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打造专属Python工具:MCP开发与Test PyPi发布全攻略
回顾从零开发MCP工具的关键步骤:从环境准备、依赖集成、功能开发到测试与发布。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尤其是测试与调试,能确保工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鼓励进一步探索,例如添加更多功能(如减法、乘法)、优化代码结构、或正式发布到PyPi。推荐参考官方Python打包文档、Test PyPi使用指南以及社区最佳实践,以不断提升开发技能。通过本文的指导,您已掌握了开发并发布自定义MCP工具的基本流程,希望能为
💝💝💝欢迎莅临我的博客,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您见面!希望您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份轻松愉快的氛围,不仅可以获得有趣的内容和知识,也可以畅所欲言、分享您的想法和见解。
持续学习,不断总结,共同进步,为了踏实,做好当下事儿~
非常期待和您一起在这个小小的网络世界里共同探索、学习和成长。💝💝💝 ✨✨ 欢迎订阅本专栏 ✨✨
💖The Start💖点点关注,收藏不迷路💖
|
📒文章目录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自定义工具开发成为提升开发效率和扩展个人技术栈的重要方式。Python作为一门灵活且生态丰富的语言,为开发者提供了从零构建工具并分享到社区的便捷途径。MCP(My Custom Package)作为一种自定义工具包,能够帮助开发者封装常用功能,提升代码复用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从零开始开发一个MCP工具,实现加法功能,并最终发布到Test PyPi,为Python开发者提供实用参考。
1. 环境准备与项目初始化
1.1 安装Python与必要工具
首先,确保您的系统已安装Python,建议使用3.8或更高版本。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检查Python版本:
python --version
如果尚未安装Python,请访问Python官网下载并安装适合您操作系统的版本。安装完成后,确认pip(Python包管理器)也已安装:
pip --version
接下来,安装虚拟环境工具。虚拟环境能帮助隔离项目依赖,避免版本冲突。推荐使用Python内置的venv
模块:
# 创建虚拟环境
python -m venv my-mcp-env
# 激活虚拟环境(Windows)
my-mcp-env\Scripts\activate
# 激活虚拟环境(Linux/Mac)
source my-mcp-env/bin/activate
激活后,命令行提示符前会显示环境名称,表示已进入虚拟环境。
1.2 初始化项目结构
创建一个项目根目录,例如my-mcp-tool
,并初始化基本文件结构:
mkdir my-mcp-tool
cd my-mcp-tool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setup.py
和requirements.txt
文件。setup.py
用于定义包元数据和打包配置,requirements.txt
列出项目依赖。
示例setup.py
内容:
from setuptools import setup, find_packages
setup(
name="my-mcp-tool",
version="0.1.0",
packages=find_packages(where="src"),
package_dir={"": "src"},
install_requires=[
# 依赖将在这里列出
],
python_requires=">=3.8",
)
创建基础包结构。推荐将源代码放在src
目录下:
mkdir -p src/mypackage
此时,项目结构应如下所示:
my-mcp-tool/
├── setup.py
├── requirements.txt
└── src/
└── mypackage/
└── __init__.py
2. 集成官方Python SDK与添加MCP依赖
2.1 理解MCP与Python SDK的关系
MCP工具通常基于Python SDK开发,利用SDK提供的框架和工具简化开发流程。Python SDK为MCP提供基础功能,如HTTP服务器、路由管理和请求处理,使开发者能专注于业务逻辑而非底层实现。
2.2 添加MCP依赖到项目
编辑requirements.txt
文件,添加MCP相关依赖。假设我们使用Flask作为Web框架来开发MCP服务:
flask>=2.0.0
然后,通过pip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安装完成后,验证依赖是否成功安装且无报错:
python -c "import flask; print('Flask version:', flask.__version__)"
如果输出Flask版本信息,则表示依赖安装成功。
3. 开发核心功能:加法模块
3.1 创建server.py并实现加法功能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server.py
文件,用于实现MCP服务器。我们将编写一个简单的加法函数,并添加参数验证和异常处理。
示例代码: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jsonify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add', methods=['GET'])
def add_numbers():
try:
a = request.args.get('a', type=float)
b = request.args.get('b', type=float)
if a is None or b is None:
return jsonify({"error": "Parameters 'a' and 'b' are required"}), 400
result = a + b
return jsonify({"result": result})
except Exception as e:
return jsonify({"error": str(e)}), 500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port=5000)
