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代码是一个C语言程序,它定义了两个函数m1m2,并在主函数main中通过循环调用这两个函数来更新变量t1t2的值。最后,程序打印出t1t2的最终值。让我们详细解释每一部分的功能和执行流程。

1. 包含头文件

#include <stdio.h>

这一行包含了标准输入输出库的头文件,使得程序可以使用printf等标准I/O函数。

2. 函数定义:m1

int m1(int x, int y)
{
    if (x <= y) return 2*x + 1;
    else return y;
}
  • m1函数接受两个整型参数xy
  • 如果x小于等于y,则返回2*x + 1
  • 否则,返回y

3. 函数定义:m2

int m2(int x, int y)
{
    if (x <= y) return 2*y + 1;
    else return x;
}
  • m2函数也接受两个整型参数xy
  • 如果x小于等于y,则返回2*y + 1
  • 否则,返回x

4. 主函数:main

void main()
{
    int i, t1=10, t2=0;
    for(i = 1; i <= 4; i++)
    {
        t1 = m1(i, t1);
        t2 = m2(i, t2);
    }
    printf("t1=%d t2=%d \n", t1, t2);
}
  • main函数是程序的入口点。
  • main中,首先声明并初始化了三个整型变量it1=10t2=0
  • 然后,通过一个for循环从i=1i<=4(即循环四次),每次循环都调用m1m2函数,并将结果分别赋给t1t2
  • 最后,通过printf函数打印t1t2的值。

5. 执行流程与输出

当程序运行时:

  • 初始值:t1 = 10, t2 = 0
第一次循环 (i = 1)
  • 调用m1(1, 10)
    • 因为1 <= 10,所以返回2*1 + 1 = 3,因此t1变为3
  • 调用m2(1, 0)
    • 因为1 > 0,所以返回1,因此t2变为1
第二次循环 (i = 2)
  • 调用m1(2, 3)
    • 因为2 <= 3,所以返回2*2 + 1 = 5,因此t1变为5
  • 调用m2(2, 1)
    • 因为2 > 1,所以返回2,因此t2变为2
第三次循环 (i = 3)
  • 调用m1(3, 5)
    • 因为3 <= 5,所以返回2*3 + 1 = 7,因此t1变为7
  • 调用m2(3, 2)
    • 因为3 > 2,所以返回3,因此t2变为3
第四次循环 (i = 4)
  • 调用m1(4, 7)
    • 因为4 <= 7,所以返回2*4 + 1 = 9,因此t1变为9
  • 调用m2(4, 3)
    • 因为4 > 3,所以返回4,因此t2变为4

6. 输出结果

经过四次循环后,t1的值为9t2的值为4。因此,程序的输出将是:

t1=9 t2=4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