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场景(大众化、易落地)

目标:为一家社区咖啡店搭建“线上点单 + 库存同步 + 简易运营看板”的小型系统(Web/小程序皆可)。
痛点:人工记单易错、库存不准、上新慢、旺季排队长。
成效指标:下单成功率≥99%、下单—出杯平均用时≤3分钟、断货率↓30%、上新配置用时≤10分钟。

二、总体方法:4 步闭环

  1. 定需求:把用户故事、验收标准写清楚

  2. 定模型:数据结构与接口契约先行

  3. 快编码:功能迭代 + 测试并行

  4. 上运营:发布、监控、报表与复盘

贯穿全程,用 AI 编码助手做“结构化产出”(规范、脚手架、样例、测试、脚本),由人做“判断与取舍”(业务取舍、安全合规、性能边界)。


三、一步步怎么用(可直接照做)

1. 需求澄清与验收

  • 做法:让助手把老板口述/便签整理成用户故事 + 验收标准(Given/When/Then)、非功能需求(并发、时延、可用性)。

  • 技巧:给它背景 + 角色 + 约束 + 目标指标四要素;要求输出条列化带编号

  • 产出示例

    • 用户故事 6 条(堂食/外带/外卖、优惠券、库存预占)

    • 验收清单(下单成功率、延迟、峰值并发)

2. 数据与接口设计

  • 做法:请助手根据场景产出ER 描述字段字典API 契约(JSON Schema/接口示例)状态机(订单:已创建→已支付→已制作→已完成/已退款)。

  • 技巧

    • 指定命名规范(snake_case / camelCase)、时间统一 UTC金额分为最小货币单位

    • 要求兼容性说明演进策略(向后兼容字段、版本号)。

  • 产出示例/orders/inventory/items/promotions 的请求/响应样例 + 错误码表。

3. 快速编码与测试并行

  • 做法:让助手生成脚手架(目录、依赖)、仓储/服务层样例关键函数伪代码→可运行实现单元/集成测试Mock 数据

  • 技巧

    • “改写优先”:给它你的初版函数,请它仅重构(保持签名),并附上差异补丁复杂度说明

    • “先有测试”:让它按验收标准先写失败测试,再补实现(TDD)。

    • “限定输出”:要求返回统一补丁/代码块 + 变更摘要,便于代码评审。

  • 产出示例

    • 库存预扣实现(下单即预占,支付失败自动回滚)

    • 优惠叠加策略(满减 + 限时折扣冲突处理)

    • 针对高峰期的异步制单队列幂等设计

4. 发布、监控与复盘

  • 做法:让助手生成Dockerfile、CI 任务、健康检查、告警规则、压测脚本;上线后根据日志与指标让它协助写复盘

  • 技巧

    • 明确资源配额/限流阈值,请它给出退化方案(仅展示库存>0 的商品、关闭叠券)。

    • 要求SLA/SLO对齐报表模板与问题清单(性能、可维护性、安全)。

  • 产出示例

    • k6/Locust 压测脚本(QPS、P95 延迟目标)

    • 告警规则(库存同步失败率、退款超时)


四、实操小案例(3 则,直观可复用)

案例 A|高峰延迟

  • 现象:中午 12:00—13:00 API P95>1.2s。

  • 助手产出:异步下单流程图 + Redis 队列样例 + 幂等等价类测试 + 指标仪表盘定义。

  • 落地:P95 降至 380ms。

案例 B|上新太慢

  • 现象:新品配置需 2 小时。

  • 助手产出:商品配置表结构 + 管理端表单校验规则 + 蓝/绿发布脚本 + 回滚清单。

  • 落地:配置用时降至 10 分钟。

案例 C|库存不准

  • 现象:热门款频繁“有单无货”。

  • 助手产出:预占库存策略 + 定时校准任务 + 异常对账报表(缺口>5 触发告警)。

  • 落地:断货率下降 35%。


五、10 条“即插即用”的提示语模板(精简实用)

  1. “请将以下口述转为用户故事 + 验收标准,编号输出:[...]”

  2. “依据这些功能,生成接口清单 + JSON 示例 + 错误码表,注意金额单位/时区:[...]”

  3. “在不改变函数签名前提下重构下面代码,并返回差异补丁 + 复杂度说明:[...]”

  4. “按下面验收条件写失败测试,框架:[JUnit/PyTest/...]. 仅输出测试:[...]”

  5. “为订单->库存的状态机列出边界条件异常分支,清单化输出:[...]”

  6. “生成Dockerfile + CI 脚本,目标:构建<2 分钟、镜像<300MB:[...]”

  7. “给出限流与降级方案(阈值、退化功能、告警规则),以表格输出:[...]”

  8. “根据以下日志样例,生成可观测性指标定义(名称、单位、阈值):[...]”

  9. “把这段 SQL 迁移脚本补充成可回滚版本,并列出数据风险:[...]”

  10. “对这段代码做安全审查(注入/越权/敏感信息),给出修复清单:[...]”


六、优势(但不过度宣传)

  • 提效稳步:样板代码、测试、脚本批量生成,显著缩短“从草稿到可运行”的时间。

  • 质量上线:通过可执行的验收标准与测试,减少回归与沟通成本。

  • 知识沉淀:把临时经验固化为可复用模板与规范,新成员更快接手。

  • 风险前置:在设计期就形成兼容性/回滚/降级预案,减少线上事故面。

边界提醒:业务取舍、架构权衡、安全合规与最终代码合入必须由人负责;严禁将敏感数据/密钥直接粘贴给助手;第三方依赖与开源许可证需人工复核。


七、常见误区与纠偏

  • 只要结论,不给上下文 → 纠偏:提供最小完备上下文包(目标、约束、数据/接口片段、期望格式)。

  • 让它“重写一切” → 纠偏:改为小步重构差异补丁,降低风险。

  • 无验收就开写 → 纠偏:先固化验收标准与失败测试

  • 一次性长输出 → 纠偏:分块产出(接口→实现→测试→运维),每块设质量门禁


八、落地清单(拿去就用)

  • 需求:用户故事包 + 验收清单

  • 设计:ER/状态机/接口契约 + 兼容策略

  • 开发:脚手架 + 关键模块实现 + 单元/集成测试 + Mock

  • 运维:Docker/K8s/CI 脚本 + 压测/告警规则

  • 运营:日/周报表模板 + 复盘模板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