此代码创建了一个Flask应用,定义了一个/add
端点,接受GET请求,从查询参数中获取a
和b
,返回它们的和。代码包含了基本的错误处理,确保参数缺失或类型错误时返回适当的错误信息。
3.2 复制提供的代码到server.py
将上述代码完整复制到server.py
文件中。解析代码结构:
- 导入必要的模块(Flask、request、jsonify)。
- 创建Flask应用实例。
- 定义路由
/add
和对应的处理函数add_numbers
。 - 在函数中,获取参数并验证,计算加法结果,返回JSON响应。
- 最后,启动Flask开发服务器。
确保代码逻辑完整,符合PEP8规范(例如,使用4空格缩进,避免过长代码行)。
4. 本地测试与调试
4.1 运行MCP并检查输出
使用以下命令启动MCP服务:
python server.py
如果运行成功,终端将输出类似以下的信息:
* Serving Flask app 'server'
* Debug mode: on
* Running on http://127.0.0.1:5000 (Press CTRL+C to quit)
这表明服务已启动并在本地5000端口监听。观察日志确认无错误信息。
4.2 测试加法功能
通过浏览器或命令行工具(如curl)访问服务端点进行测试。例如,在浏览器中打开:
http://127.0.0.1:5000/add?a=5&b=3
或使用curl命令:
curl "http://127.0.0.1:5000/add?a=5&b=3"
预期返回JSON响应:
{"result": 8}
如果参数缺失或类型错误,应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例如:
http://127.0.0.1:5000/add?a=5
返回:
{"error": "Parameters 'a' and 'b' are required"}
4.3 使用官方Node测试工具
官方提供了一个基于Node.js的MCP测试工具,用于验证本地或已发布的MCP服务。首先,确保已安装Node.js和npm。然后,安装MCP Tester:
npm install -g mcp-tester
运行测试工具,连接本地MCP服务:
mcp-tester --url http://127.0.0.1:5000
工具将自动测试所有端点,并输出测试结果。确保所有测试通过,验证服务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5. 打包与发布到Test PyPi
5.1 配置项目元数据
编辑setup.py
文件,填写完整的包元数据:
from setuptools import setup, find_packages
setup(
name="my-mcp-tool",
version="0.1.0",
description="A simple MCP tool with addition functionality",
author="Your Name",
author_email="your.email@example.com",
packages=find_packages(where="src"),
package_dir={"": "src"},
install_requires=[
"flask>=2.0.0",
],
classifiers=[
"Programming Language :: Python :: 3",
"License :: OSI Approved :: MIT License",
"Operating System :: OS Independent",
],
python_requires=">=3.8",
)
添加必要的分类器和依赖声明,确保包信息完整。
5.2 生成分发包
使用setuptools生成分发包。首先,确保已安装wheel:
pip install wheel
然后,运行打包命令:
python setup.py sdist bdist_wheel
这将在项目目录下生成dist
文件夹,包含源码包(.tar.gz)和wheel包(.whl)。
5.3 发布到Test PyPi
首先,注册一个Test PyPi账户(访问test.pypi.org)。然后,获取API Token用于上传。
安装twine,用于上传包:
pip install twine
使用twine上传到Test PyPi:
twine upload --repository testpypi dist/*
输入您的Test PyPi用户名和密码(或API Token)。上传成功后,访问Test PyPi网站(https://test.pypi.org/project/my-mcp-tool/)查看已发布的包。
6. 安装与验证发布的MCP
6.1 从Test PyPi安装MCP
为了测试已发布的包,可以先卸载本地版本(如果已安装),然后从Test PyPi安装:
pip uninstall my-mcp-tool
pip install --index-url https://test.pypi.org/simple/ my-mcp-tool
确认安装成功且无依赖冲突:
python -c "import mypackage; print('Package installed successfully')"
6.2 测试已发布的MCP功能
运行MCP服务:
python -m mypackage.server
使用浏览器或curl测试加法功能,确保与本地开发时一致:
curl "http://127.0.0.1:5000/add?a=10&b=20"
预期返回:
{"result": 30}
使用官方Node测试工具再次验证,确保发布后的包功能完整。
7. 总结
回顾从零开发MCP工具的关键步骤:从环境准备、依赖集成、功能开发到测试与发布。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尤其是测试与调试,能确保工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鼓励进一步探索,例如添加更多功能(如减法、乘法)、优化代码结构、或正式发布到PyPi。推荐参考官方Python打包文档、Test PyPi使用指南以及社区最佳实践,以不断提升开发技能。
通过本文的指导,您已掌握了开发并发布自定义MCP工具的基本流程,希望能为您的Python开发之旅提供帮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The Start💖点点关注,收藏不迷路💖
|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