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托朋友专门做过一个小红书数据分析的小工具。

说实话,那时候就是抱着 “先跑起来” 的心态,用 AI coding 拼了一版。

能用吗?能用,也有不少人问我要这个工具,问我啥时候上线?但问题很明显:一旦换个数据表,逻辑就不通了,要么报错,要么得重新改代码。

维护成本相当高,更多时候让我感觉是在 “伺候工具”,而不是用工具解决问题。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找更好的办法,直到最近我遇到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工具,今天一起分享给大家,真的超好用!!

 

一、最惊喜:5秒搞定数据分析,还能出策略建议

以前我为了跑一个 demo,要写脚本、改格式、调半天。现在我把 Excel 丢进去,不写提示词,点一下分析,几秒钟就生成了 “图表 + 要点结论”。

来看看这个我现场跑的视频,我直接还是拿着祖传的小红书笔记导出的数据给到它,它三下两下就直接给我出了非常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

xhs

为什么我觉得它靠谱呢?做过数据分析的朋友都知道,直接用大模型来分析会出现统计上的幻觉,还是要靠代码来跑是最靠谱的,而这款AI的处理过程,都是基于 Python 来跑的数据分析。

daima

最近我的朋友给了一些高质量数据集,我正愁该怎么去消费这些数据,马上就用它测了一下:上传→一句话让它 “根据数据给出策略建议”。

celue

比如它直接告诉我的运营策略建议,从差异分析到内容机会点... 再到发展的策略建议...

这种体验和以往很不一样:不是 “图画得漂亮就完事”,而是能带着我把问题问对、问深。对于日常要处理复杂数据的人来说,这种节奏非常对劲。

jianyi

二、超意外:任务规划也能轻松搞定,直接落地用

除了数据分析,它在任务规划上的表现也让我挺意外的。

比如我想做一个数据分析类 AI 产品的低成本 DAU 增长方案,以前得自己一条条去拆,现在我只丢了个目标进去(预算≤X、两周内达成),它就生成了三条不同的路线,还附带影响评估和执行清单。

我的需求提示词

帮我策划一个数据分析类 AI 产品的低成本 DAU 增长方案。
约束条件:预算 ≤ 10 万,周期 2 周,目标是提升活跃用户 20%。
请输出三条不同的执行路线,并给出:

  1. 每条路线的核心思路
  2. 关键执行步骤
  3. 预计成本和效果评估
  4. 一份任务清单(包含负责人角色和时间节点)

dau

你看看这靠谱的多个方向的规划,你只要把需求和数据以及可用的渠道交代清楚,它生成的结果真的非常有启发!我看完直接选 A 方案,然后根据自己团队的情况稍微改了两步,就能用了。

而且我喜欢这个产品非常细节的一个功能是:它可以直接把结果报告以 Excel 格式导出,这方便了分享传播,不用自己再复制粘贴了,可以说省下了喝杯咖啡的时间。

xiazai

三、巨省心:写PRD不用“盯空白页”,改改就能用

写 PRD 也类似。

我只输入目标、用户和场景,它就把问题陈述、用户故事、功能列表、验收标准、风险全搭好了,还会主动调研市场上的相关需求内容,作为上下文信息参考,市场信息收集这一步我直接省了。

我的PRD提示词

  • 帮我写一份 PRD。
  • 目标:做一个 “情书盲盒” 小程序。
  • 用户:年轻女性为主,喜欢新鲜感和浪漫氛围。
  • 场景:用户进入小程序,可以随机抽取一封名人情书,或者生成一支虚拟玫瑰花。
  • 请按照以下结构输出:
    1. 问题陈述
    2. 用户故事
    3. 功能列表(核心功能和扩展功能)
    4. 验收标准(每个核心功能至少给 3 条)
    5. 潜在风险与对策

以前这种工作常常让我盯着空白页发愁,现在反而成了 “改稿” 而不是 “造稿”,看看下面这个结果,妥妥的,从多个角度辅助我把需求文档做得更靠谱。

prd

四、超实用:学习研究+写文档,效率翻倍

再顺带说一个我觉得意外好用的地方:学习研究。

前阵子我想快速了解一个新领域,直接丢了几个关键词给它,让它出 “对比表 + 摘要 + 验证清单”。不到五分钟,就拿到了一份能直接拿去做访谈和写提纲的资料。以前搜资料、筛信息,至少得花我半天时间。

我的学习研究提示词

我想快速了解 “跨境电商的 AI 应用” 这个领域。
请帮我做一份学习研究资料:

  1. 先列出核心子方向(比如智能选品、AI 设计、AI 建站等);
  2. 做一个对比表,比较每个方向的现状、优势和挑战;
  3. 输出一份摘要,概括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机会;
  4. 给出一份验证清单,告诉我接下来如果要深入研究,需要重点查哪些资料或数据。

yanjiu

写方案、写报告,我只需要提供主题和大方向,它能帮我生成框架和草稿,顺带做润色。这比我一个字一个字写要高效太多。

五、为什么说值得试?

说到底,我觉得这款Excel AI 的价值在于:它替我处理掉了那些最耗时、最重复、但又不得不做的部分。

清洗数据、整理计划、起草报告,这些事情不难,但特别占精力。它能帮我把底层劳动搞定,我就能腾出手来专注在更有价值的判断和决策上。

以前搞数据像挖煤,现在更像是点外卖:你只要说清楚需求,它就能把结果端上来。

工具好不好,其实一用就知道。如果你手里正好有一份看不完的 Excel,或者有一场需要落地的活动,不妨先让它跑一遍。

省下来的时间,留给你自己。 

工具我已经放在评论里了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