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羊仔,专注AI编程、智能体、AI工具。

咱们这些整天跟电脑打交道的人,是不是都有点数字洁癖?

旧硬盘想卖掉,怕照片被恢复;U盘要借给别人,怕小秘密被窥探。

你每次拖到回收站的文件,真的删掉了吗?

一、缘起:一次后怕的卖电脑经历

故事得从上个月说起,羊仔那台服役了快五年的旧笔记本,寻思着放着也是积灰,不如卖掉,还能回点血。

找了个本地买家,小哥人挺爽快,验了下机就直接转账抱走了。本来是件挺开心的事,可就在当天晚上,羊仔躺在床上刷手机时,脑子里突然“嗡”地一下,一个念头让我瞬间头皮发麻。

我的文件……都删干净了吗?

羊仔当时只是简单地把桌面和各个盘里看得见的个人文件右键删除了,然后清空了回收站,为了保险起见,还用系统自带的功能重置了一下电脑。

但那个瞬间,无数个“万一”涌上了心头。万一买电脑的小哥是个技术宅,用数据恢复软件扫一下怎么办?那些被删除的家庭照片、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各种网站的密码记录……这些东西要是被翻出来,简直就是大型社死现场,后果不堪设想!

越想越焦虑,羊仔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打开现在用的电脑,疯狂搜索“文件删除后能否恢复”,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我们平时的删除操作,甚至格式化,都只是给文件打上了一个“已删除”的标签,告诉系统“这块地方可以用了”,但只要没有新的数据覆盖上去,原来的数据随时都能被轻易复原。

二、从需求开始!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市面上的文件粉碎机要么广告一堆,要么收费死贵,我为啥不自己做一个?

羊仔也得坦白,虽然懂点技术,但要从零开始写一个功能完善、界面美观的桌面应用,尤其还要涉及底层数据读写和复杂的粉碎算法,没一个月估计都搞不定。

但咱手里不是有AI编程这个最强外挂吗?羊仔决定干一票大的:我当老板,AI当员工,从零开始,用一天时间撸一个专业级的文件粉碎机!

说干就干!羊仔先是和Claude-4合作(当然,你用任何大模型都可以),把自己对这个软件的所有幻想和要求告诉她。

AI仔仔细细地写成了一份需求文档,甚至还画出了界面草图,这一点非常出人意料!

三、AI架构师的反向提问

AI编程工具这次羊仔用的是CodeBuddy,集成了强大的GPT-5模型,整个过程与其说是编程,不如说是在指挥。

简单粗暴,羊仔直接把需求放在一个requirements.md里甩给它,你以为它会立马开始写代码?不,它接下来的反应,显得非常专业。

CodeBuddy并没有闷头干活,而是像一个经验老到的架构师,反过来向我提问,要求确认技术方案!

它提出了几个核心决策点:

  • 打包方式:为了让软件体积小于10MB,建议用框架依赖包。

  • 权限问题:需要的时候,允许申请管理员权限,这样才能删得更干净。

  • UI框架:用最纯粹的WPF,保持轻量。

  • 核心算法:保证完整实现需求里提到的那6种粉碎算法,包括最变态的35遍古特曼算法!

看到这些,羊仔的感受是,这分明就是一个懂项目、有思想的技术合伙人!它在动工前,把所有关键决策点都摆在了台面上。

而我需要做的,仅仅是敲下两个字:“继续”。

四、从零到一,AI秒速搭建

确认了方案,好戏开场。CodeBuddy二话不说,直接甩出一长串 dotnet 命令,开始搭建整个项目的骨架。

创建解决方案、新建三个核心项目(UI、核心库、交互库)、建立项目之间的引用关系……一气呵成。

当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中间它漏了几个步骤,项目没完全建好。

但我只是把情况告诉它,它立刻就理解了,并且马上生成了补救的命令,把缺失的部分完美地补了上去。

这个过程,就像带一个超级学霸当实习生,你只要指出问题,他不仅秒懂,还能立刻举一反三,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五、抓狂的调试,AI冷静救场

项目框架搭好了,AI开始填充代码。UI界面、核心逻辑、算法实现……代码刷刷地往上冒。然而,最让程序员头疼的时刻,也如期而至——程序启动不起来了!

