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容第981篇,专注AGI+,AI量化投资、个人成长与财富自由。

图片

http://www.ailabx.com/strategy/688432468c45f7483b1a2e2c

全市场股票回测,技术上与etf差不多。

不过股票的数据量大,所以,更多的优化在大量数据的计算上,这也算是一个门槛吧。

加载1万多个csv,一共千多万行数据到内存,然后进行因子计算,这对性能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图片

我们的小市值策略:

1、市值在10-20亿之间。

2、收盘价<10。

3、取市值最小的20支。

每5天轮动一次。

from task_config import SortRule, Rule
task = StockTask()
task.period = 'RunEveryNPeriods'
task.period_days = 5
task.filters_rules.append(Rule(
factor_name='收盘价',
params=[],
op='小于',
value=10
))

task.filters_rules.append(Rule(
factor_name='流通市值',
params=[],
op='大于',
value=10
))

task.filters_rules.append(Rule(
factor_name='流通市值',
params=[],
op='小于',
value=20
))

task.orderby_rules.append(SortRule(
factor_name='流通市值',
params=[],
desc=False,
weight=1.0
))

e = Engine()
res = e.run(task)
print(res.stats)
# print(res.get_security_weights().iloc[-1].to_dict())
# print(res.get_weight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res.plot()
plt.show()

吾日三省吾身

看一些人物传记,看一些真实的人物访谈。

看与自己差不多同龄人的,背景不一的人的成长轨迹和历程。

有点意思。

你去看每个个体,里边有定有大量的随机的,偶然的,运气的成分。

但底层逻辑上,其实成功者总有相似的共性。

这就是我们值得去挖掘的地方

比如,讲终身成长,或者终身学习。这一条是绝对的共同点。

拉长时间周期,这一条就是关键差距。

终身学习,不是你每天看个节目,或者刷个视频。

而是成体系的,去构建一个知识体系,某个领域的认知系统。

在这个领域,你超越至少70%以上的人吧。

而不是知道一些信息,记住一些别人的观点。

更不用说,很多人,20几岁离开学校之后,就再也没有学习过。

运气好的,在一个工作上,可以混一辈子。————这也是运气。

而当环境不好时,脆弱性和适应性就体现出来了。

有些人,你看着非常聪明,做事靠谱,但就是没能机会,或者说“怀才不映遇”。————本质上,他很久没有更新自己的认知系统了。

在互联网和现在AI时代,学习资源,甚至学习方法都是海量,公开用免费的,需要一点点方法,甚至就是一些意愿和好奇心。

写作的重要性。

大家写新年计划,往往写着要读多少本书。

读书本质上还只是消费型学习。

真正有用的是生产型学习。

输出就是生产。

有观点的输出,并不容易的。

为何古人考试,只需要写一篇文章。

这里也是有道理的。

写一篇文章,关于某个方向的建议,理念的阐述。有深刻的见解,有执行的可能,这就是能力。

写作也分为技术型和非技术型的。

技术型的,比如如何做量化投资,如何开发一个AI智能体。

非技术型,比如对于宏观前沿的一些看法,思考行业发展趋势等等。

哪个价值更大?

技术型的东西,比较确定,更加容易。你只要花心思去学,就比没有学的人多懂一点,你就可以写,也可以讲。但新技术日新月异,变化快,门槛也不高,比如就算AI这样的领域,现在谁不会讲一点大模型,提示词和RAG呢?

但宏观的东西,需要洞察力,需要积累。

以前喜欢逛图书馆,书店,学习了大量技能型的东西,全栈工程师。这是确定的技能,一技傍身,让人很有安全感。

技术型的东西,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

不过,随着年岁增长,技能型的天花板和可替代性就会显现出来。

宏观的,战略性的,方向性的观点和见解就显得重要。

大的事情,都是“先胜而后求战”。

尽管说互联网讲求快速迭代,没有人能一次规划准确。

但这个规划背后,是有对行业深刻的洞见,修正,迭代是朝着一定的方向去收敛的。

另外,带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就是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有观点的人,有见解的人,那就是管理者和合伙人。还是说,你是一个技术,最多的初期就是一个技术合伙人。

如何获得这种全局性的,有格局的能力呢?

阅读永远是性价比最高的途径。

只是不是只读那些技术的,看起来实用的书。

也许是看似没有起作用的,比如人物传记,历史,甚至小说。

去看历史,看宇宙星辰。

代码和数据下载:AI量化实验室——2025量化投资的星辰大海

EarnMore(赚得更多)基于RL的投资组合管理框架:一致的股票表示,可定制股票池管理。(附论文+代码)

机器学习驱动的策略开发通过流程 | 普通人阶层跃迁的可能路径?

年化30.24%,最大回撤19%,综合动量多因子评分策略再升级(python代码+数据)

三秒钟创建一个年化28%,夏普比1.25的策略(python系统已开放源代码下载)

6年年化收益46%,最大回撤率为16%的策略(附python代码)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