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又变复杂了,OpenAI的简化承诺彻底破产
OpenAI近期因GPT-5发布引发争议:先是承诺简化模型选择界面,后又恢复复杂选项,导致用户困惑。用户对AI模型表现出强烈情感依赖,如对下架GPT-4o的抗议。OpenAI承认需要改进个性化定制,但快速迭代策略导致体验不稳定。这反映出AI发展中的关键矛盾:技术迭代与用户体验的平衡、模型个性化需求,以及用户情感依赖这一新课题。虽然OpenAI仍在探索最佳方案,但事件揭示了AI产品开发中用户心理研究
作为一个重度ChatGPT用户,我最近被OpenAI的操作搞得有点懵。上周GPT-5发布的时候,Sam Altman信心满满地说要简化用户体验,搞一个智能路由器自动帮你选模型,再也不用在那个连CEO都嫌弃的复杂选择菜单里纠结了。
结果这周二Altman又发推了,说GPT-5现在有自动、快速、思考三个模式。我当时就想,这不是又回到老路上了吗?说好的大一统呢?
更离谱的是那些上周刚被下架的老模型现在全都回来了。GPT-4o不仅复活了还成了默认选项,其他什么GPT-4.1、o3也都能在设置里重新启用。现在的模型选择器比以前更乱了,完全不知道该选哪个。
其实我能理解OpenAI的难处,模型路由确实是个技术难题。系统得在几毫秒内判断你的问题该用哪个模型处理,既要考虑问题复杂度,又要兼顾用户偏好和响应速度。问题是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完全不同,有人就喜欢GPT-4o那种详细啰嗦的回答风格,有人觉得太冗长了。让算法自动判断这些真的很难。
最有意思的是用户的情感反应完全超出了OpenAI的预期。当GPT-4o突然被下架时,很多人真的急了,写长文怀念它的回答风格,说新模型没有灵魂。这让我想起旧金山那群人给下线的Claude 3 Sonnet办葬礼的事,说明大家对AI模型的情感依赖已经远超开发者想象。
Altman在推文里也承认正在调整GPT-5的个性,希望它比现在更温暖但不要像GPT-4o那样让某些用户觉得烦躁。他还提到一个关键点,就是真正需要的是让每个用户都能定制模型个性。我觉得这才是重点,与其搞一个万能的GPT-5,不如让用户自己选择和定制。
从这次折腾能看出OpenAI确实有点急了。GPT-5的期望值被炒得太高,大家都指望着它能带来GPT-4那样的突破性体验。结果发布第一天路由器就出故障,现在又搞出更复杂的界面,感觉在打自己的脸。
不过ChatGPT副总裁Nick Turley的回应倒是挺坦诚的,说他们不可能一次就做对所有事情但团队迭代很快。这就是典型的硅谷思路,先上线再根据用户反馈调整。问题是当你的产品每天被几亿人使用时,每次试错的影响都不小。
说实话如果你也被这些选择搞得头疼,直接升级Plus可能更实在一些。我是通过订阅的,130块一个月比官方便宜不少,至少选择权在自己手里不用受免费版的各种限制。
从这次事件能看出几个趋势。首先是AI模型个性化肯定是未来方向,一刀切的方案很难满足所有人。其次是用户对AI的情感依赖程度超出了所有人预期,这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最后就是科技公司在快速迭代和稳定体验之间还需要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OpenAI在理解用户心理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做,不过考虑到AI发展的速度我们可能还要经历更多这样的成长痛。作为用户只能保持开放心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具。毕竟AI时代才刚开始,变化就是常态了。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