境(AIDE)Linux 安全工具的安装和配置。该角色简化了数据库初始化、更新以及 AIDE 完整性检查等操作,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Podman 系统角色增强:Podman 5 引入了对使用 quadlet 工具创建容器集的支持。Podman 系统角色使用 quadlet 自动执行容器集配置,使得在 RHEL 环境中大规模运行 Podman 并保持一致性变得更加容易。
-
systemd 角色改进:systemd 角色增加了对 systemd 用户单元的支持,在此之前它仅支持系统单元,扩展了 systemd 在用户层面的管理能力。
五、面向云环境的优化
RHEL 10 针对云环境进行了专门优化,是在单个云环境中及跨云环境工作的理想运维基础。红帽与 AWS、Google Cloud 和 Microsoft Azure 等合作伙伴合作,为每个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环境打造了完全集成且得到全面支持的 RHEL 镜像。这些镜像具有以下优势:从公共云仪表板中可查看 RHEL 资产,统一各项服务的整体视图;具备安全启动和镜像认证功能,确保工作负载从启动到运行都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预先配置云管理功能,可与每个云提供商的特定工具集成。
六、开发人员工具更新
RHEL 10 更新了开发人员常用的一些现代版本流行编程语言和服务,具体如下:
-
PHP 8.3:增加了 Argon2 密码算法支持、date 扩展中的新错误和异常处理类,以及用于 Redis 和 Valkey 数据库的 php-pecl-redis6 软件包。
-
NGINX 1.26:实现了错误修复、逐服务器 HTTP/2 支持,以及在复杂配置下的启动性能改进。
-
Git 2.47:采用 Reftable 后端实现更高效的引用管理和可扩展性,伪合并位图可在获取操作期间提高性能,增量式多合一包索引可实现更高效的更新。
-
Maven 3.9:进行了常规修复和改进,并向后移植了 Maven 4 系列的部分功能。
-
MySQL 8.4:为管理员提供了新的密码控制功能,改进了身份验证,并增强了与旧版 MySQL 的备份兼容性。
-
适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支持在 Windows 上运行 RHEL 开发环境,而无需虚拟机。
-
RISC-V 开发人员预览版: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尝试使用 RHEL 和新兴的 RISC-V 架构的机会,红帽与 SiFive 合作,在其 HiFive P550 开发板上提供 RHEL 10。
七、安全功能提升
-
后量子加密算法支持:随着量子计算的发展,现行加密技术面临挑战。RHEL 10 附带新的抗量子算法,通过启用密钥交换来增强机密性,为具备后量子计算能力的 Linux 系统开辟道路。
-
证书验证与修复分离:引入了一项新功能,可将针对 OpenSSL 的 CVE 修复与证书验证分离,使用户能够更轻松地保持 FIPS 验证合规性。
-
域名系统加密支持:支持域名系统加密,可防止不法分子通过 DNS 查询请求访问内部数据。
RHEL 10 与 RHEL 9/8/7 的横向比较
一、内核版本
-
RHEL 7:基于内核 3.10,相对较旧,在硬件支持和性能优化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
RHEL 8:采用内核 4.18,相比 RHEL 7 有了显著提升,对新硬件的支持更好,性能也有所优化。
-
RHEL 9:基于内核 5.14 构建,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对新硬件和新技术的支持更加全面。
-
RHEL 10:基于内核 6.11.0 构建,在性能、稳定性和新功能支持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例如对新硬件架构的支持、对一些新的系统特性的实现等。
二、容器支持
-
RHEL 7:最初没有官方的容器运行环境,依赖社区的 Docker 来引入容器支持,在容器管理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
RHEL 8:引入了 Podman 和 Buildah,Podman 支持无守护容器运行,相比 Docker 在安全性和轻量级方面有了改进,逐渐成为 RHEL 中容器管理的主流工具。
-
RHEL 9:对 Podman 进行了增强,加入了自动更新容器、systemd 容器集成等功能,使得容器管理更加便捷和高效。
-
RHEL 10:进一步提升了 Podman 的功能,引入了对使用 quadlet 工具创建容器集的支持,并且将容器的优势更深入地融入到操作系统的构建、部署和管理方式中,例如通过镜像模式将操作系统作为 bootc 镜像部署,为开发人员和镜像维护人员提供了统一的体验和对环境的全面掌控。
三、软件包管理
-
RHEL 7:使用 YUM(基于 RPM)进行软件包管理,在处理复杂依赖关系时效率较低,软件包更新速度相对较慢。
-
RHEL 8:用 DNF(基于 RPM)替代了 YUM,DNF 具有更快的包解析与依赖处理能力,能够更高效地管理软件包,同时支持模块化软件包管理,允许同一系统上安装多个版本的软件,如 Python 2 和 3。
-
RHEL 9:继续使用 DNF,在软件包管理方面保持了稳定性和高效性。
-
RHEL 10:预计未来可能会引入 DNF5,进一步优化软件包管理的性能和功能,目前在软件包管理上延续了 DNF 的优势,并结合红帽智能分析服务和 Lightspeed 进行更智能的软件包推荐和管理。
四、安全机制
-
RHEL 7:采用 OpenSSL 1.0.1,SELinux 默认处于 enforcing 模式,在安全功能上相对基础。
-
RHEL 8:升级到 OpenSSL 1.1.1,在安全协议和算法支持上有所提升,SELinux 依然默认强制执行,同时 Cockpit 等工具的增强也为系统安全管理提供了便利。
-
RHEL 9:引入 OpenSSL 3.0,支持 FIPS,增强了加密安全性,SELinux 与 SCAP 集成得到加强,在系统安全强化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支持零信任架构、安全启动等,更适合边缘计算等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景。
-
RHEL 10:在安全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引入后量子加密算法,支持域名系统加密,将 OpenSSL 的 CVE 修复与证书验证分离等,全方位提升了系统在当前和未来网络环境下的安全性。
五、用户界面与管理工具
-
RHEL 7:默认的 UI 桌面环境是 GNOME 3(基于 X11),Web 管理界面功能相对有限。
-
RHEL 8:引入了 Wayland 显示支持,替代 X11 成为默认图形系统,提升了图形性能和安全性,同时 RHEL Web 控制台得到改进,简化了管理任务。
-
RHEL 9:采用 GNOME 40+(Wayland),进一步优化了用户界面体验,在管理工具方面延续了 RHEL 8 的优势并有所增强。
-
RHEL 10:对 RHEL Web 控制台进行了大幅增强,支持管理未安装 Cockpit 软件包的远程系统,文件浏览器应用集成新文本编辑器,支持 Stratis 文件系统大小限制配置等,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管理的便捷性。
总结
RHEL 10 在 RHEL 9、RHEL 8 和 RHEL 7 的基础上,在多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和改进。通过引入 AI 驱动的管理工具、优化镜像构建器、增强 Web 控制台功能、提升容器支持和安全性等,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了更智能、高效、安全的 Linux 操作系统平台。与之前的版本相比,RHEL 10 更加适应现代企业在云计算、数字化转型、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需求。对于正在使用 RHEL 7 或 RHEL 8 的企业用户,在评估升级到 RHEL 10 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系统的兼容性、硬件环境等因素,但从长远来看,升级到 RHEL 10 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优势和价值。而对于新部署的项目,RHEL 10 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