双击程序,没任何反应,没报错,没提示,就像石沉大海。

这绝对是开发中最折磨人的场景之一,羊仔心里一沉,心想这下AI也得懵逼了吧?

结果,它开始了一系列教科书级别的神仙操作:

  1. 分析代码:它主动要求读取MainWindow.xamlApp.xaml这两个启动入口文件,检查是不是代码本身有问题。

  2. 定位问题:它发现了一个XAML的低级错误——资源定义必须在被使用之前。它立刻生成了修复代码。

  3. 增加监控:为了防止还有其他“看不见”的错误,它主动给程序增加了全局异常捕获,这样一来,任何隐藏的错误都会被弹窗报告出来。

  4. 大胆猜测:在连续修复后,程序还是没反应。它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有看不见的进程卡住了,生成了Stop-Process命令来强行终止可能存在的“僵尸进程”。

整个过程,它冷静、有条理,把一个经验丰富的人类开发者可能需要花半天才能走完的排错流程,在几分钟内就搞定了。

最终,在它不懈的努力下,那个久违的窗口终于打开了!

六、化身甲方,疯狂“压榨”AI

程序能跑了,但羊仔的“老板”瘾上来了,我决定化身最难缠的甲方,开始对它疯狂提要求。

“这个界面太难看了,要美观、时尚、简洁、现代、大方!”

“开始粉碎前,必须弹窗让我确认!”

“粉碎完成后,要告诉我结果,并且把列表清空!”

“‘关于’页面要重新设计,我要放二维码!”

“进度提示必须是中文!”

羊仔把能想到的所有优化点,一股脑全扔给了它。

而CodeBuddy呢?它就像一个脾气超好的设计师+程序员,把这些非常主观、甚至有点无理的要求,逐一分解,然后精准地转化成了代码:修改XAML样式、重构ViewModel逻辑、添加国际化转换器、重新布局……

当看到那个简陋的界面,在它的手里一步步变得精致、易用时,羊仔真的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科技感。

我只负责提想法,而AI,负责实现一切。

七、成果展示

最终,在羊仔的“英明领导”下,CodeBuddy不仅完美实现了所有功能,还按照我的要求,把程序打包成了一个不到3MB的单文件绿色版软件。

整个过程下来,羊仔一行代码没写,但我却全程参与了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从需求定义、架构确认,到功能验收、UI评审,再到最终打包发布,我的角色,已经从一个埋头苦干的码农,转变成了运筹帷幄的老板。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这就是最终成品啦,这个小工具,羊仔给它塞进了不少硬核功能:

  • 六大“酷刑”,神仙难救:内置了6种经典的文件粉碎算法。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不同的“酷刑”。

    1. 0填充 (1遍):最温柔的,像用黑漆把你的秘密涂掉。

    2. NIST SP800-88 (1遍):用一堆乱码覆盖,让别人分不清哪个是原始数据。

    3. 随机覆写 (3遍):用三层不同的乱码反复涂抹,安全感倍增。

    4. DoD 5220.22-M (3遍):这是美国国防部的标准,先写乱码,再写0,再写乱码,一套组合拳。

    5. Schneier算法 (7遍):密码学专家设计的7步酷刑,反复折磨,确保数据面目全非。

    6. Gutmann算法 (35遍):终极“物理超度”!相当于先用砂纸打磨,再泼硫酸,再上水泥,反复折腾35遍,别说数据恢复了,文件的“DNA”都给你扬了。

  • 斩草除根,不留痕迹:删文件不仅是内容,这个工具还会把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如文件名、修改时间、文件大小等元数据)也一并随机化并清除,让它彻底在文件系统里人间蒸发。

  • 拖拽就完事,懒人福音:不需要繁琐地点击“打开”,直接把你要粉碎的文件或者整个文件夹拖进窗口就行,极其方便。

  • 心中有数,实时可见:总进度、单个文件进度、处理速度、剩余时间……所有信息都实时显示在界面上,让你对粉碎过程了如指掌。

  • 移除选项,防止手滑:万一拖错了文件,在开始前可以从列表中移除,给你一次反悔的机会。

八、怎么用?3步搞定!

