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ADNI4 MRI 协议:阿尔茨海默病影像诊断的技术革新与临床价值

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一直是医学界的重大挑战。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神经影像研究项目之一,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倡议(ADNI)的第四阶段(ADNI4)于 2023 年正式启动,其核心任务是在保持近 20 年数据纵向一致性的同时,引入前沿成像技术,为 AD 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影像工具。本文将深入解读 ADNI4 MRI 协议的设计理念、技术革新及临床价值,为领域内同行提供全面参考。

一、ADNI4 的核心目标:平衡传承与创新

ADNI 项目自启动以来,始终致力于标准化神经影像采集流程,为 AD 的早期诊断、病情进展追踪及药物研发提供高质量的影像数据。ADNI4 在延续这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三大核心目标:

  1. 保持数据连续性:确保与 ADNI1-3 的近 20 年数据可纵向对比,为长期研究提供稳定的基线。
  2. 引入前沿技术:整合压缩感知(CS)、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ASL)等创新技术,提升影像质量与生物标志物检测能力。
  3. 优化临床实用性:缩短扫描时间、简化流程,推动技术向临床转化,支持 AD 药物试验中的安全监测(如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异常(ARIA)评估)。
    ADNI4 的所有序列均采用厂商提供的标准化产品序列,避免了研究模式下的技术壁垒,确保全球研究中心的可及性和数据一致性。

二、ADNI4 的关键技术革新:从 “更快” 到 “更准”

ADNI4 的技术升级围绕提升效率拓展生物标志物两大主线展开,以下为五大核心技术突破:

1. 压缩感知(CS):将结构成像时间缩短 50% 以上

压缩感知技术通过数学算法实现数据的 “欠采样” 重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将传统 T1 加权(T1w)序列的扫描时间从 6 分钟压缩至 2-4 分钟(加速因子 4.8-6 倍)。ADNI4 中,CS 技术主要应用于:

  • CS T1w MP-RAGE 序列:采用 1mm³ 各向同性分辨率,与传统 MP-RAGE 序列相比,形态测量结果一致性达 90% 以上,尤其适用于患者筛查和 ARIA 监测。
  • CS 3D T2 加权序列:匹配 T1w 和 FLAIR 的覆盖范围,为多模态组织分割提供支持。
    技术亮点:不同厂商(GE、Philips)采用差异化实现方案(如 GE 结合 CS 与并行成像),但均以 “保持图像质量” 为核心目标,而非强制统一加速方式。

2. 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multi-PLD ASL):精准量化脑血流

ASL 是测量脑血流(CBF)的无创技术,ADNI4 将传统单延迟(PLD)升级为多延迟方案,通过 5 个时间点(1000-3000ms)的标记 - 采集,解决了血流到达时间(ATT)个体差异导致的测量偏差。其技术设计考量包括:

  • 分序列采集:每个 PLD 作为独立序列,避免单次采集失败导致的整体数据丢失,提升抗运动干扰能力。
  • 跨厂商标准化:在 GE、Siemens、Philips 平台均实现伪连续 ASL(pCASL),基础版与高级版分别采用 PASL 和 pCASL 技术,兼顾兼容性与精度。
    临床价值:可同时生成 CBF 和 ATT 定量地图,为 AD 早期脑灌注异常提供更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3. 1mm³ 各向同性 3D FLAIR:提升白质病变检测精度

FLAIR 序列是评估白质高信号(WMH)、脑梗死及 ARIA 的关键工具。ADNI4 的改进包括:

  • 分辨率升级:从 ADNI3 的 1.2mm 层厚提升至 1mm³ 各向同性,匹配 T1w 和 T2w 序列,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 参数优化:有效回波时间(TE)从 119ms 降至 104ms,以补偿高分辨率带来的信噪比(SNR)损失,同时通过 NIST 体模校准,确保不同厂商设备的对比度一致性。
    验证结果:ADNI3 与 ADNI4 的 WMH 地图一致性良好,证明参数调整未影响临床诊断效能。

4. 多回波 T2 * 加权成像:兼顾微出血检测与定量磁化率 mapping(QSM)

T2 * 序列在 AD 研究中主要用于检测微出血和铁沉积。ADNI4 将回波数量从 3 个增加至 5 个(TE=6.71-22.35ms),实现两大突破:

  • 提升 QSM 精度:多回波数据支持更准确的磁化率计算,为脑内铁代谢异常提供量化指标。
  • 保留临床实用性:维持 0.5×0.5×1.8mm³ 的分辨率,优先保证微出血检测灵敏度(AD 药物试验的核心安全指标)。
    技术妥协:为平衡 QSM(需 1mm³ 分辨率)与微出血检测(需高平面分辨率),保留 ADNI3 的矩阵大小,实现 “临床需求优先” 的设计理念。

5. 多壳扩散加权成像(dMRI):解析脑微结构复杂性

ADNI4 在 ADNI3 基础上扩展了扩散成像能力:

  • 多壳采集:高级方案包含 b=500、1000、2000 s/mm² 三个壳,支持扩散峰度成像(DKI)、神经突方向分散与密度成像(NODDI)等高级分析。
  • 畸变校正优化:在 Philips 和 Siemens 平台增加反向相位编码序列(约 90 秒),提升图像配准精度;GE 平台通过在体重建校正,简化流程。
    兼容性设计:基础方案保留 b=1000 s/mm² 单壳,确保与 ADNI3 数据可比,同时高级方案可向下兼容提取基础数据。

三、ADNI4 序列技术细节全解析

ADNI4 包含 9 个核心序列,各序列参数、用途及技术考量如下:

序列名称 分辨率 关键参数(TR/TE/TI) 扫描时间 核心用途 技术亮点
T1w MP-RAGE 1mm³ 2300ms / 最小 TE/900ms 5:12 结构分析、脑萎缩测量 跨厂商标准化,GE 首次纳入
CS T1w MP-RAGE 1mm³ 2300ms / 最小 TE/900ms 1:44 快速筛查、ARIA 监测 4.8-6 倍加速,图像质量与传统序列相当
3D T2w FLAIR 1mm³ 5000ms/104ms/1526-1700ms 6:20 白质病变、ARIA 检测 各向同性分辨率,TE 优化补偿 SNR 损失
结构 3D T2w 1mm³ 2500/3200ms/75/106ms 4:53/6:42 血管周围间隙量化、多模态分割 匹配 T1w/FLAIR 覆盖范围,提升异质性人群分析
多 PLD 3D ASL 1.9×1.9×4/4.5mm 基础:PASL,TI=1000-3000ms高级:pCASL,PLD=1025-3025ms 7:31-8:20 CBF 和 ATT 定量 分序列采集,提升运动鲁棒性和可及性
T2 * 加权 GRE 0.5×0.5×1.8mm³ 37ms/6.71-22.35ms 5:37-8:44 微出血检测、QSM、SWI 5 回波设计,兼顾临床需求与科研精度
扩散 MRI(高级) 2mm³ 3400ms/82ms 7:13 微结构分析(DKI、NODDI 等) 多壳采集 + 反向相位编码校正
静息态 BOLD 2.5/3mm³ 1500/600ms/30ms 5:00 功能连接分析 多带加速,TR 从 3s 缩短至 1.5s/0.6s
海马高分辨率成像 0.34×0.34×2mm 8020ms/48ms 4:33 海马亚区体积测量 斜位采集,保持与 ADNI3 一致性

四、从 ADNI3 到 ADNI4:关键升级对比

ADNI4 的改进并非颠覆性革新,而是基于临床需求的精准升级。与 ADNI3 相比,核心变化如下:

序列 主要升级点 临床意义
T1w 成像 新增 CS T1w 序列,扫描时间缩短 60% 提升患者依从性,支持大规模筛查
FLAIR 分辨率从 1.2mm 层厚提升至 1mm³ 各向同性,TE 调整 更精准的白质病变量化,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ASL 从单 PLD 升级为多 PLD,引入 pCASL 跨厂商标准化 首次实现 ATT 定量,提升 CBF 测量准确性
T2 * 成像 回波数量从 3 个增至 5 个 支持 QSM 高级分析,保留微出血检测灵敏度
扩散 MRI 普及多壳采集,新增反向相位编码校正 拓展微结构分析维度,提升数据可靠性
静息态 BOLD 缩短扫描时间至 5 分钟,引入多带加速 在有限时间内保留功能成像价值
新增序列 结构 3D T2w 提升对血管性病变的敏感性,支持异质性人群研究

五、ADNI4 的临床与科研价值

  1. 推动 AD 早期诊断:多模态影像(结构 + 功能 + 灌注)结合 AI 算法,有望实现 AD 临床前期的精准识别。例如,CS T1w 与多 PLD ASL 的联合应用,可同时评估脑萎缩和血流异常。
  2. 优化药物临床试验:标准化 ARIA 监测流程(FLAIR+CS T1w)为抗淀粉样蛋白药物试验提供关键安全指标;多 PLD ASL 可量化治疗对脑血流的改善效果。
  3. 支持 AI 与机器学习研究:ADNI4 数据库将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影像 - 临床关联数据,为算法训练(如自动分割、病变检测)提供 “金标准” 数据集。
  4. 关注人群异质性:新增的 3D T2w 序列和多模态分析方案,专门针对脑血管病高发的老年人群,提升对混合性痴呆的鉴别能力。

六、总结与展望

ADNI4 MRI 协议通过 “技术创新与临床需求的平衡”,为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提供了新一代影像工具。其核心贡献在于:

  • 引入压缩感知、多 PLD ASL 等技术,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拓展生物标志物维度;
  • 保持与前期数据的兼容性,支持长达 20 年的纵向研究;
  • 强调标准化与可及性,推动技术从科研向临床转化。
    未来,随着 AI 重建技术的成熟,ADNI4 将进一步整合超快成像方案,为 AD 的精准诊疗和药物研发持续赋能。

参考文献

Arani A, Borowski B, Felmlee J, et al.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the ADNI MR protocol. Alzheimer’s & Dementia. 2024;20:6615-6621. https://doi.org/10.1002/alz.14162.

感谢关注

微信:Chushanzhishi2022
微信公众号:NMR凯米小屋
作者B站:楚山之石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