别看功能这么硬核,用起来可是傻瓜式的。

第一步:拖拽即可

把你想要送走的文件或文件夹,直接拖到软件窗口里。

第二步:选择“酷刑”等级

在左上角的下拉菜单里选择一个粉碎算法。羊仔给普通用户的建议是,选DoD 5220.22-M (3遍) 就完全足够了,在安全性和速度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日常用DoD标准就够了,对自己狠一点的可以试试后两个~)

如果你有极度的隐私焦虑,或者要处理的资料真的非常非常敏感,那就直接上Gutmann算法吧!

第三步:确认执行

点击右下角的【开始粉碎】按钮。软件会弹出一个最后的确认窗口,告诉你将要处理多少文件和文件夹。

因为这个操作是毁灭性的,一旦开始,神仙也救不回来,所以一定要看清楚再点【是】!

(⬆️最后确认一下,这可是没有后悔药的!)

之后,就静静地看着进度条走完,如果文件很大,你可以先去泡杯茶。

完成后,软件会弹窗告诉你结果,列表也会清空,等待下一次的使用。

九、AI解释原理:如何让文件灰飞烟灭

软件做好了,羊仔还想让它总结一下原理:“它到底是怎么保证文件100%无法恢复的?这6种算法有啥区别?”

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我的首席工程师——CodeBuddy。

它的回答,堪称一份完美的科普文档,羊仔在这里给你们简单转述一下:

  • 1. 0填充算法 (最快,也最基础)

    • 原理: 把文件的每一个字节,都用0来覆盖一遍。

    • 适用场景: 对付普通的数据恢复软件足够了,速度飞快。

  • 2. DoD 5220.22-M算法 (美国国防部标准)

    • 原理: 总共擦写3遍。第一遍用随机数据,第二遍用0,第三遍再用随机数据。这种组合拳是为了对付老式机械硬盘的磁残留效应。

    • 适用场景: 处理存放在传统机械硬盘上的敏感数据。

  • 3. 古特曼算法 (Gutmann) (最变态,也最彻底)

    • 原理: 这是个狠角色,总共要擦写35遍!它会用27种不同的数据模式,结合8遍随机数据,来回“折磨”你的硬盘。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对抗用电子显微镜来分析磁盘表面磁性痕迹的专业级恢复手段。

    • 适用场景: 当你 paranoid(偏执)到极点,觉得有国家级的情报机构要来恢复你的数据时,用它!

听完它的解释,羊仔才明白,这个小工具背后,原来是如此严谨的密码学和数据安全理论在支撑,而这些复杂的实现,都是AI在几分钟内为我构建完成的。

十、两大福利

福利一

如果你需要直接使用这个程序或者想学习源代码,欢迎加羊仔微信:yangzaiai666 免费领取,更有详细的技术文档,帮助你更好地学习。

(⬆️技术实现讲的明明白白)

福利二

羊仔这次用的CodeBuddy,内置了刚发布的GPT-5大模型,不用操心网络问题,直接用。

CodeBuddy目前还在内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羊仔将选取5个精彩留言,送出CodeBuddy邀请码!

十一、羊仔说

或许,我们不再需要为掌握某一门具体的编程语言而焦虑,我们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清晰地定义问题、如何提出好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指挥和驾驭AI这个无所不能的超级团队。

所以,如果你心中有一个搁置已久的应用创意,别再等了!去当一次老板,让AI为你打工吧!

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一人公司”梦想,在今天,从未如此真实。

共勉!

欢迎关注羊仔,一起探索AI,成为超级个体!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赞,收藏,转发

你的每一次互动,对羊仔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